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吡酯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9-10-15杨仁江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关键词:托吡酯癫痫临床效果

杨仁江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托吡酯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治疗组给予托吡酯治疗,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前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ADL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明显,ADL评分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托吡酯;脑梗死;癫痫;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02

脑梗死是临床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由于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出现供需障碍,导致其因缺血缺氧而坏死,进而出现神经系统缺失等临床表现。而癫痫则是脑梗死后常见并发症,能够对患者神经功能及治疗效果造成影响,且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1]。因此,有必要给予其正确而有效的药物治疗。本文观察分析托吡酯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其中,治疗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58.96±6.44)岁。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46-84岁,平均年龄(58.91±6.39)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两组间的比较分析。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口服,初始剂量每次100~200 mg,每天1~2次。治疗组给予托吡酯口服,用量谨遵医嘱。两组患者均治疗 1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显效为患者脑电图异常表现及发作症状明显改善,癫痫发作情况得到控制,发作次数减少>75%;有效为脑电图异常表现及发作症状有所改善,癫痫发作情况得到控制,发作次数减少 50%~ 75%;无效为患者未达到上述标准。②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采用 Barthel 指数(ADL)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如表1所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以及NIHSS评分比较 如表2所示,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ADL评分均明显升高,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明显,ADL评分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当前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心脑血管疾病,该疾病具有较高死亡率。继发癫痫是患者脑梗死后临床常见一种并发症。 当前随着脑梗死发病率的增加,继发癫痫患者的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该疾病在脑梗死的任何阶段都可发生,以早发性癫痫居多。癫痫在临床中是指机体大脑神经异常放电而引起短暂的发作性大脑功能失调,可导致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受损,间接性或直接丧失正常的行为及思维能力[2]。癫痫分为两种类型,原发性及继发性,原发性是指除了遗传因素外检查不出任何致病原因,继发性则是由于其他疾病导致。在临床中,脑梗死后继发癫痫风险极高,极易对患者心理及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目前,临床多采用托吡酯、卡马西平治疗。卡马西平是临床传统治疗的典型药物,临床药理为:(1)使用-依赖性地阻滞各种可兴奋细胞膜的Na+通道,故能明显抑制异常高频放电的发生和扩散;(2)抑制T ̄型钙通道;(3)增强中枢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活性;(4)促进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或提高效应器对ADH的敏感性[2]。临床上该药物能对70%~80%癫痫患者病情进行控制,但仍然有超过20%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而且药物对部分患者的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有严重的影响,同时还有较多的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较难接受托吡酯为天然单糖基右旋果糖硫化物,能够通过作用于谷氨酸受体,降低谷氨酸介导的神经兴奋作用,并增强 γ- 氨基丁酸的神经抑制作用,从而产生治疗效果[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明显,ADL评分升高明显。综上所述,托吡酯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进行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周艳辉,周峰,余丹,等.托吡酯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临床效果及认知功能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8,30(2):94-97.

殷卓琳.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8):86-87.

金勇.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6):3681-3682.

猜你喜欢

托吡酯癫痫临床效果
癫痫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托吡酯治疗癫痫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分析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托吡酯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药治疗脑卒中后癫痫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