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2019-10-15符海飞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幼儿教育实践

符海飞

摘 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三个教育体系之一,其培养全人格发展和创造性能力的宗旨,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得到世界各国同行的高度赞誉和喜爱,更深得儿童的欢迎,因而在世界广为流传。奥尔夫理论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用最生活化的方式激发她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兴趣,使孩子无拘无束地进入音乐世界的一切领域并从中获得最完整、最全面的音乐体验,让他们在快乐中发掘自身的智慧和能力,不仅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完善孩子自身素养,而且促进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幼儿教育;实践;研究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起源

卡尔·奥尔夫(1895-1982),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基本上是自学成才的大师,从少年到青年,他通过自学刻苦钻研大师们的作品,在不断地探究大师们的风格中顽强地寻找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那种“原生”的具有原本性的音乐、戏剧。他从不把自己禁锢在某一专业、学科之中,作曲、指挥、戏剧、舞蹈等等,他均报有极大热诚去关注、去研究。奥尔夫的教学是以让学生发现自我为宗旨,在专业音乐教育领域仍贯穿奥尔夫一生的教育思想。奥尔夫教学法与东方文化的结合开始了奥尔夫教学法新的里程。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即“诉诸感性,回归人本”。这与我原来对音乐教育本质的认识,有着根本的不同。奥尔夫音乐教育所强调的是以孩子为教学的中心。此理念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是最接近自然、最原始的原本的人类的状态。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实质是通过节奏让学生以此来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学生通过一系列不断深化的表演活动来掌握一些音乐的词汇,如谈话、运动、唱歌、演奏和玩耍。奥尔夫认为如果学生能唱得好、奏得好,首先要让他们喜爱音乐,要使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融合到音乐中去。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从事了多年音乐教学实践,总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到底可以让孩子们得到什么样的收获?是学会一首歌曲?还是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节奏感?还是让孩子们能真正感受乐曲内在的美?自引进了奥尔夫音乐教学以后,这些问题逐一找到了答案,本人也深深被“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全新的教育理念所折服。奥尔夫音乐教学是Play-learnning(玩中学)为主要方式来指导和帮助孩子开发自身潜能的一种教学模式。奥尔夫理论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用最生活化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兴趣,使孩子无拘无束地进入音乐世界的一切领域并从中获得最完整、最全面的音乐体验,让他们在快乐中发掘自身的智慧和能力,不仅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完善孩子自身素养,而且促进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以下是我对奥尔夫教学的初浅理解和我们的实践与研究:

(一)感知音乐,让孩子们体验音乐的“乐”

奥尔夫教学法在讲授知识的时候不是采用使学生感到枯燥的纯理论的学习,它采用了一种回归自然的(元素性的)、以感知入手的教学法。“元素性”的音乐教育思想就是从儿童出发,让儿童亲自动手去奏乐、去创造。直接诉诸于感性,强调音乐教育中的感知能力的培养。它主要不是致力于教会学生学什么,而是启迪发掘学生与生俱来的那种习性(把音乐和语言、唱歌和舞蹈结合起来),通过游戏式,即兴性地演奏,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情感,通过语言、动作、表演和音乐的全面结合,去学会音乐,掌握音乐。换句话说,奥尔夫教学法不是把理论做先导,先讲“为什么”,而是从感知入手,让儿童直接去感知音乐,首先学会“怎样做”,然后再去解释“为什么”。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儿童在快乐教育中变“要你学”为“我要学”。

如:在基本节奏的练习时,我们先通过孩子们在日常中的行为,如行走、跑步、钟表的摆动、自己脉搏的跳动等,使幼儿注意与感受到一些运动都是以一定的平稳速度进行的,让每个幼儿都进入到速度的寻找游戏中,慢慢的幼儿能根据鼓声保持稳定的速度行走。知道这平稳的速度就是一个基本节奏。在《A大调圆舞曲》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让幼儿在听故事的基础上欣赏音乐,结合游戏进行节奏活动,整个活动寓教于乐,吸引着孩子们,让孩子们人人参与,思维活跃,快乐地开展音乐活动,让孩子们领略了奥尔夫音乐活动的独特魅力。我觉得奥尔夫音乐对于孩子们情感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使孩子们感受音乐,感受不同事物的美。

奥尔夫音乐教学能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逐步调整教学形式和手段,在活动中,老师设计趣味很强的游戏,让幼儿感受、体验音乐,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不是领先外在的知识灌输、技术训练,而是要通过人人参与、自发地、自然地获得。始终让孩子们在完全放松、心情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二)音乐游戏,让孩子们感受即兴创作的“兴”

即兴地通过身体动作或声音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共享,这是人的本能,是人人皆有的。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教育观念最核心的要点之一,就是即兴创作。奥尔夫强调:通过让学生亲自设计自己的音乐活动,是培养人的至关重要的大事。他说:“正如要有自然界中的腐殖质,才有可能使万物生长一样,靠原始的音乐方能发挥出学生身上的力量……”。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关于“即兴”的观念,也是创造性的具体体现,其内容贯穿在所有语言、动作、音乐教学领域中。奥尔夫教学法提倡参与意识,“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期间”。在参与音乐活动中特别强调即兴性,也就是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老师應经常对孩子们说:“你想怎么做?”而从不对孩子说:“你做错了”。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孩子创作的积极性,使他们大胆地无所顾忌地在音乐的天地中表现自己。这不仅增加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创作欲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之成为具有创造力开拓性的人材。奥尔夫教学法强调的就是“让孩子自己去做。”因此它选择的教学内容也是适合儿童特点,难度不大,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跟得上。使孩子们觉得始终只是在做游戏,在跟音乐进行愉快的合作。它所强调的即兴性,是更主动更有效的学习音乐的方法。

猜你喜欢

奥尔夫教学法幼儿教育实践
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少儿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融入戏剧声乐中的奥尔夫教学法
奥尔夫教学法在儿童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