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干预模式的效果评价

2019-10-15邵坤霞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预防艾滋病

邵坤霞

【摘 要】目的:研究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6月我院所在地区务工流动人口457例个案咨询病例开展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29例,对照组2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干预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艾滋病健康知识宣讲干预,对比两组艾滋病健康知识掌握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艾滋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更好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干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加强对艾滋病健康知识的宣讲,可以有效的提升人们对艾滋病健康知识的掌握,这对艾滋病的预防有重要价值,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干预模式;效果

【中图分类号】R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01

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损害极大,发病早期对多个内脏脏器功能有影响,还可引起失明,在病症晚期,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下降,患者常常会因多种并发症的发病死亡,是临床危害极大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实际临床中对这一病症没有较好的根治措施,主要的治疗方针为降低病毒载量,尽量维持患者的免疫力,延迟或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维持患者的生命质量。当然,在生活中对这一传染性疾病是可以进行良好预防的[1]。现就2017年4月-2019年6月我院所在地区务工流动人口457例个案咨询检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研究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干预模式的运用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6月我院所在地区务工流动人口45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29例,男性130例,女性99例,建筑行业63例,服务行业117例,工矿行业32例,个体经营17例,年龄在22-75岁,平均年龄(42.7±9.9)岁;对照组228例,男性130例,女性98例,建筑行业65例,服务行业115例,工矿行业30例,个体经营18例,年龄在23-72岁,平均年龄(43.2±9.5)岁,两组年龄、性别和从事的行业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有对比意义,院方艾滋病管理委员会对此次研究知情。

纳入标准:纳入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的流动人口;纳入能够配合完成研究的流动人口;纳入未合并免疫性疾病的流动人口;纳入未合并其它传染性疾病的流动人口。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常规预防干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知识宣讲,主要内容有:(1)流动人口统计:相关属地政府部分对流动人口进行分类统计,将相应的统计资料发放至各大医院,并以流动人口的居住所为依据进行区域划分,将各区域分至相应的医院或者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区域化艾滋病预防干预;(2)负责区域的医院或社区服务中心定期组织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宣讲,同时印发艾滋病健康宣传手册,提高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健康知识了解,比如艾滋病的传播方式,艾滋病的高发人群,同时告知一些有效的艾滋病预防措施;(3)针对流动人口文化程度差异较大的状况,可进行小组式健康知识了解,小组成员文化程度不同采用的健康教育方式不同,艾滋病健康管理小组依据流动人口的人群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同时还要关注流动人口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确保健康宣讲额的广度与深度;(4)合理的管理艾滋病目标人群:对流动人口的健康体检进行了解,将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详细资料加以整理,进行良好的防控,同时关注艾滋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包括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避免艾滋病毒的扩散[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状况,在进行相应的预防干预3个月后进行健康知识的问卷调查,分为基本了解、一般了解和不了解。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参考值。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艾滋病健康知识掌握状况的比较,观察组的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知识掌握状况较好,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体对比内容见表1。

3 讨论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改革,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流动人口的管理难度比较大,这也是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发病率较高的原因,近年来艾滋病对流动人口的健康威胁不断增加,而对这一病症良好的策略在于预防[3]。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流动人口在常规防治中进一步的加强艾滋病健康宣讲,可以有效的提升流动人口对艾滋病健康知识的掌握,达到良好预防艾滋病的目的,原因是:流动人口文化程度差异较大,常规的预防干预措施,只能使部分的流动人口了解艾滋病,进行预防;部分流动人口因为对艾滋病的健康知识不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进行有效的预防;划区域艾滋病健康知识宣讲,能够责任到人,有效的落实艾滋病健康知识的宣讲,达到良好预防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艾滋病健康调查小组将流动人口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为相应卫生机构的艾滋病预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确保预防的全面性与有效性,将艾滋病病毒进行遏制,减小对人们健康状况的损害,保障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4]。综合以上来看,健康宣讲使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健康知识有较好的掌握,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可进行良好的预防,运用价值较高,可推广运用。

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干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加强对艾滋病健康知识的宣讲,可以提升人们对艾滋病健康知识的了解,对艾滋病的预防有显著价值,值得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陈巧芳.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在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J].包头医学,2017,41(3):48-50.

葛宪民,唐振柱,李国坚,等.广西艾滋病警示性宣传教育+综合防控干预创新模式的建立及实施效果[J].广西医学,2017,39(11):1707-1712.

彭艳秋,张巧利,曾璨,等.东莞市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控策略的SWOT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7,33(9):855-858.

朱政,胡雁,鮑美娟,等.《艾滋病临床护理实践指南》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6,24(5):505-509.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预防艾滋病
《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漫画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