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党的政治建设与经济中心工作协调共促

2019-10-16彭劲松

人民论坛 2019年28期
关键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彭劲松

【摘要】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鲜明体现了政治建设的基础和现实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重视经济建设,这反映了唯物辩证法、人民群众利益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充分把握政治与经济的客观辩证联系,切实增强政治统领意識、政治经济并重意识,从政治高度推进经济工作,发挥政治对经济的引领、带动和保障作用。

【关键词】政治建设 经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战略作出了符合现实性的新安排,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并强调以政治建设为统领,阐述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规划,以唯物辩证法立场透析了新时代政治与经济建设的内在联系,从更加全面系统的视角廓清了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政治经济双向互促共融的可行发展路径。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是新时代党的工作总体布局的重要特点

党的政治建设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前提。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利益和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不可动摇的原则,是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党的政治作用的覆盖范围是全方位的,党的政治属性、政治使命、政治目标、政治追求不仅是政治上的要求,而且贯穿体现为经济等其他方面的综合要求。强化政治建设,突出其集中带动、引领和促进功能,才能抓住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关键,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体现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中,才能确保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将党的政治建设贯穿于党的工作始终。党的政治建设要脱虚向实,在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制定和落实全过程中,要加强政治上的监督、保障、推动,把政治工作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乃至是中心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党的政治建设促进各项工作推进,在把方向、聚人心、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解难题、抓落实中突出政治工作的实际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使党的政治要求实现全过程全覆盖。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经常性的政治意识培育、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在工作中注重把握方向、大势、全局,善于讲政治抓政治,在以大局为重的过程中想问题、作决策、铺工作,从而真正找到工作的方向、着力点和重点。

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具有现实针对性。强调党的政治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党内存在的一些政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存在着忽视政治、淡化政治、弱化政治、不讲政治的问题,出现政治意识不强不清的苗头,有的忘记信仰信念,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党内政治生活存在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落实不严的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屡禁不绝,腐败分子时有出现,影响党的形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的重要抓手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重视经济工作,不断创造社会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基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为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依然要坚定不移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抢占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制高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符合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作为人口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社会主义大国,必须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好,加快突破经济上的短板瓶颈,使我们的经济实力持续迈上新的台阶,才能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快速转型发展伴随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的外显,发展方式上的不科学不全面所引发的质量和效益相对低下成为未来发展必须克服的阻滞因素,我们要下决心改变传统的发展理念,走出简单的、偏颇的、短视的发展模式,更加重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基础上的全面发展,加强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具有创新发展能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把握党的政治建设与经济中心工作的辩证关系,推动实践发展

一切以政治大局为先,增强政治意识,为经济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唯物辩证法实现了思想史上的历史性变革,在于其对于经济、政治及各种社会关系的客观辩证联系的科学全面认识。无论是对于政治现象、政治建设的认识,还是对于经济现象、经济建设等的认识,唯物辩证法都秉持联系的发展的观点,都不是简单的狭隘的割裂的。这就要求在开展政治和经济工作时,要始终把二者之间的客观辩证联系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以政治促进经济,同时以经济促进政治,不可偏颇。牢牢把握党的政治建设的要求,以之为依据和标准来衡量和强化经济工作开展的方法和成效,在复杂的经济社会形势中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识上升到政治高度,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成效能够服务于人民和大局,在不断的良性双向结合中建立一种政治促进经济的长效机制。

从政治高度看经济,搞好经济工作,使经济发展符合政治要求。脱离政治的经济是失去方向和意义的,脱离经济的政治是缺乏基础和依托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对经济新形势加以理性判断基础上,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对经济工作的部署既突出专业性也突出政治性,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动力变革,在产业体系上促使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在经济体制上促使市场机制、微观主体、宏观调控各在其位,进而对新时代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这些战略判断和战略部署既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理念、思路和战略上的新要求,也充分融合体现了新时代政治的总体要求。从政治上的创新性全局性来理解和落实这些新的经济发展理念、思路和战略,才能更加自觉高效地把新时代经济发展推向新阶段新层次。

充分认识政治在经济社会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发挥政治对于经济的引领、带动和保障作用。根据唯物辩证法,政治从来都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加速器和放大器。经济发展战略和理念的设计及落实,与政治意识、政治机制、政治氛围密切相关,政治上的保证能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扫清障碍、增强动力,能够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制度和社会环境。经济发展过程和成果的分配,经济的周期性发展,都是以一定的政治观念和规范为依据,经济正义离不开政治正义。由此看来,政治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发挥得越深入,经济发展的效益和质量将越高。从政治上审视经济发展理念、战略和一系列政策的合理性,及时纠正其中的一些偏向,能够使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进和经济运行秩序保持正确的方向方法,取得最佳的综合性工作效应。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7BZX00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猜你喜欢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协商民主政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高度契合
经济新常态及深化改革浅析
浅谈高中数学学习在经济建设中运用的设想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践途径
当代社会政治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从政治合法性看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