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9-10-15徐晓丽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关键词:个性化饮食血糖

徐晓丽

【摘 要】目的:分析对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8~12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给予常规饮食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给予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饮食的依从性、2hPBG(餐后2小时后的血糖)、FBG(空腹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及对护理后的满意程度的评价。结果:经过分析120例糖尿病患者经过护理后,可知,对照组的依从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2hPBG、FBG、HbAlC明显低于观察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满意程度评价明显高于观察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饮食的依从性、降低患者的2hPBG、FBG、HbAlC等值,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的变化,使其在标准范围内,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让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2

糖尿病是由于患者身体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及敏感点过多导致患者血糖高于标准水平引起的一种又称成人发病型糖尿病的症状[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的年龄段也在逐渐变小,糖尿病后期发展严重导致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临床上,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改变患者的饮食结构是护理糖尿病的基础任务。因此本次研究,将我院2016年4~8月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给予常规饮食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给予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并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具体情况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4~8月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满足没有精神方面、肝肾脏等功能的疾病,了解具体护理措施,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平均年龄(68.19±4.55)岁、平均病程(5.02±1.42)年;对照组60例平均年龄(65.21±3.78)岁、平均病程(4.29±1.0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护理干预,方法如下: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制定适合的饮食方案具体多以清淡饮食为主,同时让患者按时服用控制血糖的药物,配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护理人员在糖尿病患者住院后首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具体分析,构成患者个人的身体状况表,有效记录患者的身体变化情况,并制定符合患者的饮食表,在对患者进行个性化饮食干预,首先,对患者进行饮食及疾病的宣传教育等方法;(2)护理人员应积极定时为患者普及2型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及饮食护理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的有效护理应用,增加患者对此方面的认识,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使护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护理人员应在护理前、护理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后分别检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并检测糖尿病患者的2hPBG、FBG、HbAlC值得变化,可有效了解患者的身体、血糖的变化情况;(3)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相应的饮食表,并同时增加患者对本身可食用食物的了解;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在出院后的前2个月不定时随访,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之后可间隔1个月进行随访,可有效提高患者对血糖的控制,减少患者的病发率。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饮食依从性进行观察,具体判断标准为:(1)完全依从:患者对护理工作、饮食指导完全、主动、积极配合;(2)部分依从:患者对护理工作、饮食指导,需要护理人员及家属从旁监督;(3)不依从:患者对护理工作、饮食指导,不予以配合。公式:依从率=1-(不依从/总例数)*100%。其次,护理人员对患者的2hPBG、FBG、HbAlC值进行检测并观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通过发放满意度评价表(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依从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的依从率分别为85.0%、9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两组2hPBG、FBG、HbAlC指标比较 护理后,对照组的2hPBG、FBG、HbAlC明显低于观察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见表 2。

2.3 两组满意程度比较 通过满意度评价表得知,观察组的满意度为80.92% ,满意占45.20% ,基本意占35.72%,不满意占19.08%;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95.26%,满意占56.48%,基本满意占38.78%,不满意占4.74%。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观察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是人体的重要能量来源,通常由食物的消化、蛋白质的转化等形成。2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人类摄取过多的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等食物使患者体重过重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患者体内血糖水平超过正常标准,患者体重的增加使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的抵抗力增大,从而胰岛素的分泌系统被破坏,危害患者健康,导致患者的2型糖尿病的产生。临床研究发现,对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护理干预,缺乏针对性,临床疗效不明显。但对患者给予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2hPBG(餐后2小时后的血糖)、FBG(空腹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使患者的血糖指数恢复正常标准,促进患者血糖控制;增加患者对饮食的依从性;通过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饮食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饮食规律、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通过宣传教育的方法,可有效增加患者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的配合率,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据本次研究报告,对照组的依从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2hPBG、FBG、HbAlC明显低于观察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满意程度评价明显高于观察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临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不正常的情况,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易湘婵,龙良,邹东华等.连续饮食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z1):1-2.

赵丽红.饮食营养护理与健康宣教联合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遵醫行为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0):11-13.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5).

猜你喜欢

个性化饮食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何为清淡饮食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猪的血糖与健康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