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命题作文的写作规律
2019-10-16焦庆
焦庆
摘 要:随着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命题作文越来越被重视。探究命题作文写作的规律,要从文体、审题、要求、范围及“题眼”等多方面入手,发现其规律,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文体;审题;要求;范围;题眼
近年来随着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作文题的形式多元化发展,异彩纷呈,但初中阶段的写作练习和考试作文仍然大多是命题作文,从命题作文角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审题。审题就是在写作之前,要对作文的题目进行思考,彻底弄清楚标题的含义。也就是认真分析题目所透露出的信息,从而决定我们从哪个方面入手。如选择体裁、范围、中心主旨及写作技巧等。审好题并不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正确理解题目的含义;
2.正确分析题目,理解要求所写的范围;
3.深入分析,确定文体;
4.确定中心、结构和骨架。
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审清“标志”,确定作文的体裁
审题首先就是明确作文的体裁,不同体裁的作文,都有它自身明显的“标志”,抓住了显现的“标志”,就能确定该作文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就能按照相应的文体来书写了。
1.记叙文的命题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人物的名字命题。
(2)以文章记叙的事件命题。
(3)用记叙的事件发生的时间或地点做标题。
(4)带有标志性词语,表明是记叙文的。
2.说明文的命题方式主要有两种:
(1)用说明对象做标题。
(2)用重点说明的内容做标题。
3.议论文的作文命题主要分为两类:
(1)用文章议论的问题做标题。
(2)以文章的中心论点做标题。
掌握了这些体裁不同的作文命题规律,学生在审题时,就能恰当地把握题目对写作的要求,再按照相应要求去把握,这样写出的作文就基本没有大的问题。
二、审清题目要求,确定文章范围
作文的审题不仅要确定写作的体裁,还要确定命题所给出的范围。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去挖掘,才能使作文内容贴近生活,形象鲜明中心突出。这种思考的方法既适合于记叙文,也适用于说明文的要求。
我们以记叙文为例,记叙文的写作范围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描写人和记叙事件。选择的范围不同,侧重点也就不同。描写人的记叙文要把握对人物形象的描绘,重点是通过记叙人物的各种描写,展示出人物丰富的个性、思想及表达出爱憎分明的情感。
记事的记叙文要紧紧把握对事件的完整记叙,要表达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在情节中采用跌宕起伏的描写,吸引读者的兴趣,让事件在合理的过程中得到放大,使作文的艺术性得到升华。
三、把握作文題的“题眼”,确定作文的写作思路
对于作文的文题,我们一定要认真思考,因为一篇作文,思路是由文题引领的,可以说文题是作文的灵魂,准确地把握分析文题所透露出的信息,我们就能找到下笔的思路。
那么如何抓住“题眼”所透露出的信息呢?
一般来说,当我们拿到一个命题作文的题目时,首先要明确题目的核心关键词,找准恰当的中心词,再看是主谓结构还是动宾结构或者是偏正短语。如果题目是主谓短语,“题眼”往往在谓语上。如《童年趣事》,“题眼”是“趣事”,作文就要从童年的“趣事”选择素材;若是动宾短语,如《过年》,题眼就是“过”字,应该就如何过年及“过”的过程为重点展开描写。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是定语或状语。如《课余生活》,“题眼”是“课余”,要写出课堂学习生活之外还有哪些生活及这些生活带来的乐趣。
四、审清题目因素,确定作文内容
有的命题,给出的题目要素少之又少,表意较为宽泛,甚至有的还比较抽象,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需要我们从中仔细甄别,挖掘出隐性的题目要素。如《过错》,给出的可理解的要素只有一个,即过错,较为笼统,这就需要我们增加些要素,如谁有过错了,什么错,怎么发生的。这就把问题具体化,学生在书写时就有素材可选,有话可说,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有很多相类似的问题,《失败》《笑容》等都可用此类方法。
其实,在话题作文中,学生可根据自己最擅长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运用最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完全能够成为一篇成功的习作了。再比如文题是《锁》的作文,我们根据对锁的了解就有了多层理解。这个作文题目中说明了“有形”和“无形”两种锁,前者是实物,后者是比喻。可根据题中第一个设问句的提示写成记叙文,可选择与锁有关的生活经历,以记事写人为主;也可根据第二问的提示写成议论文,根据锁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借“锁”发挥,阐发见解,以议论为主。如果对锁的结构、功能和发展变化比较精通,还可以写成说明文。
所以,命题作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抓住这些核心要素,认真分析题干,准确地判断是属于哪种文体,书写的范围。把握中心主旨和运用写作技巧,就能恰当地书写了。而要做好这些的前提必须是审好题,善于从“题眼”中获取写作的信息要素,从中找到写作的思路,明确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传达出自己的强烈情感。另外,要写好一篇命题作文,还需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精琢细磨,反复咀嚼,做到表意明确,不产生歧义。过程要跌宕起伏,能够紧紧地吸引读者,扣人心弦,让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只要做到这些,我们就能对症下笔,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
参考文献:
[1]金鹏.刍议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0(2).
[2]钱之俊.精彩记叙文考场实用模式训练[J].新作文(中考作文智囊),2010(1).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