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形式与现状分析

2019-10-16许一丁张茜宇甫运欣仇倩

新财经 2019年18期
关键词:数据分析本科生

许一丁 张茜宇 甫运 欣仇倩

[摘 要]高等教育的普及意味着就业市场迎来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历年的大学生就业率成为社会的关注所在。文章以数据与图标方式呈现中国2018年及以前本科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包括大学生选择的工作地点、对行业的态度、对单位的期望、就业起薪期望及就业专业满意度等方面。文章主要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与质量、了解大学生就业意向与能力、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后的感受及就业后的能力变化。

[关键词]本科生;数据分析;就业状况

[中图分类号]F249.2

1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政府发布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近十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稳步增长,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保守估计将达834万人,相较于2018年增长13万人,同比增长3.3%,将产生大量求职需求。

根据校园招聘平台梧桐果自有数据及20.8万份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统计出的数据显示约五成毕业生选择企业就业,约30%大学生考研,就业环境和社会就业形势的急剧增加,考研已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项优选,随着考研人数的增长,其竞争也越发白热化。毕业后选择考公务员和进入事业单位的学生约占6.87%,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约占5.85%,选择创业的约占3.63%,选择做其他的学生占3.12%,分析数据可得知,就业仍是应届本科生的主要选择,考研热持续升温,创业热潮依旧。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就业蓝皮书——《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连续追踪大学生就业形势近十年,是中国社会情况的重要考量指标之一,数据库的庞大资料反映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轨迹,也体现了社会产业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该报告主要基于麦可思对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跟踪评价,并与往届同期本科毕业生进行对比,反映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情况。

读取报告信息:2017年毕业本科生的就业率:91.9% (与2016年和2015年水平相同)。2017届应届本科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6%(低于2016年和2015年水平); 2017届高职高专院校半年后的就业率:92.1%(高于2016年和2015年水平)。得出结论:目前社会上大学生就业率水平稳定,同时职业类专科学校就业率首超本科。

2017届毕业生半年后“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为77.1%,与前两届基本持平,2017届“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9%,与前两年基本持平,毕业生“正在读研/读本”的比例为10.8%,略高于前两届的10.1%和10.3%;毕业生“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为3.4%,较前两年略低。由此得出,大学毕业生去向并无明显变化,选择读研读本继续提升学历深造的比例有所提升。

2017届的大学毕业生平均工资在4000~4500元,平均本科生比职业类学校毕业生工资高900~1000元,这些平均收入已经高出2017年的城镇居民月可支配收入。对比十年前收入水平,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十年间本科毕业月收入工资上涨1781元。职业类毕业生月工资上涨1517元。可以说收入水平的增长十分可观。

就业满意度是毕业生对自己目前从事工作的主观评判,与毕业生个人经验和个人感受相关,也受客观条件如公司福利、办公环境、职场前景等影响。2017届全国总体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67%,本科院校的满意度为68%,高职高专院校满意度为65%,结合2013年的数据分析: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56%,就业满意度呈现上升态势发展。就业本科生的不满点在工薪低和觉得发展空间不足,有这样想法的毕业生占50%以上。

2017届在政府和科研机构等类就业的毕业生的满意度高达77%,对比民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65%满意度,整整高出十个百分点。其中税务部门工作的毕业生满意度高达85%,相对而言最低的满意度工作为设备操作人员,仅为47%。

以城市归类调角度来看,大部分的一线城市的就业生满意度最高:典型的代表有北京、上海、深圳,满意度都高于70%,远远超过平均水平。新一线城市中就业满意度排名前十的为:杭州(75.3%)、宁波(72.0%)、天津(71.6%)、南京(69.7%)、苏州(68.7%)、成都(67.4%)、武汉(66.1%)、西安(64.9%)、重庆(64.8%)、郑州(63.1%)。老一線城市和新兴起的一线城市就业满意度都普遍高水平,其中北京和杭州就是典型。最新的政府报告也显示出,新兴一线城市更吸引目前的年轻人和企业,所以新兴一线城市的就业满意度很可能在未来超过老牌一线城市。

