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类型对上颌前磨牙MOD嵌体三维模型应力分布的影响

2019-10-16陈度丁虹汤旭娜陈强孟翔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嵌体泊松比上颌

陈度 丁虹 汤旭娜 陈强 孟翔峰

1.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修复科,2.牙体牙髓病科;3.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力学实验室

经过预备后牙齿的抗折裂性能比完整的牙体组织降低了59% ~76%[1],且MOD嵌体的楔效应会增加修复失败的风险[2]。影响应力分布的因素包括嵌体洞型、材料性能以及患者咬合力等[3]。本研究使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不同类型材料修复上颌前磨牙MOD嵌体在不同加载区域下的应力传导及分布变化,为临床上嵌体材料的合理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选择及软硬件环境

嵌体材料:二硅酸锂玻璃陶瓷(IPSe.max®CAD,义获嘉伟瓦登特,列支敦士登);白榴石加强长石质玻璃陶瓷(Vita®Mark II,维他公司,德国);切削型复合树脂(LavaTMUltimate,3M公司,美国);充填型光固化复合树脂(FiltekTMZ250,3M公司,美国)。

软硬件:NEWTOM VG CBCT(NEWTOM公司,意大利);Mimics 17.0(Materialise公司,比利时);Geomagic studio 13.0(Raindrop公司,美国);Solid-Works2014、Abaqus6.13(Dassault公司,法国);SPSS 22.0(IBM公司,美国)。

1.2 建立模型

选择形态正常、无龋坏及裂纹的上颌前磨牙,将其CBCT数据导入Mimics中进行三维重建。MOD嵌体洞型要求:面洞深2.5 mm,轴壁高1.5 mm,龈壁宽1 mm,面洞宽为牙尖距离的1/2,龈壁的颊腭距离为牙尖距离的3/4,侧壁外展约6°。使用Solidworks及Geomagic studio绘制MOD洞型嵌体修复的三维模型。复合树脂水门汀粘固剂厚度为0.1 mm。釉牙骨质界最低点下方1 mm根方的牙根均匀向外扩展0.25 mm得到牙周膜,并建立牙槽骨模型。

1.3 网格划分

将模型各部件独立导入Abaqus中,分别进行网格划分后组装(表1)。

图1 上颌前磨牙及其MOD嵌体模型及加载区示意图

1.4 边界条件与实验假设

假设模型材料均为连续、均质、各向同性的线弹性材料。在Abaqus中依次设置腭尖(加载区1),腭尖-嵌体结合部(加载区2),嵌体(加载区3)3个区域垂直于接触面的静力加载,大小为50 N。

红色区域为嵌体的应力集中区,红色节点数量(N值)反映了应力集中的程度,箭头表示最大Von-mises值(V值)。

1.5 统计方法

利用SPSS软件对各加载区的最大Von-mises值与其对应的材料弹性模量,以及红色区域节点数量的平均数与材料泊松比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有限元模型相关材料力学参数

2 结 果

对任一材料而言,嵌体应力集中区域随加载区域变化而改变。当加载力位于腭尖(加载区1)时,嵌体应力集中于腭侧与釉牙本质界相对应的位置。而当加载力位于腭尖-嵌体结合部(加载区2)以及嵌体(加载区3)上时,应力集中于嵌体咬合面(图2)。

图2 咬合面观下的4种材料嵌体在不同加载区域下的应力分布图

各加载区最大Von-mises值与相对应嵌体材料的弹性模量成正相关(P<0.05)。红色区域节点数量的平均数与相对应嵌体材料的泊松比成负相关(P<0.05)。

表2 3个加载区域下的4种类型嵌体的最大Von-mises值(V值)和云纹图中红色节点数量(N值)

3 讨 论

无论何种嵌体材料,当作用力加载在腭尖时,嵌体咬合面应力均匀且较小,而在嵌体与釉牙本质界对应的位置上出现应力最大值,提示牙体组织在该区域出现折裂的可能性较大。相比于陶瓷材料,切削型复合树脂嵌体的应力集中区更接近冠方,提示切削型复合树脂嵌体所产生的牙体折裂更接近冠方,二次修复的可能性更高。当加载力作用于腭尖-嵌体结合部时,4种类型材料在该区域的红色节点数量(N值)最高,提示该处是应力集中度最高的区域,因此嵌体边缘设计要避开咬合接触区域。

有研究显示全瓷嵌体能够将更多的应力聚集于嵌体本身,而复合树脂嵌体将更多的应力传递到牙体组织上,增加剩余牙体折裂的风险,即弹性模量大的嵌体对剩余健康牙体组织保护能力更强[8]。在本研究中,加载力作用于嵌体上时,4种材料嵌体所产生的最大应力与各组材料的弹性模量呈正相关,这提示陶瓷嵌体能够更多地聚集应力以保护牙体,但自身的脆性特点也不容忽视。因为有学者发现前磨牙MOD陶瓷嵌体比复合树脂嵌体更易折裂[9]。本研究同时发现,嵌体材料的弹性模量越大,嵌体与牙体结合处的最大Von-mises值越大。切削型复合树脂嵌体由于其弹性模量适中,泊松比大,其应力集中和分布更合理,从理论上可以更好地在保护剩余牙体组织的同时,兼顾对嵌体本身的保护以及防止粘接界面的破坏。

猜你喜欢

嵌体泊松比上颌
20例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复合树脂嵌体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动态和静态测试定向刨花板的泊松比
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纱线研发
考虑粘弹性泊松比的固体推进剂蠕变型本构模型①
固体推进剂粘弹性泊松比应变率-温度等效关系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
CEREC AC Omnicam椅旁CAD/CAM系统在后牙嵌体修复中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