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维度与路径

2019-10-16张建云

教育与职业(下) 2019年9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

[摘要]现代学徒制具有一系列的“现代性”,如师徒关系的现代化、产业对象的现代化、培养标准的现代化、师傅指导方式的现代化等,因此,实施现代学徒制需要综合考虑其对应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特征。在职业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三大维度:默会维度、素养维度与情境维度。为了更好地提升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质量和效率,职业学校应基于三大维度确定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专业模块、遴选胜任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企业专家库、构建推进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产业研究平台。

[关键词]职业学校 现代学徒制 默会维度 素养维度 情境维度

[作者简介]张建云(1965- ),男,江苏宜兴人,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 宜兴 214206)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发达县域创新创业孵化园区产教深度融合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BJA90227,课题主持人:张建云)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9)18-0047-05

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提出各地要明确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的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在现代学徒制由试点走向全面推广的背景下,进一步优化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是提升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育人效果的重要保障。这里的关键在于职业学校如何判断现代学徒制在本校各专业实施的可能性和效率。只有将现代学徒制的育人优势与专业特性充分融合,才能更好地体现现代学徒制全面推广的实践价值。

一、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

职业教育最初的形式就是学徒制。学徒通过观察、模仿和试误等形式习得师傅从业的过程和细节,并通过某种考核机制实现“出师”,从而继承和发展师傅原有的事业。因此,职业教育实施学徒制,实际上就是将传统的岗位育人方式移植到现代从业人员的培养过程中。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很多学校在开展现代学徒制前并未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部分学校将原来的校企合作项目“升级”至现代学徒制,或是在原来的校企合作中添加了现代学徒制的元素,如建立稳定的师徒关系、交替式教学安排等。那么,如此安排是否就能真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回到对现代学徒制内涵的分析上。之所以称为“现代学徒制”,是因为现代学徒制具有一系列的现代性。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徒关系的现代化。在传统学徒制中,师傅与徒弟间除了正常的工作关系以外,往往还带有人身依附关系,这种人身依附关系源于技能传播的限制性,是社会经济落后与信息传播缓慢的体现。正是这种人身依附关系的存在,使得师徒制无法摆脱社会阶级分化与传统宗族观念的色彩,技能传承过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关系,缺乏明确的权利与义务观。在现代学徒制中,师傅与徒弟是具有人身自由权的个体,师徒关系的建立没有了人身依附层面的限制,更多的是市场化环境下不同层次员工间的技能分享。这种分享建立在明确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之上,更大程度上受到市场要素的调控。尽管不能否认这种分享可能包括人情成分,但影响分享最核心的还是基于培训合同的现代权责关系。

2.产业对象的现代化。传统学徒制的产业是基于小农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甚至都不能称之为产业,它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下个体从事的简单劳动生产。即使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产业,也更多地渗透了作坊式生产的传统经济模式。也正是这种传统产业背景,允许师徒间建立一对一的指导模式,即师傅有精力和能力同时指导一位(最多不超过5位)徒弟,且师傅拥有的资源可以为徒弟所分享。但是,在现代产业背景下,师徒处于一个高度自动化、标准化的生产服务环境,即使是一些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强调劳动者个体的创意性和默会知识的岗位任务,也会强调规范化操作和运营。此外,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已经将原有的整体性产业分割为一个个更小单位的岗位,每个岗位之间存在上下游的供给关系。这些现代产业的新特点都预示着传统学徒制难以直接运用到现代环境中。

3.培养标准的现代化。传统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过程缺乏标准化的实施。师傅凭借个人的经验、意愿或计划对学徒的学习过程进行安排和监督,学习的内容和进程并不固定。这种培养过程的个性化和非标准性是由产业技术特征和人才需求的特点决定的。彼时的产业技术大多为经验技术,技术的默会性和具身性程度很高,技术的发展严格地受到能源、材料、工艺等方面的限制,难以实现大规模的普及和标准化的应用。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对标准化制造需求的不断提升,行业间建立统一人才培养标准的行动也层出不穷。由行业出台的培养标准体系开始广泛地运用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尽管师徒制的培养模式仍然存在,但人才培养的内容开始有标可依。这种标准涵盖了工作内容的绝大部分内容,且这些内容对工作环节与工作细节做了十分明确的规定。虽然它们不包括企业专家自身独特的默会知识体系,但却深度影响了产业从业人员能力结构的形成,从而为跨地区乃至跨国性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奠定了基础。

4.师傅指导方式的现代化。传统学徒制中的师徒指导是一种情景式指导。这种指导方式强调师傅的演示和学徒的模仿,尤其是学徒在模仿过程中需要得到师傅的及时反馈,从而在这种反馈中习得操作的细节,领会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这种指导方式的效率较低,且无法开发出值得推广和普及的、具有公共性的知识,大部分的指导环节和内容都保持默会的特性。显然,这种指导方式难以适应大工业时代乃至智能化时代人才的培养。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不仅强调师傅与徒弟围绕明确的工作任务在真实或典型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教学和学习,也强调徒弟围绕工作内容接受系统性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并不是按照學科体系的逻辑进行排列,而是按工作过程等行动逻辑进行组合,支撑学生了解工作背后的原理,提升对工作的深度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生涯发展。