201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最多的行业为“教育业”,其就业比例高达14.7%,较2015届提升了1.1%。位居第二的是“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就业比例为10.3%,较2015届略有降低(-0.2%)。“教育业”为就业比例增加最多的专业(+1.1%),“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比例减少最多(-0.6%)。“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政府及公共管理”“艺术、娱乐和休闲业”近几年来形势也不错,就业比例增加了0.6个百分点。而“家具、医疗设备及其他制成品业”“其他服务业(除行政服务)”“住宿和饮食业”在2015—2017年就业比例基本持平。

2015—2017年大学毕业生月收入呈稳步上升趋势,2017届比2016届多329元,比2015届多591元。其中,2017届本科院校毕业生的月收入为4774元(比2016届高398 元,比2015届高732 元)。高职高专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月收入为3860 元(比2016届高261元,比2015届高451元)。

2 大学生就业意向、能力

2.1 大学生就业意向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尤其在高等院校纷纷“扩招”以后,大学生就业情况和环境更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直以来,影响大学生就业意向的几个传统因素主要包括就业地点、薪酬标准、专长、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多样化、创新化,大学生就业意向也对应地不再只被单一或少数因素所影响。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意向,本组于2019年3月对辽宁省部分较具代表性的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针对2019届毕业本科生和研究生,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共发放问卷720份,回收问卷679份,其中有效问卷数为670,有效使用率为98.7%。

本次问卷对于大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主要包括:毕业后去向、就业地点、就业行业期望、就业单位期望、就业起薪期望及就业专业满意度。此次調查中男女占比与本科、研究生占比 ,虽然各校人员构成各有不同,但样本的选取也基本达到较为均衡的状况。

在对毕业去向的调查中,选择就业所占比重最大,约占本科生总人数的67%,其次是选择考研和已经保研成功的毕业生,约占22%,这一数据正好反映出近年来越来越多人选择读研的现象,又由于这两者所占数据比重较大,说明毕业后工作和读研仍为主要趋势,且读研比重有上升趋势。除了工作和读研外,部分人还会选择出国和自主创业,不过所占比重均不足10%。其一,出国对目前的大多数家庭而言仍然可望而不可即,高昂的费用、对陌生环境的担忧和恐惧、父母对子女的不舍和思念等因素都导致毕业后出国人数不如工作、读研人数多。其二,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建立一支规模宏大、底蕴雄厚的青年人才大军,国家积极鼓励创新创业人才的出现,大力支持创新创业人才发展,但由于自主创业需要相关行业经验、资金、人脉等,大学毕业生恰恰缺乏这些,因此选择创业的人数也非常小,即使有创业者,经营状况也大多不太理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政府创新创业政策有待改进,学校和家庭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还不够,社会为大学生创业者留出的创业空间仍待扩大。此外,研究生毕业后去向的情况与本科生差别较大,有工作意向的人高于90%,其余人数所占比重较小。

2.2 就业地点

不少大学生会把就业地点作为择业的首要考量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大型城市数量大幅增加,大学生流入量也随之提高,超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更是吸引了大批不同层次的大学毕业生。其次,就地区层面而言,沿海地区、中国东部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较内陆地区、中国西部仍相当大,但近年来随着部分内陆城市及新兴城市出台大量人才引进和落户优惠政策,如西安、郑州等非大型及超大型城市。据数据显示,自从武汉推出其人才吸引政策——“双百万”计划,有40多个城市纷纷效仿,制定并出台了各自的人才引进政策。截至目前,不仅国家批复的9座中心城市全部参与到这场“人才抢夺战”中,一些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如杭州、长沙、宁波、苏州等,也陆续迈开了人才争夺的步伐。部分省市为了留住人才,推出了相关的户籍、社保优惠政策,在各方面均做出了一定政策突破和创新以吸引并留住人才。争抢人才的出现体现了“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思想转变,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各级政府与时俱进的观念,都认识到了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飞速发展的未来,吸引并留住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是保持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

