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内科无痛胃镜的应用效果及诊断指标分析

2019-10-15兰永廷邹磊贾晴黄坤明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关键词:无痛胃镜消化内科应用效果

兰永廷 邹磊 贾晴 黄坤明

【摘 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无痛胃镜的应用效果及诊断指标。方法:选取150例在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无痛胃镜诊疗)和对照组(常规胃镜诊疗)各75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67%)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6.67%)较低(P<0.05)。结论:运用消化内科无痛胃镜进行诊疗能够获得更加显著的诊断效果,且存在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消化内科;无痛胃镜;应用效果;诊断指标

【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1005-0019(2019)23-0-01

在消化内科,胃镜检查这一检查方式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相比于常规胃镜,无痛胃镜的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例如存在较高的准确率、较短的检查时间,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小,且具有无痛苦的特点等,在临床治疗中能够将有力的依据提供[1]。在不断发展进步医疗技术的影响作用下,无痛胃镜检查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在诊疗过程中能够将患者的紧张情绪消除,从而顺利开展诊疗工作[2]。本文主要探究消化内科无痛胃镜的应用效果及诊断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50例在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5人。两组男女人数之比分别为36:39、41:34;两组年龄分别为(40.26±7.15)岁、(41.25±7.63)岁。影响组间比较的两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可以予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协助患者采取合适体位,临床一般取屈膝左侧位,对患者咽喉部进行局部麻醉,患者将口垫含住,将胃镜向口垫中插入直到口腔部位。在胃镜到达咽喉部位以后嘱患者做吞咽动作,使胃镜向食道内进入。在对患者进行活检或手术过程中,注意动作要迅速、稳、准,使出血情况减轻;结束检查后仔细观察和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观察组:嘱患者在检查前8小时保持空腹状态,检查前4小时严格禁水。协助患者采取左侧卧位,给予患者氧气吸入治疗;将心电监护仪连接,开放静脉通道,将200mg丙泊酚和2ml2%的利多卡因充分混合,对患者静脉注射0.30至0.50mg/kg阿托品,等到发挥药效后,再静脉注射1ug/kg芬太尼,然后再次给予患者丙泊酚静脉注射治疗,开始时用药剂量为1至1.50mg/kg,若患者有体动情况出现,需要适当增加50mg。

1.3 观察项目 对比两组诊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3] 与诊断前相比,诊断后没有改变患者的诊断指标,且存在较少的不良反应,将消化道疾病确诊时为显效;与诊断前相比,诊断后诊断指标具有较小的波动,存在较轻度的不良反应,将消化道疾病确诊时为有效;与诊断前相比,诊断后诊断指标具有较大的波动,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时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表示方法为“[n(%)]”、检验方法为“”,用P<0.05表示结果有差异。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见表1。

2.2 对比不良反应,见表2。

3 讨论

当前,临床多运用胃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无痛胃镜诊疗和常规胃镜诊疗是胃镜诊疗的两种主要手段,上述两种方式均能够实现对患者的有效治疗和诊断,然而在患者诊疗中,运用常规胃镜容易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创伤,同时具有较高的误诊率和漏诊率[4]。

相关研究显示,通过常规胃镜对患者进行诊疗会机械性的刺激患者的喉部,导致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升高患者机体中的儿茶酚胺水平,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血管,导致各种不良反应发生,例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对于冠心病患者,容易导致心血管意外情况出现。无痛胃镜诊疗对患者存在较小的影响,患者麻醉后能够使其心理焦虑情绪明显减轻。由于患者为麻醉睡眠状态,会相应的减轻患者咽喉部的不适感,使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得到有效缓解,保证顺利开展诊疗活动,使患者复诊次数减少。同时,能够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检查质量,从而有效降低病死率。丙泊酚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的麻醉药物,该品具有显著的麻醉效果,存在较快的起效时间和较久的持续时间,所以患者能够快速苏醒。除此之外,丙泊酚还能够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和脑血流量,芬太尼具有十分显著的镇痛效果,对患者心血管存在较小的影响,联合应用上述两种麻醉药物,能够使麻醉效果增强,使患者的呼吸抑制情况减轻[5]。

本文通过探究消化内科无痛胃镜的应用效果及诊断指标,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67%)较对照组(82.67%)高(P<0.05),表明运用消化内科无痛胃镜诊疗可以获得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且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6.67%)较低(P<0.05),表明通过消化内科无痛胃镜诊疗具备较高的安全性。综上所述,运用消化内科无痛胃镜进行诊疗能够获得更加显著的诊断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应当将该诊疗方法在临床中进行积极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陶云建.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3):51-52.

李冬宁.消化内科无痛胃镜临床的应用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4):18449.

朱海山,招杰,苏有盛等.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7,7(21):199-201.

王嫄嫄.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诊疗的过程中应用价值[J].特别健康,2017,(19):72.

张娜,杨伟.消化内科无痛胃镜临床的应用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2):288.

猜你喜欢

无痛胃镜消化内科应用效果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效果
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研究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98例临床治疗分析
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128例临床诊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