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体认同性
2019-10-16王志禄
【摘 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确立增强各类主体的认同性,理清各种主体是增强主体认同性的前提条件,达成理念共识是增强主体认同性的核心内容,协调一致行动是增强主体认同性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主体认同;理念;共识;行动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涉及到不同国家民族不同层面的相关主体,解析各类主体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性,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性机理,树立和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确立各类主体的意识自觉和行动自觉,关系到各类主体能否同心携手一致行动,直接影响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效。
一、理清各种主体是增强主体认同性的前提条件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思考人类未来的全新视角,超越了一切种族、国家的界限,由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组成的命运攸关、利益相连、相互依存的集合体。
不同的国家、政党,是各国政治生活的核心及国家发展领路者,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引领者,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着引领作用。人类的命运需要不同的国家、政党共同协商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1月世界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组织的领导人出席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做的《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主旨演讲,对各国政党如何共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了深刻阐释,已经引起各方的赞誉和共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还需要不同的国家、政党站在全球人类共同命运的视野,为了人类的共同发展进步,达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泛共识。
不同国家的企业,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骨干力量,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着中坚作用。无论是国外的国际化经营企业,还是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在注重拓展国际市场、开展业务合作、提升企业效益、打造品牌的同时,还应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释放和平、共享、共担、共建的企业发展理念,成为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践行者。
不同国家的各类民间组织及其公民,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和纽带,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着最广泛的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广泛的民意基础,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友好、相互扶持,也离不开世界人民的民心相通、梦想相通,需要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努力,贡献智慧和力量。华人华侨,既是中外文化交汇融合的主体,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不同国家、利益群体的媒体,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力量。正确的舆论引导会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助推作用,带有偏见或者错误的舆论导向会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起到阻碍作用。
二、达成理念共识是增强主体认同性的核心内容
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和平、发展、正义、民主、自由等共同价值观,寻求的是人类最大公约数,提供的是一种更趋合理的价值理念,希冀各国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达到求同存异、休戚与共。
对于不同国家、政党而言,在独立地选择自身发展道路、处理内政的同时,在参与国际治理时,除了尊重各民族国家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差异,还需要确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共同面对协商世界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建立和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虽然不同国家政党在思维方式、政治理念、政治目标、意识形态、执政思路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向往追求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应该是共同的理念共识。
对于不同国家的企业而言,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共同需要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经营环境,需要公开透明的市场、公平的贸易、连贯的政策、统一的待遇和要求及法律的保障,还需要与所在国企业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产业的互补促进,这都内在需求形成经济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更应该练好内功,做出示范,既要更快更好地融入当地,依法依规生产经营,遵守地方法律习俗,为所在国家创造税收、提供就业岗位,又应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动参与改善所在国家的民生福祉,与当地民众形成良好的融洽关系,推动企业成为发展成果由人类共享的重要践行者,真正形成密切的经济命运共同体。
对于各国人民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程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民意基础如何,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成效。世界各国处于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制度文化,在社会习俗、文化传统、语言文字、话语体系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我们以各国人民易于接受的表达和叙事方式,讲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意义,讲清中国提倡的合作共赢的新思路不是零和博弈和赢者通吃,要把中国人民的梦想与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形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与合力。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员工、各类组织活动的人员、外出旅游的公民,都应该主动熟知并宣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分布在世界各地的6000多万华人华侨,应该以各国特有的话语体系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各国特有的理解方式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最大程度的使各国人民认同并达成共识。
对于不同国家、利益群体的媒体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着眼于维护人类长远生存发展的理念,是为了构建美好新世界,媒体应该以客观公正的姿态向世人报道清楚。占据新闻舆论优势地位的西方媒体,应该抛弃按意识形态划线旧的思路,抛弃长期以来对中国根深蒂固的偏见及报道中的造谣抹黑,客觀真实地向世人介绍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的媒体,应该快速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向世人讲清讲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协调一致行动是增强主体认同性的根本要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的是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心态,通过不断的对话与协调,不断增加趋同性,谋求共同发展,建立起和谐的全球伙伴关系,需要各种主体采取具体的行动举措。
不同国家、政党,应该摒弃对立,加强沟通、增进互信、密切合作,建立起求同存异、互相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国家、政党关系,共同担负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使命。各国应着力推动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政党交流合作,共同探讨全球问题的解决方案,无论国家、政党大小、强弱,都要参与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中。中国共产党应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为世界各国政党提供交流平台和空间,共同探讨思考世界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及可能遇到的危险,并用生动鲜活的实际案例,讲述和阐释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各国政党求同存异、互学互鉴、互相促进的故事,推动各国政党加强交流、协调立场、达成共识,形成一致的行动。
各国企业应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减少贸易摩擦,创造更加开放的环境,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明晰方向定位、深化国际合作。随着中国日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我国企业在变革和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中国企业应认清自身肩负的职责使命,积极把自身发展和国家发展、世界发展大势结合起来,同时还要做好项目的风险防控,尽量避免因当地政府更迭、突发事件等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真正共筑世界经济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全人类共同行动。我们需要以多种载体、多种活动使世界其他国家的公民接受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实际的成果让国外的人民亲身感受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好处,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国内的民众,应该深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克服各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服从国家对外关系大局,走出国门的民众,应该时刻注意个人的行为举止,展现良好的个人形象,共同树立起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我们应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共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局面,提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泛力量支持。
中国应加强与各国各类主流媒体的交流和合作,利用并通过西方媒体,展示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中取得的各类成果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减少西方对中国“国强必霸”担心和焦虑,纠正各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各种曲解,展现新时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中国媒体应以各国易于接受的话语体系多渠道多形式宣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精心设计主题鲜明、指向明确、易于理解的全球性传播议题,探讨共同的解决方案,为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王伟,李文靖.传承井冈山精神与培育“合格党员”意识[J].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18-12-31.
【作者简介】
王志禄(1964—),山东海阳人,中共烟台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