诚然,各城市积极进取谋发展、想尽办法引人才,都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但这种以人才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如果缺乏配套的政策和后续跟进措施,大量人口流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人才聚集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尽管出台政策吸引人才的大部分城市在最开始都喜不自胜,对大量人才流入为城市所带来的活力及其被激发出的潜力表示满意,且这种“人才吸引效应”还在缓慢向县级行政单位扩散。但高素质人才终究也是人口组成的一部分,大部分涉及公共服务的问题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以人口数量为基本出发点,而不考虑人口差异和受教育程度。因而,大量人口流入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当地有限的交通、教育、医疗等资源跟不上人口涌入速度,导致了城市公共服务质量不均衡、服务范围不够广、公共服务人员负担加重等现象,许多地区在出台优惠政策之前并未做充分准备,只能在人才引入之后再匆忙对相关政策进行修补,也引起了已落户群体和准落户群体的不满。此外,鉴于大部分省市对所吸引人才的标准和对其素质要求具有高相似性,也使得人才去向呈现“断层”趋势,即对高端人才趋之若鹜,但对中低端人才的吸收却相对饱和,加大了中低端人才市场本就激烈的竞争。就区域发展协调情况而言,飞速的人才政策势必产生虹吸效应,中小型城市在发展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缺少人才补充,在城市资源利用和城市发展路径选择上就越发受限。但值得一提的是,虹吸效应或许“有缩有放”,引入城的准备不充分导致大量人才蜂拥而至又一哄而散,从而让“引人”政策停留在热闹一时的程度,最近两年又见人才回流。

2.3 就业期望

2.3.1 关于就业单位性质

数据显示,最受欢迎的三类单位分别是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私企。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仍以其稳定的工作条件吸引着很多大学毕业生,其中研究生中选择这两类单位的人较本科生又多一些。

关于就业起薪,据数据而言,大部分本科生的理想起薪在3000~7000元,其中选择3000~5000元和5000~7000元的人分别占38.6%、35.11%,而2000元以下、2000~3000元、7000~9000元的比例相当,接近10%,而9000元以上的人数最少,低于5%。而研究生的起薪平均期望水平较本科生更高一些,9000元以上的人数更是超过了10%。

专业对口程度及行业选择,从问卷收集的回答来看,多数人(超过2/3)在考虑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起薪时相对不重视专业对口程度及行业的选择,只有不到10%的人坚持专业对口或者坚持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

2.3.2 大学生就业能力

中国的就业市场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从来都是与时俱进的,中国进入新时代,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复合化趋势,国内企业要想“走出去”,除了过硬的“拳头产品”,还要以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作为产品输出的桥梁。国际化人才不止在语言上起纽带作用,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掌握行业知识。

(1)沟通与表达能力。每个人都具备沟通和表达能力,但不是每个人都具备丰富的沟通经验和高超的沟通技巧以及优秀的表达能力。在信息和电子化时代,尽管通信工具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作上的沟通和表达次数,但仍有大部分工作场合需要从业者具备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从经济多样性的职业多样性来看,尽管不同从业者在其能力素质上不尽相同,但大部分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具备口才。教师、同传交传译员、外交外事人員、企业家、销售员等职业都要求从业者能言善辩、口齿伶俐,这些都是对口才有一定要求的职业。在从业过程中,口才的作用不可小觑,同样的课题由不同的教师阐述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良好的口才能够作为教师传授知识的媒介;在商业谈判中,能言善辩者能将有利于己方的条件通过口才“加工”,使对方听起来觉得有空子可钻。

