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2019-10-15黄菊华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黄菊华

摘 要:文参考的人群为农村学生,所参考的版本为人教版。从小学数学课堂中现存的问题入手,分析有效课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并针对此提出一点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有效教学

虽然我国现在发展迅速,但城市与农村教学中仍存在较大差异。想要进行教育改革,需根据当前环境进行制定策略。我国教育在不断发展,从过往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来说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如何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是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是所有在职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在教学中盲目地应用生活知识

现阶段,在数学教学中普遍会采取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的方式,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中盲目地应用生活知识,对数学课堂教学可能会造成杂乱的现象。联系生活知识,主要是对学生身边的知识进行联系,而不是盲目地利用生活知识[1]

(二)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淡薄

小学生普遍注意力难以集中,数学是一个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没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数学就会变得晦涩难懂,造成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相对比较单薄。

(三)学生没有创新意识

传统教学模式下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对学生的意见并不在乎,而只是一味地注重知识的传授,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因此造成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够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缺乏,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作用就是知识的讲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过远,易造成师生之间关系僵硬。现阶段,农村小学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和奶奶照管,在学校如果遇到数学上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在课下就更难被解决,因此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2]

(五)数学知识太空泛

小学数学更多的是一些基础的理论与概念,等于是数学的入门基础,学生在之前并没有接触过数学,如果在课堂上仅仅对当前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就会造成知识过于空泛,不利于教学。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决定了教学的质量。通过小学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不断地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有效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不断地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作用是一个启蒙作用。如果在这个阶段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之路。

三、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教学的策略

通过以上讲述,我们分析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我国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在教育上更要花费心思,因此,如何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接下来教学发展的一个重点。

(一)明确教学目标,有效利用教材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利用生活相关的内容进行教学。但是,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有些生活案例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比如说,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中,主要讲解的是折线统计图的运用。由于农村中没有科学馆或者是博物馆供小学生观察,也没有资料供他们查询,因此统计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在进行教学与生活连接时,需要充分地对教材进行理解,明确教学目标,在选择生活案例时,更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意识

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说,活动教学、游戏教学以及与生活结合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比如,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这一章节中,在课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提出几个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問题,然后教师通过快速算出答案,让学生对此会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好奇教师是如何实现这个技能的,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探索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将教学内容更为准确地印记在学生心中,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三)延伸教学练习,发挥学生想象力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相对没有那么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延伸教学练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学习《圆》这一章节中,主要分为四个课时,分别是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扇形。在学生生活中,圆这一个图形出现的频率还是较高的,教师可以通过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学生通过观察与测量分析,对定理及公式进行验证。

(四)教师鼓励学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这一问题,相对来说比较难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存在一个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进行讲述,学生进行聆听。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不利于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肯定与鼓励,同时也可以利用游戏教学,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五)理论联系实际,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回归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比如,在进行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课堂教学中,在进行面积单位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概念解释时,就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进行教学。比如说,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书本,然后测量其长度,然后匹配哪个单位更加合适,课桌、黑板、包括操场等,都可以作为教学的道具被使用。

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我们要对学生自身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通过对教材的有效利用,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想象力,从而达到师生之间良性互动,最后将数学与生活进行有机结合,来达到小学数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教育的改革在近年来从未停止,在未来也不会停止。如何在教育中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仍需要广大同仁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沛.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56(2):34-35.

[2]李建用.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23(10):26-27.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