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思政课程引领协同课程思政的探讨

2019-10-16杨晓慧

教育与职业(下) 2019年9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摘要]课程思政的本质是以课程为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其动力源于理念认同和目标一致,其基础源于课程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推进课程思政的现实需求,为思政课程引领协同课程思政提供了必要性;思政课程的引领性与容涵性、思政教师角色与教师师德的一致性、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成效为思政课程引领协同课程思政提供了可能性。学科协同中的价值引领、队伍协同中的角色引领、教学协同中的示范引领是思政课程引领协同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协同视域

[作者简介]杨晓慧(1979- ),女,重慶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江苏  南京  21003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江苏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课题“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探索”(项目编号:18JSSZZD028)和2017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协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7SZC-11)的研究成果,还得到了2018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项目的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9)18-0080-05

一、协同视域下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

(一)课程思政的本质:以课程为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协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这是对“课程思政”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要求。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从课程育人的视角看,课程思政的本质,就是以课程为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实现各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大合唱”。

1.课程思政协同的动力源于理念一致和目标一致。按照协同理论,课程思政可视为由思政课程、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等组成,涉及教学主体、客体、介体等要素的一个开放系统。从内部来看,思政课程、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既有独立性、差异性,同时又保持开放性、适应性,在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主体、教育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外部来看,课程思政与更宏大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也保持着信息、物质、能量的交换。

教育理念的变革增进了理念一致性。教育实践中工具理性凸显带来的教育异化,使得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的认同度越来越高,不同学科逐渐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从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的转向。思想政治教育也呈现从“物本”向“人本”的转向,从单纯强调社会需求、过分注重程式化与模型化,转向关注个体需求、关注人的精神解放和个性发展。不同学科的育人转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转向,使得非思政学科与思政学科从分野带来的疏离逐渐走向靠近、共生。学科专业精细分化与跨学科交流融合并存亦成为现代学科发展的趋势,“各种学科之间观念上的互启、方法上的互用、学科上的互构、精神上互融,正日益成为日益普遍的学科建设活动”①。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和跨学科发展的实践,建立了学科间育人价值的关联,正在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的理念认同度。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进了目标一致性。长期以来,由于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价值引领,各学科课程育人目标缺失或者模糊,思政课程的目标也往往宏大而抽象,思政课程孤岛化与标签化现象并存。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既要求思政课程在改进中加强,以“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着力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以实现课程目标;也要求各门非思政类课程均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育人目标,结合课程特点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和侧重点,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在这个意义上,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在育人目标上实现了一致,并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化为各门非思政课程的情感目标、价值目标、素质目标等。“目标的一致性,可以减少成员之间冲突的数量和强度,进而改善组织的总体协同。”②

2.课程思政协同的基础源于差异性和互补性。毫无疑问,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是存在差异的,课程思政不是将所有课程同质化为思政课程,而是在尊重课程差异性的前提下致力于价值引领的同质效力和同向合力。“异质性显著的系统,能够产生丰富多彩的、非平庸的整体涌现特征。”③差异性蕴含了协同的必要性,互补性则提供了协同的可能性。

就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而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互补性。一是功能互补。思政课程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承担着系统化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主要职责;“专业课程在其具体的知识、学理、技术等的教育中凸显价值引领和精神塑造功能;综合素养课程注重在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的过程中牢铸理想信念,以人文素养涵养人心、培育人格。”④二是方式互补。思政课程侧重“面”,注重系统性;其他课程侧重“点”,注重深入性。思政课程是显性思政,旗帜鲜明;其他课程是隐性思政,润物无声。三是队伍互补。思政课教师的优势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可为非思政课教师提供立场、观点、方法的指导;非思政课教师的优势在于专业理论与实践素养,可为思政课教师提供多学科视野和素材支持。四是内容互补。思政课为其他课程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通搭建桥梁,提升其他课程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其他课程为思政课程提供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升思政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只有各个学科发挥优势,各门课程彰显特色,所有教师各显神通,才能建立全教师、全课程、全课堂的育人格局。

(二)思政课程的引领协同:必要性与可能性

协同理论认为,在系统演化发展过程中,各要素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是不同的,其中支配性的关键力量被称为序参量。思政课程在改进中加强,各门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实现同向同行和形成协同效应,这是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笔者认为,在课程思政中,从根本而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是最重要的序参量;从实施而言,思政课程是最重要的序参量,发挥着引领协同作用。

1.思政课程在课程思政中发挥引领协同作用的必要性。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任何人文社会科学都有其特定目标和利益导向,自然科学在“中立性”外衣下依然有基于什么目标发明创造和使用的问题。“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所谓同向,就是所有课程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育人导向。所谓同行,就是在思政课程引领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所有课程共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协同育人。思政课程作用不可替代,我们要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思政课程理应在课程思政中旗帜鲜明地引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是各门课程题中应有之义,各门课程都要上出“思政味”。

二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创新思政课程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呈现出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与多学科交流融合的特征,实现了统一性主导与多样化指导并存的发展状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指出,要“努力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引领、相关学科为补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支撑体系”。高职院校思政课理论综合化的发展特点,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实现更全面、系统、丰富的发展,也要求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实现互动互补。“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理念融入其他学科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能够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中国国情服务的学科系统,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同时,也要让其他学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服务,不仅提供基础知识和技术,也提供优秀人才、优质成果、创新理念等资源,共同服务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体系。”⑤

