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脑出血微创手术联合置管吸引手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10-15张文辉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关键词:老年微创脑出血

张文辉

【摘 要】目的:探究腦出血微创手术与置管吸引手术联合治疗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30例脑出血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其中行传统开颅清除术者为对照组(65例),行微创手术及置管吸引手术者为研究组(65例),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前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24,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NIHSS评分(12.22±3.7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145,P<0.01);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15%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评分分别为(65.28±4.09)、(66.72±4.03)、(65.47±4.18)、(66.61±4.32)分,高于對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2843、20.0480、18.6594、19.2810,P<0.01)。结论:老年脑出血患者行微创、置管吸引术联合治疗,可有效提升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出血;老年;微创;神经功能;置管吸引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2

脑出血的引发机制为非外伤性的因素致使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其病变同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有密切联系[1]。随着近些年居民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生活压力增大等因素,导致脑血管发病率呈不断升高趋势,且呈现年轻化趋势。针对老年脑出血患者,临床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分为传统开颅清除术及微创、置管吸引手术等。本研究为明确微创及置管吸引术联合治疗脑出血老年患者的疗效,笔者所在医院针对性选取13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30例脑出血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患者为首次发病且未进行过溶栓治疗、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意识障碍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35∶30,年龄60~77岁,平均(66.72±5.13)岁;其中脑叶出血10例,基底节出血45例,幕下出血10例。研究组中,男女比例34∶31,年龄61~78岁,平均(66.87±5.09)岁;其中脑叶出血11例,基底节出血43例,幕下出血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传统开颅清除术:全身麻醉,于影像学检查显示出血部位行一马蹄形的切口,行脑非功能区入路、骨瓣开颅,直视下予以血肿抽吸处理;若发生活动性出血,则采用电凝刀止血,直至确认未出现新出血点,置引流管;依据实际状况进行骨瓣留存选择,最后闭颅处理。研究组予以脑出血微创术及置管吸引术:予以局部麻醉,在脑出血最大层面中心点处实行穿刺,以此点为中心实行头皮直切,长3~5 cm;之后予以颅骨钻孔,“十”字形切开硬脑膜,于颞部入路,注意避开脑侧裂血管区;置引流管于出血部位,实行抽吸后将局部头皮缝合,固定引流管,外接一次性闭式引流装置,进行持续性引流;若出现引流不畅情况,则加3~5 ml尿激酶剂,闭合2~3 h引流管后开放,置管3~5 d,之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拔除引流管。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予以营养神经及感染预防等常规护治。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研究组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脑出血临床具发病急、致残率高、预后差等特点,若诊治不及时,常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目前,脑出血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且方式多为手术治疗,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现阶段,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微创治疗技术不断成熟,微创手术治疗方式不断应用于临床,脑出血微创手术具有良好的疗效。在手术治疗中,切开硬脑膜采取十字形切口,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住院时间可显著缩短[8]。其次,微创及置管吸引术治疗是于CT定位之下对颅内血肿进行抽吸,与开颅手术相比,可显著减轻对周围神经组织的伤害,术后并发症情况减少,有助于术后康复。此外,微创治疗通过十字形切口置引流管,实行持续性的引流,可在确保手术创伤减少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对颅内血肿进行引流,从而有助于疗效提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微创手术和置管吸引手术联合,可对额叶、颞叶等较隐匿部位的出血进行及时处理,减少手术带来的损伤,对血肿周围组织刺激、干扰减少,从而有助于减少神经系统的暴露性损伤,进而降低二次伤害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其年龄因素影响,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创伤修复能力下降,大创口的传统开颅手术不利于其术后恢复,而微创治疗方式则有助于维持患者术后临床观察指标的稳定,更适合体弱的老年患者。综上所述,脑出血老年患者通过微创手术、置管吸引手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使得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升,具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徐廷伟,周毅,秦永芳,等.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2):195-196.

朱红,玉翟晓东,孟文博,等.立体定向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J/OL].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7,3(3):146-150.

吴鹏杰,刘伟,李胜利,等.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5,20(4):164-165.

猜你喜欢

老年微创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