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34例分析

2019-10-15曾春辉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关键词:手术治疗腹腔镜

曾春辉

【摘 要】目的:探究腹腔镜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经过。结果:本组34例患者,粘连性肠梗阻21例,直肠肿瘤8例,结肠肿瘤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行粘连松解15例,粘连松解+肠部分切除6例;直肠癌行根治6例,乙状结肠造口2例;结肠癌行根治4例,姑息性手术1例。所有患者术后恢复理想,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手术应用在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好,该方法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1

急性肠梗阻是因为肠内外各种原因导致的肠道机械性梗阻,是普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可引起一系列局部或全身病理变化,具有病情发展多较快,临床治疗难度大的特点,因此恰当的处理措施异常重要。在选择实施手术治疗时,合理的手术方案,在预后和加快病情好转方面均占有较大的优势。随着腹腔镜诊疗技术快速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消化道疾病的诊疗。本文回顾分析34例腹腔镜下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开展的腹腔镜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标准,经术前评估,无明显手术禁忌症。34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11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65.4岁。其中粘连性肠梗阻21例,结直肠癌伴肠梗阻13例。合并症:高血压17例、糖尿病8例、贫血7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患者术前常规内科保守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作胃肠减压,给予禁食、抗感染等处理,合并症相应处理。

1.2.1 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肠梗阻手术治疗。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根据术前诊断肠梗阻的类型、腹壁有无瘢痕及瘢痕分別情况,选择合适部位建立CO2气腹,置入穿刺鞘,探查腹腔,明确肠梗阻病因。根据不同病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1]。对粘连性肠梗阻,采用粘连松解术。对不能松解及松解后见肠管明显纤维化狭窄者、肠管坏死者,取腹壁小切口,拖出切除吻合。对癌性肠梗阻,确定肿瘤部位,对可切除者,分离相应系膜,根部处理血管,通过腹壁小切口将病变切除。对癌肿晚期患者考虑其近端肠造口术。

2 结果

34例患者,粘连性肠梗阻21例,直肠肿瘤8例,结肠肿瘤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行粘连松解15例,粘连松解+肠部分切除6例;直肠癌行根治根治性手术6例,乙状结肠造口2例;结肠癌行根治性手术4例,姑息性手术1例。所有患者术后恢复理想,无切口感染、吻合口漏,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急性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征象复杂多变,起病急,病情进展速度快,处理相对困难[2]。临床以腹肌紧张、腹部包块、肠鸣音消失或者减弱等临床表现为主。临床主要通过腹部平片对患者肠梗阻症状进行观察。CT诊断检查准确率较高,其对肠腔外实性包块、积液情况能够准确的诊断,还能将导致的病因找出,并准确的确定梗阻位置,为进一步开展手术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3]。尽早解除肠梗阻是改善患者预后关键,但在解除患者肠梗阻时,还应纠正患者机体紊乱的生理状态[4]。现阶段,临床上治疗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以纠正患者机体紊乱的生理状态为主,包括禁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胃肠减压、预防感染治疗等,而手术是通过快速、简单的方法将梗阻解除,通过及时纠正以及预防全身生理功能紊乱症状[3]。

3.1 腹腔镜手术

3.1.1 手术禁忌症 1、既往复杂腹部手术史,或腹部大手术术后2周至3个月内,腹腔存在广泛粘连者;2、休克,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病情危重,全身情况差着;3、因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者;4、严重腹胀,难以建立腹腔内操作空间者;5、已确诊肠穿孔,病程较长,腹膜炎严重者。

3.1.2 手术时机的选择 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关键问题在于手术时机的选择,确定手术时机的关键为对患者肠梗阻病理类型的判断[4]。若过早进行手术可能会由于全身状态不稳定发生意外情况。若过晚进行手术,则会延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对绞窄性急性肠梗阻患者应立即接受手术治疗;对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有高达90%的有效率[5],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但如非手术治疗48h,症状无缓解,应手术治疗,以避免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

3.1.3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接受常规禁食、肠胃减压治疗以及营养补充治疗,并保证水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使肠道做好手术准备[6]。

