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教学应用探究

2019-10-15马燕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7期
关键词:教学应用高中生物微课

马燕

摘  要:微课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新教学模式,各行各业的教育培训中都有微课的应用。在教育行业中,微课的开发与应用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高中生物教学视角,对现阶段微课与教学的结合状况做出分析,并对如何将微课应用与高中生物教学结合做出探索,为高中生物教师能够更好地利用微课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微课;教学应用

微课是教学视频的一种,与通常半小时以上的录课教学视频相比,微课的时长更短、内容更加简练。在通讯技术与移动终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使用各类终端学习这种微型教学课件。在高中生物的教学实践中,微课能够运用于课前导入、课后复习、演示实验等多个方面,将复杂的生物知识以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使学生能够牢记相关的知识。

一、微课的使用意义与现状

(一)使用微课的意义

许多学生将生物比喻为理科中的文科,因为生物不仅有巨量的知识点需要背诵,也有一些知识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强大的计算演示能力,这样的学科特性一度造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教学困境,微课的出现与运用使这些问题不再无解。教师通过微课将知识点录制成视频上传到网络上,让学生能够使用这些微课视频对知识进行理解性背诵,改变以往学生低效的死记硬背的状况。最基础的微课便是教师选择一些知识构成一个简短的教学单元,将自己对这些知识的讲解过程录制下来,成为一个简短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上供学生预习、复习。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会加入更多的网络元素,使微课在能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具有吸引力。使用微课,可以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将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视频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不仅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之上,还能够使学生更加简单地理解生物知识[1]。即微课的使用可以将教师与学生从单纯的课堂中解放出来,教师通过制作微课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高效地学习生物知识。

(二)微课的使用现状

在广大教育实践者的实践下,微课的类型变得多样化,其中主要有四个类型:知识讲解型、归纳总结型、演示实验型、解答问题型。知识讲解型便是教师对知识的讲解与分析,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总会有一些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理解或学会一些重要而难理解的知识点,教师便可以依据教学经验,将这种类型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以供学生查漏补缺。归纳总结型微课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将一些类似的知识点制作成一个课程,如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有方程式制作成一个专题。演示实验型便是将教材上出现的实验通过微课展示给学生,在现实中,许多实验并没有实际操作的必要,然而直观的演示却能让学生对实验有更深的了解。解答问题型便是教师针对一些难理解、难掌握的题目制作微课,在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因为理解能力的原因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教师也必须为其他学生负责,不能一节课只分析一个题目,而微课却能让学生重复看到懂为止。

二、微课的应用策略

(一)多环节多类型的组合应用

由于微课时长较短、内容多变,所以微课可以运用在教学实践中的各个阶段,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结合实际授课情况,将多种类型的微课运用于多个环节的教学实践中。如使用微课引导学生预习新的课程内容,高中生物的学科特性使得一些刚接触生物的学生难以有效地开始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学科的学习目标,搭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如当教学进度接近关于细胞器的教学时,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学生通过课本的预习较难搭建的系统知识框架,于是教师便打算制作一个微课视频帮助学生预习。在这个微课视频中,教师放入了观察细胞结构的实验视频以及对应的细胞亚显微结构图以及其他一些内容。当学生在完成课本知识的预习后,学生可以从微课中直观地了解到细胞器结构、细胞质基质等类型的知识点,在观看完实验视频后对显微镜的操作要点也能有一定的认识。通过教师制作的简短的微课视频,学生能够从宏观的显微镜操作要点逐渐转移到微观层面对细胞的观察中,并以此梳理自己的知识脉络。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可以在微课中留下一些重要且空白的地方,使用一些娱乐要素,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兴趣。如在制作细胞分裂的预习引导视频时,教师将细胞分裂的过程故意剪辑掉结尾,留下诸如“精彩内容、课堂分享”的结语,而之后的部分教师可以再制作一个微课作为课程开始的导入,通过两个微课在两个环节的应用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搭建知识框架的同时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2]。

(二)针对性的微课内容制作

由于微课在各个环节的广泛适用性,一些教师喜欢将同一个微课视频用于多个不同的环节,虽然微课所包含的知识可能是适用的,但不同的环节中知识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制作微课内容,即教师需要制作多个不同风格的微课视频,用于不同的环节[3]。如前文所提及的,教师可以将一个内容分别放置在预习环节、课前导入环节的两个微课视频中,这样有助于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也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以免学生因为进行了课前预习便自以为懂了而不听课。而在其他环节,这样内容分散的微课就并不方便学生使用了,而要再制作同一内容的微课时,教师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课的设计,如制作成图文形式详细讲解类型的微课,或是制作成视频讲解形式的微课,亦或是专供学生复习使用的同类型知识简略提及的微课,或是相关专题的题目讲解类微课。即,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制作微课内容,以方便学生有最合适的选择,进行最高效的学习。

结束语:

微课是教育实践者顺应时代发展创造的新教育模式,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途径。高中生物拥有巨大的知识总量,而知识点之间却没有太大的联系,这便是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阻碍。微课在高中生物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由抽象变成直观的视频展示,还能够将特定的知识点以不同的微课形式记录,供学生复习与思考,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參考文献:

[1]祁生金.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21):124-124.

[2]张弢.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探析[J]. 高考,2017(3).

[3]张月明.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亚太教育,2016(33):43-43.

作者简介:

张芳芳(1990年9月),女,汉,陕西咸阳,硕士研究生,中学二级教师,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中学,研究方法为初中生物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应用高中生物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