(2)母语和外语水平。尽管语言教育及相关高等教育已经实施多年,但全球高质量的双语及多语言人才仍然供不应求。在联合国确定的六种官方工作语言里,英语使用者的数量居全球第一,全世界超过1/3的人口都讲英语,因此世界上很多具有跨国性质的活动都会以英语作为通用语言。英语不仅在各种活动中使用,也是很多较为普及的文学著作和非文学文本的首选语言。而对中国从业人员而言,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各领域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掌握除中文以外的一门或多门外语会大大提高自己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就汉语而言,不同于拼音文字,学习难度在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需要花更多的工夫学习,且在不同的领域中,汉语的应用也是极为复杂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公司、中外合资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从事相关工作必定要求从业者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母语传达能力,也就是多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就文化传播层面而言,只有具备优秀的多语素质,才能互相传达不同文化的准确内涵,帮助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也能够为传播中国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3)所从事领域的专业知识与通用技能。不管是打算从事学术研究还是做实务工作,当代大学生都应该了解、熟悉、掌握甚至精通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具备一定的通用技能。一方面,“术业有专攻”,学校作为培养单位应该合理设置课程,合理、全面地安排教师教授学生本专业所应掌握的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也应该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积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主动增加未来就业可能性;另一方面,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当代大学生应当做好职业规划,学会挖掘自身优势,发展职业兴趣,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工作中通用的能力和技能,如团队协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计算机软件使用等。

3 高校毕业生就业后的感受及就业后能力变化的调查

3.1 从校园到职场的角色转换

每一个高校毕业生在经历了大学四年或者更多的学习之后,必将踏入职场。初入职场,每位学生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彻底适应与职场前辈的相处,往往会出现还停留在对自我学生角色的认知层面,并且在初入职场的实习期这种认知最为明显。而即便经历了实习期的历练,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地定义自己的角色并理解自己的职场身份,因此从这一点来说,“学校人”与“职业人”之间要想实现真正的角色转换并非易事,以下是两种身份或角色的主要区别。

首先,两者在职场工作的目的不同。对于刚毕业的高校学生而言,进入公司尤其是在实习期,由于十几年的思维惯性,其进入职场工作就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应当多学知识。此外,鉴于高校教授知识与实际的职场工作知识——两种不同的知识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体验。而对于职业人士而言,在经历了对职场工作的一定熟练和掌握了基本技巧后,并且基于各执其职的原则,职业人士在职场工作的目的更多是完成公司上传下达的某项任务。

其次,两者所需要的技能不同。初出学校的毕业生所拥有的能力主要是其良好的思维与逻辑能力和记忆力,而职场人士的主要技能在经历了职业生涯的打磨后,开始变得更加专业化和具体化,对自己领域的相关设备和资料的处理更加具有职业的气息。

最后,两者的工作方法不同。虽然目前的高校不断要求学生之间多团结合作,并常常以小组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之间加强沟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但实际上,学生的大多数工作方法依旧是以个人的独立行动为主,例如各科目的期末论文或者毕业论文的完成。而职业人士往往被划分为不同部门不同小组进行合作,更加具有团队精神和分工意识。

3.2 如何从“学校人”成功过渡到“职业人”

3.2.1 调整角色预期与心态

在从小到大接受到的教育中,常被告知:当你无法改变环境时,试试看改变自己。在初入职场的高校毕业生往往对身边的职场环境感到不满意或者无法接受上级领导安排工作的方式,这就要求高校毕业生从自身出发,少一点埋怨环境,多一点改变自己。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时会产生好的或者坏的结果,这关系到自己在职场是否能够继续“生存”。一旦产生了比较消极的情绪,会更加无法清楚地定位自我,由此心态的无作用或者更坏的调整进入了一个死循环——改变自己、无法改变、埋怨环境、改变自己。这不仅让自己的身心会受到伤害,同时对整个职场的风气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职场领导应当从此处入手,合理关心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老员工也可带动积极的思想在团队内部的传播与扩散。

3.2.2 角色的重新定位

角色定位是指人在进入特定环境中根据环境的改变来对自我价值、权利以及义务的重新判断。高校毕业生在初入职场时,势必会对自我新角色的理解不够清晰不够深刻,只有调整好理想与现实,平衡好两者关系,在现实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点,才能更好地理解职场分配的角色,也会拥有更好的心态,积极地面对职场生活。