三是推进课程思政的现实需要。上海课程思政团队包含了工程院院士、973首席专家等顶级教授,这种设有门槛的高端团队的教书育人意识和能力本身就很强,开展课程思政可谓得心应手。但从整体上而言,一方面,受专业背景制约,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教师大都缺乏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训练,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天然不足;另一方面,受教育理念和现实偏差影响,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育人责任淡漠、育人意識欠缺、育人能力不足等问题,甚至在教学实践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超纲”,与课程思政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课程思政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政课教师理应在课程思政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思政课教师要以自身育人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为前提,示范引领其他课程教师不断提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思政课程在课程思政中发挥引领协同作用的可能性。一是思政课程的引领性与容涵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支撑下,思政课程在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方面有了更强的底气和自信,能够更好地引领其他各类课程坚持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同时,思政课程既涵盖哲学、政治、经济、社会、道德等多学科内容体系,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国外先进文化,这种极强的容涵性为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创造了条件。

二是思政课教师角色与教师师德的一致性。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重要角色,而这也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所有教师的师德要求。也就是说,所有教师都肩负着与思政课教师相同的使命,而思政课教师是先行者、示范者。思政课教师既要引领其他课程教师提升角色意识和角色能力,又要通过与其他课程教师互助合作实现共同进步。

三是思政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思政课程遵循规律、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在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创新突破,为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了示范和指引。在教材方面,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编写和统一使用;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坚持把政治标准和师德师风表现放在首位,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搭建教学科研交流与提升平台;在教学改革方面,不断丰富形式、创新载体,如专题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课堂演讲辩论、知识竞赛、情景剧、微电影、线上线下教学等,促进教学质量大提升。

二、思政课程引领协同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一)学科协同中的价值引领

一般认为,课程思政包括思政课程、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三类,而这三类课程都有相应的学科作为支撑。深入推进课程思政,首先应有学科协同发展的意识,在协同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学科与意识形态协同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作为社会主义大学的学科,所有学科均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目标和方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所有学科建设都应站在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主动承担并有效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职责,将学科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协同推进。要纠正学科建设中的“价值中立”,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引领不同学科的多样化发展。要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意识形态属性,并在提升理论研究力、现实阐释力、宣讲辐射力等的基础上,引领其他学科意识形态建设。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互融合发展,以更广阔的视野建设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学科群。

2.以培育具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育人协同中发挥引领作用。高职院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学科建设的根本在于培养人才。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命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育人协同中的引领作用,要以培育具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引领学科育人导向,从关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转向关注“培养掌握知识、能力的人”,强化价值塑造。要以引导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三个认同”“四个正确认识”为目标,找准不同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推进学科一致性价值引导与差异性建设的有机统一。要培养一批又一批信仰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功底扎实的人才,为专业学科建设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人才支撑。

(二)队伍协同中的角色引领

课程思政的关键在教师,而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师团队的关键在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的推进中,思政课教师应发挥队伍协同中的角色引领作用。

1.突出师德师风建设,思政课教师在角色意识提升中发挥引领作用。思政课教师要引领全体教师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与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高度一致,自觉地认识、服从和维护大局,毫不动摇地维护、发展和巩固党在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引领全体教师增强责任意识和育人意识,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引领全体教师增强“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2.突出能力提升,思政课教师在角色示范中发挥引领作用。课程思政内含协同育人与差异化思想政治教育双重要求,思政课教师应在协同育人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在一致性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寻找面向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学生的差异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当前,大部分思政课教师的能力素质与引领辐射带动课程思政尚有一定距离,思政课教师需加强学习提升,增强角色示范能力。一是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实践运用能力,有效引领非思政课教师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课程教学;二是具备高度的教学敏感,能够将社会热点、生活现象等化为教学资源、教学话题,并用馬克思主义话语做解读和剖析,有效引领非思政课教师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三是以生为本和贴近学生,深入关注学生所思所想所需,立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成长需求,引领非思政课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教学协同中的示范引领

课程思政的推进,落脚到各门课程的教育教学,离不开思政课程、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的教学协同,离不开思政课程的示范引领。

思政课程要推进基于课程思政的重构创新,做课程思政的表率。一是课程目标复合化。把培养社会人和职业人的要求结合起来,把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合起来,把统一的育人规格与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结合起来,把社会层面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层面的微观表达结合起来。二是课程内容复合化。在全面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职业价值观结合起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产业文化、企业文化、专业文化结合起来,把中国革命发展史与学科专业发展史结合起来,把革命建设中的杰出人物与专业职业发展中的杰出人物结合起来。三是教学手段显隐结合。思政课程是一种显性思政,既要旗帜鲜明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也要借鉴和有效使用隐性手段,适当隐藏动机,用春风化雨和润物无声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

思政课程要以教学支持和带动为使命,做课程思政的发动机。要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学科优势和课程特征,做好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一是以提升跨专业素养为基础,引导其他各类课程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二是参与编写其他各类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协助其他课程确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环节、策略等;三是为其他各类课程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示范课教学,积极参与各类课程的集体备课,共同开展教学改革创新研讨。

[注释]

①肖峰.论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3.

②(美)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M].郭小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38-239.

③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6.

④闵辉.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2017(7):23.

⑤于海.高校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需要把握的三个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8):67.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浅谈独立学院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创新与思考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