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B超与X线引导对经皮肾镜碎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2019-10-16纪俊标吕建林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25期
关键词:石率穿刺针肾镜

纪俊标 吕建林(通讯作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 江苏 南京 211100)

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当肾结石直径较大时,往往会阻塞肾盂出口,引起肾积水,因肾结石的位置较高,采用输尿管碎石往往不能奏效,此时通常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法,在B超或者X线的引导下,建立皮肤与肾盂通道,肾镜由这个通道进入到肾脏,利用激光把肾结石击碎后冲洗出来。本文旨在探讨B超和X线两种不同的引导方式,对于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5天清石率、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月我院符合入组条件的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病例73例。纳入标准:(1)肾结石诊断明确;(2)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3)结石大小处于1.5~3.0cm之间;(4)年龄25~70岁;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心、肝、脾、肺、肾功能不全者;(2)严重内环境紊乱者;(3)合并全身感染或免疫功能缺陷者;(4)复发性肾结石者;(5)术前使用糖皮质激素、人血白蛋白、免疫制剂者。

1.2 分组

采用B超引导穿刺34例,定为BU组(B-ultrasound group,34例),采用X线引导穿刺39例,定为XR组(X-ray group,39例)。

1.3 方法

BU组:麻醉成功后,患者取截石位,将输尿管镜自尿道外口置入膀胱,在输尿管镜直视下,将F6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患肾内,保留导尿、固定输尿管支架管后,改患者为俯卧位,再次消毒、铺巾,使用20ml注射器向输尿管支架管内注射生理盐水,建立人工肾积水,B超探头涂抹耦合剂后,以一次性护镜套包裹,B超探查结石和肾积水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位,采取平面内、头端穿刺的方式,穿刺针在B超直视下穿刺入盏颈口,拔出针芯,见有尿液流出,将斑马导丝置入穿刺针内,到达肾内,取尖刀片沿穿刺针将切口扩大至1cm,拔出穿刺针,取筋膜扩张器从F6逐渐扩张至F18,每次扩张均见尿液流出,留置F18剥皮鞘,将肾镜沿剥皮鞘进入肾内,直视下使用钬激光将结石击碎至4mm以下,使用水泵将碎石自鞘内冲洗出来,碎石成功后,常规留置F5双J管,留置肾造瘘管,保留导尿,术后第2天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开放肾造瘘管,术后5天复查KUB,停止保留导尿,术后一月拔除双J管。

XR组:麻醉成功后,患者取截石位,将输尿管镜自尿道外口置入膀胱,在输尿管镜直视下,将F6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患肾内,保留导尿、固定输尿管支架管后,改患者为俯卧位,再次消毒、铺巾,X线透视,得到肾结石基本图像,使用20ml注射器向输尿管支架管内注射稀释的碘海醇,建立人工肾积水,再次X线透视,见到扩张的肾盂肾盏图像,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位,穿刺针在X线透视下穿刺入盏颈口,拔出针芯,见有尿液流出,将斑马导丝置入穿刺针内,到达肾内,取尖刀片沿穿刺针将切口扩大至1cm,拔出穿刺针,取筋膜扩张器从F6逐渐扩张至F18,每次扩张均见尿液流出,留置F18剥皮鞘,将肾镜沿剥皮鞘进入肾内,直视下使用钬激光将结石击碎至4mm以下,使用水泵将碎石自鞘内冲洗出来,碎石成功后,常规留置F5双J管,留置肾造瘘管,保留导尿,术后第2天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开放肾造瘘管,术后5天复查KUB,停止保留导尿,术后一月拔除双J管。

1.4 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分钟):以尿道外口插入输尿管镜为开始时间,缝合固定好肾造瘘管为结束时间。

术中出血量(ml):冲洗液Hb浓度(g/L)/术前Hb浓度(g/L)×冲洗液量(ml);

术后5天清石率(%):术后第5天复查KUB,未发现结石影,或发现不大于0.3cm的结石影,认为结石清除[1]。

术后并发症:感染:体温≥38.5,持续2天,出血,脏器损伤。

1.5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

BU组与XR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结石大小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5天清石率、术后并发症

BU组的手术时间较XR组手术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组的术后5天清石率与XR组术后5天清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组的术后并发症较XR组术后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5天清石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

3.讨论

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肾结石体积一般较大,难以通过输尿管镜或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通常需要经皮肾镜碎石(PCNL),而经皮肾镜的难点在于碎石通道的建立,常用的方式主要有B超引导和X线引导,经X线引导不可避免的将外科医生、护士、患者暴露于辐射之下,这种辐射可能导致机体多个器官受到影响,比如性腺、骨髓、眼睛和甲状腺[2-3]。而在这些器官中,性腺更为敏感,因为男性睾丸中的精原细胞受辐射的影响较大。即使是小剂量的0.15Gy也会导致精子数量减少。如果辐射增加到0.5Gy以上,可能发生短暂性无精子症。高剂量辐射(5-6Gy)也可导致不孕[4]。

B超的本质是一种声波,它能向一定方向传播,而且可以穿透物体,如果碰到障碍,就会产生回声,不同的障碍物产生的回声也不相同,通过仪器收集回声,并将声信号转化为视信号,显示在屏幕上,便可以直观的了解物体的内部结构,有研究表明B超引导穿刺,可以清晰地显示肾脏及周围器官的各种断面像,准确性很高,且无辐射暴露[5]。然而,比较X线引导和B超引导的疗效和并发症的数据仍然很少,本文BU组比XR手术时间更短,因B超引导穿刺,探头灵活,定位方便,而X线引导穿刺,C臂机较为笨重,调整位置较费时,且需多次透视,造成了总体手术时间延长。BU组的出血量较XR组少,我们认为,这是由于超声波增强了肾盏和周围解剖结构的可视性,且术中可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选择血管较少的区域进行穿刺,因此,可减少穿刺通道出血。BU组与XR组的5天清石率无明显差异,我们认为,这是由于我们的PCNL手术,不管是B超还是X线引导,穿刺大多数选择了中盏,因中盏不仅可避免损伤胸膜,还可以较快的到达结石位置,穿刺通道相似,结石大小无明显差异,因此,造成了B超和X线清石率相仿,Basiri等也有相似的研究,他们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46例XR-pcnl组和46例BU-pcnl组,在pcnl治疗后,观察两组清石率无明显差异[6]。BU组比XR组术后并发症更低,考虑B超引导穿刺手术时间更短,穿刺路径更精确,出血量更少,造成了BU组术后并发症更少。

本次因纳入的对象较少,未观察到严重的并发症,如肠道损伤,但有报道称,B超引导穿刺相比X线引导穿刺,可降低肠道损伤的风险,因患者在术前CT检查(仰卧位)时的肠道位置,和手术时(俯卧位)的肠道位置,往往会有改变,而X线引导穿刺并不能探测到肠道位置的改变,拟定的穿刺路径就有可能损伤到肠道,而B超穿刺全程可视,可以避开肠道,从而提高穿刺的准确性[7-8]。

与X线引导技术相比,B超引导下的PCNL并不降低手术效果,且它具有防止辐射暴露和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逆行输尿管支架置入失败的患者以及妊娠期患者[9],我们认为,行PCNL治疗肾结石,应优先选择B超引导。

猜你喜欢

石率穿刺针肾镜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截石位上半身抬高角度影响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清石率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mPCNL)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标准通道PCN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临床分析
连续筋膜扩张法和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对比研究
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
经皮肾镜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
静脉壶插入法在血透结束后穿刺针拔除时的应用
穿刺针针头锋利度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应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