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
2019-10-15刘容秀
刘容秀
【摘 要】目的:观察儿童预防接种中应用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门诊预防接种儿童实施此次研究,例数为80例,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使用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25.00%(P﹤0.05)。结论:在预防接种儿童中实施安全预防接种护理,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关键词】儿童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1
预防接种是预防相关疾病的一种方法。儿童因为免疫力不强,容易被多种病菌侵犯造成疾病。因此,预防接种对保证小儿身体健康十分重要。因为小儿年龄原因,对针头存在恐惧心理,接种配合性不强,对接种顺利进行造成影响[1]。因此,此次研究中,选择我门诊预防接种儿童,对其实施安全预防接种护理,观察接种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门诊预防接种儿童实施此次研究,例数为80例,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个月~4岁,平均年龄(2.14±0.21)岁;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个月~3岁,平均年龄(2.01±0.12)岁。两组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宣传接种知识、告知接种步骤,接种后在留观室观察等;观察组实施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具体包括:(1)环境护理:护理人员接待儿童及其家长时,应使用热情、亲切的态度,并告知预防中心情况。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可在留观室内涂上卡通动漫或者动画片,放置儿童玩具,消除儿童负面心理。有关护理人员应对儿童的基本情况如姓名、疫苗剂量、名称、颜色、注射部位、接种时间进行核对,针对疫苗种类的不同选择注射方式。(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针对儿童心理特点及年龄,使用合适的方式与儿童进行交流。通过与儿童进行主动接触,转移儿童注意力。对成功接种的儿童进行表扬,夸赞其配合精神。(3)健康宣教:将预防接种的意义及目的告知儿童家属,并使其注意接种后儿童出现的反应。如产生感冒、发烧等情况,可导致儿童免疫力降低。应推后接种工作,待儿童体质有所改善,再实施接种。(4)接种后护理:儿童完成接种后,应进行30min的等待,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方可离开。患儿接种后1d内产生晕厥、癔症、过敏性休克等,应对其实施急救处理。接种5d内如有发热、腹泻、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出现,家属应联系医师对儿童进行处理。护理人员应告知儿童接种之后需要少运动、多休息,并且要多喝水,家长应避免儿童对接诊部位进行挠、抓,如出现以上情况,家长应对其进行制止,避免注射部位感染。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如红肿、呕吐、腹泻等。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3.0软件中进行分析,使用t数值变量资料对进行检验,用()表示,使用对无序分类资料进行检验,用率(%)来表示,(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显著高于观察组的7.50%(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新生儿出生率上升,儿童成长问题为社会关注重点。儿童年龄较小,身体正处于发育期间,免疫力不强,因此易被病菌侵袭。并且,儿童上学期间处于较大流动人口中,因此容易出现传染现象。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2]。为保证儿童发育及成长安全,因此对儿童群体实施预防接种。通过将某种抗体植入患者体内,增强身体对该类病菌的抵抗力,降低患病率。研究表明,接种疫苗之后可降低30%疾病发病率。当前抗生素滥用情况较为普遍,增加病菌耐药性,及时接种疫苗,可对病菌进行更好的预防。但接种期间,可能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接种风险。因此实施预防接种护理干预,提升接种期间儿童的配合度,并且可对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处理及预防。儿童健康有了保障,减少医疗纠纷事件发生[3]。此次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25.00%(P﹤0.05)。表明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接种效果。
综上所述,将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用于兒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可有效降低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马国珍, 莫蓓蓉, 姜鹏君,等.健康信念模式在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 2015,46(22):61-65.
杨贵云, 郑超, 陈颖,等.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 2015,85(4):32-35.
李兰凤, 张斯华, 吕丽格,等.儿童家长在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心理及护理需求调查[J].河北医药, 2016, 38(9):1415-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