3.1.4 术式选择 1) 对于粘连性肠梗阻,以粘连松解术式为主。将引起梗阻的粘连分离即可,并不进行广泛分离操作。2)、对于结直肠癌伴梗阻,遵循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原则(解除梗阻、根治肿瘤、减少并发症)[7]。对于左半结肠癌或直肠上段癌,因为回盲瓣与病变处之间的肠管形成一闭襻,肠腔内的高压状态使肠壁严重缺血、水肿,愈合能力极差[8]。Ⅰ期切除吻合术易引起吻合口瘘、感染等许多并发症。故选用Hartmans手术,即Ⅰ期根治性切除、远端结肠封闭、近端结肠造口分期治疗[9]。对于直肠中下段癌伴梗阻,选择Miles术。肿瘤切除,一方面避免了患者带癌生存,提高了患者术后的长期存活率另一方面与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相比,不会因发生吻合口瘘影响后续化疗进程,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3.1.5 术中注意事项

1)观察孔:一般选择在脐部,但在既往手术切口涉及脐部,其周围可能存在粘连时,应选择距离手术瘢痕较远处,也需要距估计的病变部位较远,开方法放置第一个套管作为观察孔。2)操作孔:操作孔位置应根据置入镜头后的初步探查情况逐一确定,以便于器械操作为准。考虑有中转开腹可能对,套管孔可尽量选择在开腹切口线上,以尽量减少腹部伤口。3)对腹水较多的患者,先引流一定量的腹水有助于气腹的良好建立。4)由于肠梗阻的病理改变常常导致组织水肿,组织脆性大,术中尽量使用无损伤肠钳,轻柔操作,避免脏器副损伤。5)对粘连的分离,一般的炎性粘连,通过简单的剥离即可分开,如遇到组织粘连致密则不可强行分离,以免造成组织出血或脏器损伤。6)对于癌性肠梗阻,应遵循肿瘤治疗原则。7)清洁腹腔:完成治疗后,尽量将腹腔内积血、渗液、组织碎块、异物清除干净,用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澄清[10]。8)在腹膜炎较重和需要术后观察腹腔引流液的病例,需放置腹腔引流管,引流管多放置病变附近。

3.2 术后处理 术后胃肠减压,行抗炎、止血、补液、营养支持、微创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注意观察腹腔引流管引流液形状。待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拔除胃肠减压管、腹腔引流管。

3.3 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 传统开腹手术对于急性肠梗阻患者而言,虽然有一定治疗效果,但该方法创口大、术中出血量多,会使患者产生腹膜炎,再发梗阻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腹腔镜我们可以获得开阔的视野,能够清楚地看到病变部位,直接对急性肠梗阻部位进行手术,极大地减少了对其他器官的损伤以及破坏;同时在手术过程中采用超声刀切除病变结构,避免了热损伤,具有止血彻底和创面小的优点,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 综上,臨床上针对外科急性肠梗阻病例治疗时,应对患者病史进行全面了解,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安全性较高,对患者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李理.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与效果观察[J].2016,22(10):29-30.

耿宾宾.早期、晚期手术对急性肠梗阻治疗效果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6,36(1):79.

敬世兵.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临床治疗中的对比[J].医药前沿,2016,6(23):22.

华朝金.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J].中外医学研究,14(15):138-139.

张建忠,杨路,董国英,等.糖尿病痛症酸中毒误诊为急性肠梗阻一例[J].中国疗养医学,2001,10(5):77.

廖安铭.急性肠梗阻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J].吉林医学,2015,36(1):48.

高丽杰.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1):37-39.

艾武,努尔买买提.玉素英,丁路,等.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38(8):1020-1022.

白景珍,张建生,吴会国,等.结肠癌并发肠梗阻53例治疗体会[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3):355-356.

王华,邱玺鹏,赵伟,等.黏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与开腹肠粘连松解术的对比分析[J].安徽医药,2015,19(5):956.

猜你喜欢

手术治疗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脑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路径护理效果观察
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腹腔镜在普外急腹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腹腔镜用穿刺器》行业标准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