APP下载

信息化下市场经济协调机制建设

2019-10-16姜颖蔚

新财经 2019年15期
关键词:协调机制市场经济信息化

姜颖蔚

[摘 要]自从施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目共睹。市场经济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对上层建筑的要求当中。只有上层建筑才能充分反映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文章对信息化下市场经济协调机制建设进行了探究,提出协调机制建立的措施,旨在为今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信息化;市场经济;协调机制

[中图分类号]D621

1 信息化下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信息化的影响下,中国经济也受到了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两者碰撞出了灿烂的火花,大大促进先进生产力的诞生,电子科技和互联网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经济领域可以分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作为直接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决定了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如果一个社会想要建立一个市场经济的经济体系,它必须建立一个适合它的政治秩序,而不论主体的意志如何,作为一种经济体系,市场经济当然必须与经济体系相结合,并反映出这种生产关系的基本性质以及主要内容。即使在相同制度或内容的前提下,由于各种历史和民主的特殊因素,现实生活中市场经济的具体形式也会多样化[1]。仍然可以总结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和规则,正是这些特征和规则必须在政治领域得到反映。

协调机制的范围很广,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领域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它主要涉及领导、组织、执行、监督、评估、奖惩等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改革开放以来,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总体框架,植根于中国文化,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紧密结合,中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步。改革开放后,中国进行了市场化改革,推进政企分开,逐步打破了劳动一体化体系,提出了劳动关系调整的客观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和终止逐渐从行政控制转向市场调节。基于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考虑到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特点,中国全面建立了劳动合同制度、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调整和保证经济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和谐的利益秩序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公平、自由式的利益竞争秩序,理性、制度化的利益表达秩序,高效、民主式的利益综合秩序,合理、公正式的利益分配秩序。

1.1 协调社会利益必须平衡

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的政策是制定整体计划并相互照顾。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五个统筹”的思路,以应对中国经济和中国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正确理解和处理当地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1.2 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历史经验证明,利益紧张的那一天是社会不够和谐的时候,社会成员分享社会发展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核心价值观之一,劳资关系是一种非常不平衡的关系[2]。有一个非常复杂的操作机制,这是现在面临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利益分享是解决劳资关系问题的可行途径,群众的主体是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作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建立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础上的,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深入研究和合理协调新时代的利益,对于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措施

经济活动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如何最有效地分配资源,配置资源的能力有两个:一个是市场的力量,另一个是政府的力量。市场的力量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主要通過供求函数、价格、竞争等机制,政府的力量作为一个有形的手段,主要通过制订计划、产业政策、财政和货币政策、法律法规和行政手段,将资源分配给适当的领域。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是经济管理和监管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要利益所在,市场本质上就是连接政府与各种微观经济运营商的桥梁,也是分配各种资源的基本环节,要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把市场与政府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只是看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强调市场法限制生产力的发展,也不能只谈论市场的管理职能。只有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才能使市场“看不见的手”,政府的“看得见的手”各有其自身的功能和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激发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长。

2.1 更加尊重市场规律

市场经济要求以市场为主要资源配置方式,以法治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倡导诚信,鼓励自由竞争,反对政府过度干预经济运行的基本保障。所以,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又是法制经济,更是一种法治经济[3]。依法监督政府管理,将市场退回市场,政府是否可以完全放弃自己的经济增长目标,强烈干预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和实践。

2.2 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这要求政府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解决过去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失”的现象。应该削弱政府的微观管理职能,进一步下放市场和建立服务型政府。政府主要执行良好的经济监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有效转移工作重心,为市场参与者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反映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规范和制度化正确的政治绩效导向和人才导向。

2.3 更好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有必要防止倾向于否定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并防止仅仅谈论市场化而忽视政府角色的倾向。经济发展不是静态分配,而是按计划行事,过渡期还要求政府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促进。因此,必须解决好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市场需求,二是资金供给,三是企业活力。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必须着重推动三大改革:收入分配改革,金融改革以及为所有类型的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总之,市场经济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和环境。政府必须为市场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当然,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并不是万能的,不合理的限制性规章制度和审批程序太多了,它不仅不会弥补市场失灵,而且还会抑制市场规则和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因此,政府必须自觉有意识地定义自己的经济行为,加快职能转变,为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3 加强创新协调机制的措施

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跨越式发展和持久的生命力。坚持创新的动力是保持中国经济体系活力和生命力的根本保证,也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创新体制基础

建立现代经济体制,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生产、教育、科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切实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要积极推进创新文化,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应用,促进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势在必行,使得依靠创新、发挥先发优势的企业能够实现领先发展[4]。

3.2 要大力培育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形成创新创业的社会基础

现代经济体制的建设需要依靠大量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各类优质经济参与者都必须积极参与。要建立现代经济体系,必须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实体参与创新和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力,促进劳动模范精神和工匠精神,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领先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形成全社会的强大创新氛围。

3.3 完善科研创新产业孵化机制

科学研究和创新转化为产品需要大量的财政资源和情报投资。要突出关键的共同技术,尖端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中的颠覆性技术创新。有必要使这些技术得到充分利用,为建设一个强大的科技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 完善体制建设的措施

现代经济系统整体上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组成。必须从高层设计出发,不断加强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抓住激活市场主体活力,防范风险的辩证关系,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现代经济体制的良好运作必须依靠各种市场参与者的广泛参与,必须预防和化解各种潜在风险。一方面,有必要通过改革建立和完善与现代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制度,培养和提高各经济实体的竞争力和创造力,激发市场活力。另一方面,通过现代财政体制和经济金融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必须最大限度地规避各种经济金融风险,掌握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因此,只有系统才能掌握市场活力与风险防范的辩证关系,全面考虑系统设计,确保经济系统建设的科学精确性。要把握市场机制的作用与政府在调控中的作用之间的辩证关系,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有序发展[5]。现代市场经济具有通畅、开放、竞争激烈、秩序井然的特点,有利于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它可以帮助消费者自由选择、消费和平等交换,然而,市场并非无所不能,市场也有失败,政府的宏观调控对于市场来说是很重要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只有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才能够促进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信息化时代下,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更高,必须注重宏观调控的适度性。

5 结 语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传统的经济体制建设面临巨大挑战,市场经济需要协调发展,进行创新体制建设,培养大量科技人才,鼓励他们投身于市场经济的建设当中,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系,政府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只有坚持在信息化条件之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树立一个鲜明的、科学的目标,才能够促进市场经济大放光彩,维护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文华. 长三角地区“四化”同步发展的模式与推进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5.

[2]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交流考察组.北欧国家市场经济模式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初探[J].城市燃气,2009(7):24-28.

[3]陈维义.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1-3.

[4]城市规划司.一九九四年城市规划工作要点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规划调控机制 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J].城市规划通讯,1994(4):2-3.

[5]宋曙光,柳泽伟,张峰,等,国家计委政研室指导性計划研究课题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计划协调机制——关于指导性计划的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1993(Z1):143-152.

猜你喜欢

协调机制市场经济信息化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行政调解研究——以交通纠纷为例
论我国司法独立与舆论监督协调机制的完善
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政府协调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相关利益主体协调机制研究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