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清华简《金縢》传世本与出土本之比较

2019-10-16王佳慧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比较

【摘 要】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一)中的《金縢》与传世本《尚书·金縢》内容大致相同,通过对校两版本,可以得知《金縢》版本流传的状况:传世本与竹简本《金縢》可能来源于同一祖本,两个版本的《金縢》各自保留了自己独特的内容;二者或是在流传过程中,由于整理者和传授者各自的认识与理解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文本。二者各有优劣,尚不可定论哪个版本最优。

【关键词】 《金縢》;传世本;简本;比较

清华简《金縢》共有十四支简,完简长四十五厘米,简背有次序编号。第十四支简背下端有篇题“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全篇简文与《尚书》的《金縢》大致相合,当系《金縢》篇的战国写本。[1]是与传世本内容不同的一个版本。与今本相较,简本较少受到后世流传传抄时,发生的讹误,讹脱等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清华简本与传世本《金縢》的版本优劣问题,在经过仔细对比分析之后,认为二者似无定论哪个版本较优,二者各有优劣。本文对读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一)》所录《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代王之志(金縢)》为底本(后文简称简本),传世本以《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为代表,以其作为通校本,此外还参校顾颉刚、顾廷龙《尚书文字汇编》所收录之内野本等。

一、简本较传世本为优之处

1、简本作“尔(尔)之(许)我,我则(晋)璧与珪。尔(尔)不我(许),我乃以璧与珪?(归)。”传世本作:“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珪归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珪。”

按:简本之意,假若你们允许我的请求,我就把璧与珪给你们;假若你们不允许我的请求,我就带着璧与珪回去了。传世本之意,假若你们允许我的请求,我就拿着璧与珪回去等待你们的命令;假若你们不允许我,我就收藏璧与珪。传世本前后文意差异较小,表述较为含糊,不及简本之意清楚明了。

2、简本作“周公内(纳)其所为(功)自以弋(代)王之敚(说)于金(滕)之匮”,传世本作:“公归,乃纳册于金縢之匮中。”

按:简本对册子的内容较细致的概括,并且是用了描述语气,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描述了周公愿代替周武王受罪过这一事件。而传世本中记载,周公代替周武王情节是周公讲出来的,以周公自己主观的视角讲述。

3、简本“王亦未逆公”,今本“王亦未敢诮公。”

按:简本简单叙述,周武王没有出去迎接周公。此时周武王因听信他人谗言,怀疑周公。周公在东方居住了两年,捕获了犯人,他虽战胜返回,周武王也没有出外迎接他。

传世本一个“敢”字,将周武王的内心活动描写出来,虽周武王已怀疑周公的赤诚之心,但他仍不敢责备周公。

从上述二者的不同之处,似可发现,他们虽来源于同一个祖本,但在传抄流传过程中,两个本子发生了变化,二者似无直接的承继关系。

文本流传是复杂的,简本是战国时期抄写下来的,相对比传世本而言较少受到传抄讹误的影响,有些地方保留了比较早期本子的原貌。而传世本历经千年辗转传抄,其中衍、脱、讹,错简等较多。如传世本“王亦未敢诮公”一句,似是在流传过程中,部分文字发生讹误或其他原因导致与简本的不同。这是在古书传抄过程经常出现的现象,而简本为战国时期的写本,较少受到后世传抄的影响,从这一层面确较传世本为优。

二、传世本较简本为优之处

尽管传世本《金縢》经历代辗转传抄,产生了“讹”“脱”“衍”“倒”等各类错误,但依然有较简本为优处。下文试举例进行说明。

1、简本作“未可以戚(戚)(吾)先王。”,传世本作“未可以戚我先王?”

按: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 简本作句号,这就是一个否定句,不可以让先王为我们担忧。前文二公提到“我其为王穆卜”,他们是通过乌龟为周武王进行占卜。

而传世本是作问号,“难道不可以去打扰一下我们的先王吗?”首先,周公提出的这个方法是和占卜不一样,他是向神灵祈求,而不是像二公一样是通过乌龟占卜,从而得到结果。其次,二者祈求对象不一样,周公是向先王,而二公是通过占卜,向乌龟卜问。

2、简本作“周公乃为三坦(坛)同(墠),为一坦(坛)于南方,周公立(焉),秉璧(植)珪。”传世本作“公乃自以为功,为三坛同墠。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璧秉珪,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按:传世本“公乃自以为功,三坛同墠”即周公祈祷先王,提出了条件,把自身作为抵押,这也与后文“以旦代某之身”相互呼应的,前后调理清晰一致。而简本无此句,周公未告诉神灵他祈祷的目的是什么,但简本无明显写出。其目的有二,第一,祈求神灵保佑周武王活下来。第二,祈求神灵宽恕周武王,同时愿意用自己的性命代替周武王。

