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颌骨前部特发性骨腔1例报告

2019-10-16邓蓉李莉玫邓永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颌下腺唾液腺口腔科

邓蓉 李莉玫 邓永强

1.518000,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2.深圳大学总医院口腔科

1942年Stafne[1]首次报告了34例“近下颌角骨腔”以来,国外已有不少报告,国内较少。骨缺损的发生原因尚不确定,无统一命名,故文献中所用名称繁多。本病多无临床症状,也有少数报道有疼痛症状,通常因拍摄X线片发现。该病的发生率约为0.1% ~0.48%,好发于男性,男女比约为4∶1,各报道结论不一[2-7]。好发年龄为41~60岁,20岁以下的青年罕见报道[5]。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61岁,主因“拍片发现左下颌骨肿物6月余”于2017-10-26收入深圳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病房。患者于2017-04因牙痛于外院就诊,拍摄全景片发现左下颌骨肿物。患者自述无疼痛、肿胀等不适感。2017-10-24拍摄曲面断层片示左下颌骨椭圆形透射影,位于髁孔前方,32-35根方,下颌神经管上方,边界清晰,可见骨白线,与牙根无重叠,牙根未见吸收。入院查体:双侧颜面部对称,张口度张口型正常。口内检查见恒牙列,口腔卫生差,牙龈退缩严重,牙根暴露,多牙松动。32、33、34、35叩痛(-),颊舌侧牙龈、龈颊沟及下颌骨未触及膨隆。舌体运动正常,未见腮腺及舌下腺导管口分泌异常。面颈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其余检查未见异常(图1)。

图1 曲面断层片

入院后拍摄下颌骨CT示:下颌骨偏左份囊性占位,考虑良性病变(图2)。完善术前检查,于2017-10-30全麻下行“左下颌骨肿物探查切除活检术”,术中沿32-35前庭沟上缘2 mm水平切开牙龈,翻开粘骨膜瓣,见骨表面平整,骨钻磨除部分颊侧骨壁,见2.5 cm×1.5 cm骨凹陷,壁光滑,未见囊肿及囊液,内有腺体样组织。切取部分组织送病理检查。生理盐水冲洗,内置明胶海绵止血,完整严密缝合牙龈及粘膜瓣修复缺损。术后恢复良好。2017-11-01病例回报为(左下颌骨)纤维组织胶原变明显伴局灶骨化,大部分为唾液腺组织(图3)。

2 讨 论

此病例的特殊之处在于病损的位置,一般下颌骨特发性骨腔因其特殊的影像表现及位置较易诊断,而此病例的病损位于下颌骨前部,下颌神经管也不能再作为一个判断的标志,增加了诊断的难度。

图2 术前CBCT示左而下颌骨舌侧骨板缺损,边界清晰,三维重建示舌侧骨腔形成

图3 快蜡切片光镜所见大部分为唾液腺组织、局灶见纤维囊壁样组织伴胶原化及骨化

下颌骨特发性骨腔的发生机制尚未阐明,多数学者认为是唾液腺组织对下颌骨舌侧骨皮质的压力造成的。下颌下腺组织的压力造成下颌骨后部的缺损,而舌下腺的压力造成下颌骨前部的缺损[5]。有学者认为该病是先天性骨缺损导致,Stafne认为缺损部位在胚胎发育期由Meckel软骨占据。有人认为是由于放射透光区的软骨未能正常地沉积骨盐或该区缺乏骨膜所致;也有人认为与胚胎剩余有关;此外,有观点认为是血管性病变,由面动脉异常的压力造成[1,4,6]。

下颌骨特发性骨腔在临床上罕见,发生率低。一般无临床症状,故通常是拍片时意外发现。诊断时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X线表现有以下特征性:下颌骨圆形、椭圆形、半椭圆形或双环形囊肿样透射影,直径从0.5~2.0 cm不等[2-3],显示出厚而致密的硬化边缘。位于下颌骨后部、下颌管下方,通常有清晰的硬化边缘,一般与牙无关[5,8]。不典型病变可发生于其他部位如下颌管上方,前牙区[9-10],可颊舌侧穿通[11],可为多囊性,双侧发生,或者没有硬化边缘[12]。

CT、MRI和唾液腺造影可以帮助诊断。CT现被视为最有效、最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3,6,9,13],它能证实骨腔内容物的来源和其与舌侧骨皮质的关系,对于区分根尖囊肿、残余囊肿、颌骨肿瘤等病变有重要意义[5]。增强MRI可见骨腔内软组织增强和流空效应,显示骨腔内的软组织与下颌下腺相连续,并与下颌下腺在质子密度或T1序列上等强度[8,14]。早期学者建议用唾液腺造影来诊断此病,因为唾液腺造影可以确立唾液腺与骨腔的关系[5,15]。但也有学者认为唾液腺造影无诊断价值,因为并非骨腔中都有腺体组织,即使有也不一定能够充盈显影[8]。

难以确诊时,可采取手术探查。手术中最常见的改变是下颌骨舌侧骨板呈局限性凹陷,颊侧骨皮质完整无缺,少数呈骨空洞改变,舌侧骨壁有不同大小的开口。骨腔内容物多数为唾液腺组织,结缔组织、淋巴组织、脂肪组织、神经或血管等报道较少,也有少数骨腔空虚[16]。根据骨腔内容物可分为F型、S型、G型,分别为脂肪组织、软组织和腺体组织[17]。

下颌骨特发性骨腔,临床呈静止性且无自觉症状,目前多数学者主张不干预,可定期观察。现在影像技术发展迅速,对特发性骨腔的确诊及定期追踪观察有很大帮助[18]。临床医生应留意在特殊位置发生下颌骨特发性骨腔的可能性,难以确诊时,可采取手术探查,排除肿瘤。

猜你喜欢

颌下腺唾液腺口腔科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犬常见唾液腺疾病的诊治分析
下颌下腺黏液囊肿1 例及文献复习
门诊口腔科消毒效果与有效干预措施分析
2 456例唾液腺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下江西省口腔科专业住院医师KAP调查研究
颌下腺导管巨大结石1例
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评价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对唾液腺功能的影响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首次131I“清甲”治疗后对唾液腺功能的影响
我院口腔科急诊病例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