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

2019-10-15杨威赵克聪范静宇孙海燕田婧晓王学华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关节镜效果

杨威 赵克聪 范静宇 孙海燕 田婧晓 王学华

【摘 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9月收治的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也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并且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应该被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肩袖修补术;关节镜;临床护理路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2

肩袖主要是对人体肩关节进行调节并对其进行控制,肩袖损伤在生活中还是比较常见的,患者刚开始会出现疼痛,有的患者也可能会出现运动障碍,从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治疗这种疾病的传统方法主要还是对患者进行开放式的修补治疗,尽管它可以使患者肩关节得到有效的改善,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大,而且后期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较高[1]。随着近几年来医学技术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不仅可以减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还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产生,但是对应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没有具体的报道[2]。本次研究主要对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9月收治的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24-54岁,平均年龄(36.8±5.4)岁,病程时间5d-3年,平均病程(2.4±0.2)年;观察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1-51岁,平均年龄(36.2±5.1)岁,病程时间4d-3年,平均病程(2.1±0.4)年。经过检查所有患者都符合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标准,患者中排除有交流困难、心血管疾病及精神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術方法 两组患者都采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在患者入院后,医务人员向患者讲解肩袖修补术的相关知识,同时向患者介绍手术治疗的方法、效果及后期的注意事项等,以此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1.2.3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具体情况如下:(1)患者在手术前因为对手术方法等方面的知识都不够清楚,所以心里肯定会出现紧张、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就应该主动向患者介绍病情治疗的相关知识,向患者解释清楚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使其降低心理的恐惧感,从而能进一步配合医生的治疗。(2)手术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伤口处进行24h的冷敷,并且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患者神经系统的感知及身体血液循环情况,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并积极进行抢救。(3)患者在手术后应该根据身体的恢复情况尽早进行锻炼,这不仅有利于伤口的恢复,还可以有效避免患者长期卧床而导致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等到患者麻醉完全消失后可以每天2次进行外旋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保持在30min,随着患者的康复可以逐渐增加运动量。

1.3 评价标准 对患者护理效果采用UCLA肩关节系统进行评定,总分为35分,评分在34-35分为优,评分在29-33为良,评分<29分为差。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n,%),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与对照组患者对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当患者肩袖受损后,主要表现为疼痛及活动困难,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就会使病情延误从而影响到患者的肩部活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使医疗水平得到了提升,对于肩袖损伤可以采用关节镜手术进行治疗,并且这种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中,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此方法可以极大程度减轻患者的损伤,但是由于有的患者手术后没有进行好的护理,就导致其并发症的几率越来越高[3]。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是以患者为目标,医务人员共同协作的一种护理模式,传统的护理方法只是追求治疗效果,有的患者因为对护理知识了解的不透彻,再加上各个等级护理人员的能力都不同,所以就很难将护理工作到位,临床护理路径它能更具体的将护理工作做到细致化,并且所有的护理人员都可以参考临床护理路径表对患者实施护理,各个等级的护士长也可以对各个护理人员进行监督,最好可以使每个护理人员都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自觉为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等[4]。

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其进行护理,可以使患者的治疗方法、护理流程等各阶段的治疗做到规范化,特别是在患者手术之前对其进行相关疾病的宣讲,手术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尽快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这些都能促使患者的关节尽快恢复到正常功能,同时也能促进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使患者能更加配合护理工作,从而使患者快速达到康复状态[5-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后明显比对照组护理效果要好,并且其发生的并发症也比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术后护理效果,还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所以应该被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阮仁芝,余新颜,李燕.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快速康复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护(中英文),2018,4(3):49-52.

蒋学国.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在肩袖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10):1523-1525.

张凯,邓迎杰,方锐.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镇痛对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镇痛效果观察[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7(7):68-71.

林任,邱俊钦,林伟.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8):106-108.

赵良晴,刘景瑞,陆利芳.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295-296.

解金三,陈锋,李振威.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7,21(7):1270-1272.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路径关节镜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关节镜术后电话回访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