3.2.3 调整角色行为

一旦高校毕业生清楚并确定了自己的职场角色定位,下一步就是根据角色定位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且观察前辈或领导的行为进行学习与模仿,通过自己的不断实践最终成功调整好自己作为职场新人的角色行为。

3.2.4 角色认同

角色认同是指除了对自我认知与社会角色认知完成定位并进行实践后,对自己的角色进一步的接受,即角色认同是高校毕业生进入职场后的最后一步。在经过角色认同后的高校毕业生能够在不断适应的职场环境中更加积极且熟练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和项目。尽管有不满的事情会发生,但如果在此情况下仍坚持认同自己的职场角色并努力下去,这就是角色认同的进一步深化。

3.3 角色转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及困境

3.3.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对于高校毕业生是否选择进入职场并进行其角色的转换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部分高校毕业生一旦离开学校求职简单而言就是需要找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并且不再跟父母伸手要钱,这是许多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经济”的关注度高也同样阻碍了一个小公司在创业初期急需人才的市场需求,小公司没办法在实习期或者未来三年给予高校毕业生较好的待遇,但是其发展前景良好,这就与现实的大学生求职形成了矛盾,这也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因无法找到合理薪资待遇的职业而苦恼,甚至产生“厌职情绪”。

3.3.2 “大材小用”的困扰

对于一些名校毕业尤其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相比其他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的毕业生会有在求职上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首先来自于他们对自身基本条件和学历的自信与认可,其次是身边环境,例如亲朋好友甚至同学老师的夸赞,这些原因都使他们觉得自己作为“大材”理应得到重用。然而刚刚进入职场,上级领导往往不会安排比较重要的项目给他们,这就会让这些名校出身、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被“大材小用”,长此以往,除了心中愤愤不平,还会感到对工作甚至对生活激情的消失和疲倦,還会觉得自己的工作与能力不匹配,缺乏挑战。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从小给孩子灌输“要做大事的人”的观念在当今中国社会十分普遍,这是导致大学生在对自我职业角色转换和适应职场需求两方面产生巨大的内生影响。

3.3.3 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无论是从小到大一直是受人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小学甚至是研究生,其中都包含着人际关系的处理。然而高校毕业生进入职场后的人际关系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之前十几年的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的简单人际关系截然不同的职场人际关系。例如对国有企业中人际关系有个很大的印象就是“拍马屁”,对公司中人际关系的印象就是“错综复杂,水太深”。然而无论这些印象和判断是否正确,不可否认的是高校毕业生在进入职场后对人际关系的关注和处理往往成为其不知所措的一方面,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也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在处理领导或上级交代的任务时的效率与质量。

3.4 对当代高校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就业观的分析与建议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资料显示,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760万以上,同比2015年增加了15万人左右。随着全国范围内的高校扩招建设以来,我国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上涨,并且呈现一种同比的跳跃式增长。毕业生激增使我国就业形势逐渐严峻,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并且在求职的毕业生中有一部分又是往年没有正常就业的往届毕业生,这就再一次导致了我国就业压力的累积增大。因此高校毕业生往往为了个人的生存,就将“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作为解决以上提到的矛盾的主要解决途径。下文将分析“先就业后择业”观念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3.4.1 “先就业再择业”思想的合理性

由腾讯网教育频道推出的《2016 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得出,高校毕业生的理想工作地主要是各省的省会城市,因为比起其他地级城市甚至乡县而言,省会城市聚集了更多的就压资源和社会基础设施,因此相比高校毕业期望进入乡镇单位工作的大学生高得多,期望去乡镇工作的高校大学生只占总体的7.8%。因此由调查问卷可知,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加上我国目前处于经济的转型期,社会就业压力更为严峻。并且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考公务员”这样的体制内的工作,而就算是体制内的工作,其容量也是有限的,更何况近年来政府简化程序办理提高效率会使体制内的用人需求不像以前那么多。即便是高考或者考研甚至国考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旦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未及时就业,就会失去应届生的就业优势,甚至还需要与下一年的毕业生争夺就业岗位。这种种原因就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不乐观,因此在此情形下,“先就业再择业”不失为一个合理且有效的办法。

