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剖宫产自决定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分析
2019-10-15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医院立新分院523000周红霞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医院立新分院(523000)周红霞
一般情况下,临床上急、危晕症孕妇需要及时通过剖宫产术来终止妊娠,以此来对胎儿和孕妇生命进行有效挽救。本研究主要对急诊剖宫产DDI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对新生儿预后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患者中选取50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Lucas分类法作为依据,将其分为甲组(急诊剖宫产,n=38)与乙组(非急诊剖宫产,n=12),甲组患者平均年龄(27.59±3.26)岁,平均产次(1.25±1.02)次;乙组患者平均年龄(27.98±3.12)岁,平均产次(1.29±1.01)次,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可比性强,P>0.05。除此之外,将DDI时间的30min作为临界值,将甲组患者分为甲1组(DDI≤30min,n=12)与甲2组(DDI>30min,n=26),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可比性强,P>0.05。
1.2 方法 在两组新生儿分娩之后,马上对脐带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处理,从胎盘侧脐动脉中采用肝素灌洗之后的注射器抽取血1ml,血标本pH值采用美国I-STAT血气分析仪进行检测,并且要分别测量新生儿1min、5minApgar评分。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行t检验与X2检验,P<0.05提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甲组与乙组新生儿情况和DDI时间对比 与乙组对比,甲组DDI时间更短,新生儿体重、脐动脉血PH更低,1min、5minApgar评分低于7分新生儿构成比更高,差异明显,P<0.05,见附表。
2.2 甲1与甲2组新生儿预后分析 甲1与甲2组新生儿体重、5minApgar评分低于7分新生儿构成比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与甲2组脐动脉血pH值(7.20±0.05)对比,甲1组的(7.29±0.19)更高;甲2组新生儿1minApgar评分低于7分构成比(19.23%)低于甲1组(8.33%),差异明显,P<0.05。
2.3 DDI>30min时间延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中DDI>30min的患者共有26例,时间延迟的原因包括2例等待麻醉师,占7.69%;3例等待手术台,占22.54%;2例麻醉失败,占7.69%;18例待产室或者产房转运手术室耗时较长,占69.23%;1例为其他原因,占3.8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乙组对比,甲组1min、5minApgar评分低于7分新生儿构成比更高,这可能是因为急诊剖宫产组患者合并有围生期或者孕期母胎并发症。一旦决定行剖宫产,便要尽快实施手术,虽然知觉上认为DDI时间越长,可能新生儿预后越差,但是多数研究并没有发现DDI和Apgar评分、分娩时脐动脉pH值之间的相关性[1]。甚至有部分研究显示,高脐血pH值和长DDI时间、极低脐血pH值和短时间DDI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这可能是因为决定实施宫产之后,患者出现焦虑情绪,进而增加儿茶酚胺的释放量,短暂性的出现胎儿酸血症[2]。本研究中,与甲2组对比,甲1组脐动脉血pH更高,1minApgar评分低于7分新生儿构成比更低,提示将急诊剖宫产DDI时间缩短的确有利于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进而促使新生儿预后得到有效改善。本研究对DDI时间延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知,待产室或者产房转运手术室耗时较长为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此,临床要合理应用Lucas分类方法,将紧急程度作为依据,合理分类剖宫产术;最大程度上将待产室或者产房转运手术室耗时减少;对麻醉尝试耗时进行尽可能控制。
附表 甲组与乙组新生儿情况和DDl时间对比
综上所述,急诊剖宫产DDI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最大程度上将DDI时间缩短有利于新生儿预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