简本未交待清楚周公是用什么东西作为条件祈求神灵,用璧与珪或其他对象,简文均未提及,开门见山“周公乃为三坛同墠”。未把背景条件介绍清楚,使读者读起来有些费解,不如传世本易于理解。并且简本也未构成一种前后呼应。

3、传世本作“以旦代某之身”。简本无此句。

按:简本未有此句,周公未告诉神灵他祈祷的目的是什么。而传世本明确写出,其目的是“以旦代某之身”。周公内心祈祷,其一,神灵保佑周武王从疾病中脱身。其二,神灵可宽恕周武王的过错,如果确实需一人承担罪责,愿意用自己的性命代替周武王。

简本自下葬之后再无经他人之手传抄,直至后代发现将其挖掘出来,因而较少受到后世辗转传抄的影响,但也同样存在脱文与衍文等问题,并且在某些字词等方面,以及对文意的理解也不如传世本。清华简本与传世本均是描写一个品德高尚的周公,文本在流传中间,虽然细节上有不同,但大致脉络相似。而传世本在内容上更能反映出周公所作所为是得到神灵的眷顾。

三、简本与传世本《金縢》的版本关系

从兩个版本对比的情况来看,传世本与简本所用之语句多有相合的语句,有时甚至有完全相同的语句。我们似可得知,即传世本《金縢》和简本可能是来源于同一个版本。由于在传授的过程中,传授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当时的语言习惯,或当时的思想观念对文本语句或词语作若干改动,因此就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两个版本的《金縢》。[2]

清华简本与传世本的《金縢》,在版本来源上似无先后承继的关系。传世本的《金縢》是从伏生传来的,整体面貌可能和战国时齐鲁地流传的《尚书》相近一点,而我们现在所见的清华简《金縢》是楚国抄写的,流传在楚国,而与伏生所传的齐鲁地相距较远,齐鲁地在北方,楚地在南方,自然二者在版本流传上会有很多不一样。清华简本是战国时南方流传的本子,而我们现在看到的传世本早已脱离战国时代面貌,二者很难有直接的版本关系。传世本在经过多个时期的流传,不同人的抄写,或多或少已经掺杂或遗漏了些许内容。传世本更能反映出周公所作所为是得到神灵眷顾。无论简本抑或传世本均是描写一个品德高尚的周公。文本在流传的过程中,细节上或有些许不同,但大致的叙事脉络相似。

文本流传是复杂的,简本在抄写之前已经流传了一段时间,它也会在流传中发生一些变化。换而言之,无论哪个版本,都会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有些地方内容发生了变化,有些却保持了早期文本原貌。导致文本的早期原貌与后来流传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内容互相迭加在一起,最终行成了后世流传的版本。清华简本与传世本二者各有利弊,并没有哪一个版本一定优于另一个,很难判断。

针对最新出土的清华简,谢维扬先生进一步阐述了其对于古书成书相关问题的认识。他指出,对于古书成书和流传问题,我们必须要看到古书文本形成的复杂关系,清华简内容对我们最重要的一个启示可能就是进一步表明古书成书和流传过程中不同文本间版本意义上的关系是极其暧昧和复杂的,也很有可能在很长时期内都并没有出现版本学意义上的所谓“标准本”或“定本”的问题。[3]

近些年随着出土简帛书籍的大量发掘,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二者互补互证,可校读传世文献的谬误,进而为我们后世的研究提供依据。为重新审视古书成书与流传过程提供了许多新的认识。通过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对读,以期对古书的成书有进一步深入的认识,对我们认识先秦两汉时期的文本流传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1]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1.157.本文所引简文内容均出此书,下文不再一一标注.

[2] 刘光.清华简《皇门》版本考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67.

[3] 谢科峰.早期古书流传问题研究——以相关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比较为例[d].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15.29.

【作者简介】

王佳慧(1994—)女,山西朔州人,西南大學汉语言文献研究所2017级硕士研究生,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出土文献与典籍研究.

猜你喜欢

比较
中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比较
从小说到电影
吴昌硕和黄牧甫篆刻艺术比较
村上春树《1Q84》与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比较研究
孔子与荀子文质观比较
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比较研究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