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型缺血性脑卒中经功能锻炼联合清火通络汤治疗的疗效分析
2019-10-15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467000张雨芳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467000)张雨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的200例气虚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男50例,女50例,平均年龄(74.31±3.46)岁,平均病程是(32.65±3.36)h;研究组男51例,女49例;平均年龄为(74.82±3.12)岁,平均病程是(32.84±3.04)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包括基础对症治疗,即根据病情需要予以降血糖、降血压、抗感染、降血脂等治疗,并均予以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脑保护、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治疗,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规格:100mg×30s;生产批号:20141203)治疗,每次100mg,每日1次,注意避免食用益气活血类中成药;
研究组患者则采取功能锻炼、清火通络汤治疗:①功能锻炼:初期每隔2h更换一次体位,按摩瘫痪肢体;中期进行关节肌力训练,从被动训练逐渐改为主动训练;后期则开始平衡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最终进行日常生活训练,每日2次,每次1h,训练强度根据患者耐受性、康复训练进程而定;②清火通络汤处方如下:生牡蛎30g(先煎)、金银花20g,胆南星12g,地龙10g,菊花15g,天竺黄12g,僵蚕9g,香附9g,豨签草12g,酒大黄6g,莪术9g,丹参15g,蜈蚣5g,全蝎5g,水蛭3g;以冷水浸泡,水煎2次,取药汁400ml,分为早晚两次温服,每日1剂,连续服用28d;两组患者均坚持治疗1个月,一个月后评估疗效。
1.3 观察指标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通过的《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1],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量化评分标准如下:按照四级评分法对本病主证、次证进行评分:0分、1分、2分、3分依次代表正常、轻症、中症、重症,其中主证包括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眼症、言语謇涩,次证包括气短乏力、神昏痰鸣、气短乏力、脉象、舌质、自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行t检验、X2检验;若存在统计学差异,则以P<0.05描述。
2 结果
2.1 整体疗效 研究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是98.0%,与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85.0%相比较高,且统计学差异较大(P<0.05)。
2.2 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均P<0.05),其中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2],气虚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之本,血瘀为核心,应以化瘀通络、益气清火为治则,达到其气旺血行、祛瘀生新的目标。清火通络汤处方中菊花、金银花均有解毒清火之功效,因而重用二药,均是甘寒之品,有清火息风、活血通脉、通络祛湿之功效,但无苦寒效果,不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同时,天竺黄、胆南星则有息风开窍、清热化痰作用,僵蚕、蜈蚣、全蝎、水蛭、地龙有活血化瘀、消积通络、软坚散结、清热息风等作用,而莪术、香附、丹参配伍牡蛎,有调畅气机作用,加上酒大黄,进一步发乎清热祛瘀之功效,豨签草有通络、除湿、祛风功效。因此,诸药合用,有清火除热、平息风阳、软坚通络、活血化瘀之功效。同时,缺血性脑卒中普遍存在动脉硬化病理基础,是因痰瘀互结,并凝结在血脉,发病后,局部脑动脉痹阻不同,而借助清火通络汤,可有效疏通痹阻脑动脉,从而消除其主证、次证。此外,在清火通络汤治疗基础上配伍功能锻炼,逐步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可消除其肢体功能障碍等病变。结果提示:研究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可见气虚型缺血性脑卒中经功能锻炼联合清火通络汤治疗的效果更佳,印证了上述观点。
附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附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P研究组 22.38±2.04 6.42±1.25 66.708 0.000对照组 22.47±2.75 14.42±1.89 24.125 0.000 t 0.263 35.305 P 0.396 0.000
综上所述,气虚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适宜采取功能锻炼联合清火通络汤治疗方案,效果突出,治疗结局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