此外,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在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层面来说,“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可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个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缓冲过渡期,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积累工作经验,能够让再择业时自身处于更有力的竞争地位。

3.4.2 “先就业后择业”思想的局限性

尽管“先就业再择业”在时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如果过分地强调甚至曲解,也会带来负面效应。其不合理的地方首先是不利于高校毕业生形成对就业观念的正确认识,仅仅认为就业只是一种手段而非达成自己美好愿望的方式。其次是不利于毕业生在未毕业前对自己专业的学习,一旦形成了“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势必会导致高校毕业生可以追求市场需要而不强调自身的进一步和更高一层的发展。此外,这种就业观也会增加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和对高校毕业生进入职场后的初期培训费用,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4 结 论

通过对“先就业再择业”这一就业观的分析,可以得知先就业再择业这个观念既有其合理的地方,但也有一些不合理之处,因为这一就业观念的形成主要受到高校毕业生自我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和家庭观念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基于此,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就业心理和就业观念是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为了避免“先就业再择业”就业观的泛滥。对于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健康,从个人、高校和社会层次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4.1 个人层面

合理定位、正确认识,避免就业困难预期心态。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要努力通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对突发情况的有效处理等能够证明自我的能力与技能成功定位自己,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在尚未进入职场前,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丰富自己的眼界,打好基础的同时也要注意社会就业的变化。并且掌握一定的英语能力可以为自己进入职场的后续发展提供有效的能力保证。

4.2 学校层面

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在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中,学校和学院辅导员应该及时与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沟通和疏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积极开展有关就业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和培训课程,提高学生在未来面对求职和应对职场遭遇的挫折和挑战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主动调节自我的情绪。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要告诉学生未来在职场或者刚开始求职时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应正视这些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此外,建议在大三或者大四开设更加偏重实际操作与职场需求对口的实践课程,同时注重对英语技能的强化,确保高校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能够满足其自身的发展要求。

4.3 社会层面

营造和谐就业环境,完善公平竞争制度。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维护社会主义公平、公正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得以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也作为考察各级有关单位和政府的一项重要指标。要进一步消除对高校毕业生的性别歧视、地域歧视以及家庭背景的歧视,营造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的公平公开竞争氛围,杜绝暗箱操作等一系列不公平行为的发生。从校园到职场的能力变化调查,影响高校毕业生工作能力变化的要素如下。

4.3.1 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培养定位不准确

大学生培养方式和内容的单一性影响大学生以后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学本科生教育还是偏向于学术性,而大学毕后从事本专业领域的人在20%左右,这一对比显示出大学生教育的不足。目前各大学都在开展大学生创业等项目增加大学生的创新和就业能力,但是这样还远远不能服务于大部分学生。

4.3.2 个体因素与社会需求具有差异性

大学生的普遍年龄在18~22岁,这个时期的人正处在探寻自我、确立独特人格等阶段。大学的普遍式教育缺乏对个体独特性培养的重视,呈现出去个性化、磨平化趋势,对一些在某一领域有独特技能但是又不是特别突出的人不是很受益。同时,用人岗位又存在自己独特的需求性,因此教育和个人发展以及就业的匹配度存在改善空间。

4.3.3 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规划

目前大学都纷紛开设就业指导课,但是其效用捉襟见肘。一是就业指导的授课老师大部分不够专业,只是学校的导员进行兼任。二是大学生不够重视,将这门课程视为“水课”。想要达到开设课程的预期效果就要聘请能够吸引大学生就业兴趣的职场人士,让学生在学校就感受到真正的职场氛围。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18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2]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17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3]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16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4]陈兰云.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5]马洪江,凌道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6]陈龙海,李忠霖.职业心态训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彭海霞.大学生基层就业补偿政策及制度建设[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

[8]尹训红.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数据分析本科生
我校如何利用体育大课间活动解决男生引体向上这个薄弱环节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基于读者到馆行为数据分析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优化建议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探索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