原则上讲,任何职业都可以“学徒制化”,这也是将现代工学结合思想贯穿到每个职业和职业生涯每个阶段的中心思想,但在综合考虑效率、资源的前提下,现阶段学校应该探索合适专业与优质企业的联合。所以,在分析出各个专业在三大维度上的特征后,学校应优先考虑在那些具有较高评分和匹配度的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且为这些专业选择能够代表区域内先进技术水平、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良好市场风评的优质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因为这些企业具有专家、设备、工作环境、多元产品或服务、持续的用人需求和完善的用人机制等要素,这些要素的质量对于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质量至关重要。专业主任尤其要考虑区域内的相关产业在人才需求数量和规格上的变化,重点关注那些新兴产业和正在发生技术与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产业,从而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2.遴选胜任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企业专家,深挖其知识能力结构。专家知识(professional knowledge)指的是企业专家系统、全盘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反映了企业专家在岗工作长时间内形成的,基于真实工作情境、丰富理论知识的实践智慧。这种知识难以通过标准化、去情境化的学校教育获得,必须通过真实工作情境下的专家指导方能获得。这就需要重视对专家知识的挖掘,并将专家知识融入课程内容与教学实施过程中。

专家知识的开发需要从默会、情境和素养三个维度进行。首先,由于专家知识是一种“具身认知”,是专家在长期工作过程中及工作环境、工作任务等的互动中所产生的独特认知与行为,它往往是默会的,具有极强的个人色彩。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专家知识无法被开发和传递。开发往往需要借助出声思维法、专家深度访谈法等情境和方式。其次,由于专家知识特指某一个行业领域甚至某一岗位上企业专家所拥有的知识,这些知识与特定的工作任务紧密相连,所以专家知识的开发必须依托特定的情境,尤其关注不同情境中专家处理问题时的相同和不同方案,从中挖掘知识的精髓。最后,专家知识是企业专家综合职业能力的体现,也是其工作态度的体现。应重点观察企业专家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独特的品质表现,从而挖掘其中可能存在的专家知识。

正因为要充分发挥好现代学徒制在企业专家知识传递中的关键作用,所以遴选企业师傅对于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至关重要。企业师傅首先要能够胜任相关岗位的基本工作,熟悉本工作以及与本工作相关的其他岗位工作的知识。其次,要具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因为长期的工作经验能够为企业师傅带来丰富的实践知识,从而使其具备解决非良构问题情境的能力。最后,企业师傅最好能够有带徒经历。带徒经历能够帮助企业师傅建立一套基于真实工作情境的教学法体系。这套体系与学校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发生机制有所不同,它融入了更多模仿、试误、工作情境等要素,强调在真实的人际关系、生产和服务环境下的能力学习。这种教学体系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化处理,从而寻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点,提升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3.构建推进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研究平台,夯实其产业发展的基础。由于产业在技术、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不断发生变革,而这种变革势必会短时间内反映到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上,进而影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施,因此,加强对产业的研究至关重要。一个行业对从业人员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内容、数量和形态上的要求,将会随着产业发展形态的变化而变化,这也将决定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策略和必要性。

产业研究平台可围绕默会维度、素养维度和情境维度开展产业研究。默会维度要求产业研究平台重点开展产业生产组织模式与技术特征的研究。当一个产业的生产组织模式由流水线转向生产岛等现代生产组织模式,或者当企业应用的技术逐渐由经验技术过渡到理论技术时,职业能力的默会性将会有所变化。素养维度要求产业研究平台开展产业从业人员基本素养结构的相关研究,内容包括核心素养在具体岗位中的体现、当代行业从业精神等。情境维度要求产业研究平台对行业消费市场的消费方式开展相关研究。当个体消费方式逐渐呈现个性化定制的趋势时,从业人员所要面对的情境维度将会越来越复杂,进而影响到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复杂程度。

综上,职业学校全面实施现代学徒制需要考虑合适度的问题。只有將现代学徒制运用于那些包含较多默会知识、复杂职业情境和职业素养的专业中,且围绕三大维度进行精心设计,才能更好地发挥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育人效果。此外,我们应该鼓励职业学校围绕现代学徒制的育人特点和优势,创造性地开发出体现区域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实施模式,从而让现代学徒制这一“舶来品”更好地扎根中国大地,更好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下的发展新需求。

[参考文献]

[1]关晶,石伟平.现代学徒制之“现代性”辨析[J].职教论坛,2015(1):64-65.

[2]蒋乃平.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8-83.

[3]许亚琼.职业素养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J].职教论坛,2010(25):15-18.

[4]李政.后试点时期的现代学徒制:认知重构与中国方案[J].职教通讯,2018(13):13-19.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
档案管理在职业学校评估中的作用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现代学徒制在经管专业的实践应用与探索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