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画传统及其『守』与『变』
2019-10-15
中国画的发展,犹如历史的长河,昼夜不息,滚滚向前。在这条流淌的长河之中,逐渐积淀出中国画的传统。在这条历史长河的任何一个阶段,中国画都面临着变革与坚守的永恒课题。
一、动看传统
中国绘画最早是从记录性、单一性、祭祀性发展到社会审美价值传播、民族文化传承以及抒发个人感情的。旧石器时代伏羲画卦开创绘画先河;新石器时代出现表现人们狩猎、舞蹈和祭祀场景的岩画;先秦时代帛画与漆画开始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出士大夫画;宋代在隋唐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出现自成体系的民间、宫廷和士大夫绘画;元代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山水、枯木、竹石和梅兰等题材大量出现;明代传统的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盛行,在画法上,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勃兴,成就显著,变形人物画出现,以徐渭为代表的大写意花鸟画进一步发展,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文人山水画另辟蹊径。
1.刘原一 写生(一)36cm×46cm2012
2.刘原一 山明水净夜来霜46cm×68cm2012
再看看近百年来的中国绘画史。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大门被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以及科学民主思想的引进,西方美术思潮也逐渐影响我国。包括绘画在内的各种艺术传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康有为在他的《万木草堂藏画目·序言》中,对清代绘画的因循守旧发起了猛烈的攻击。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以《美术革命》为题的文章,抨击清代绘画的摹古风,提出借鉴西方写实绘画的观点;徐悲鸿在《中国画改良论》中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的原则;林风眠主张“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为中西融合寻找一条新路;等等。
与此同时,另一些有历史责任担当的画家,在遵循传统绘画“理法”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和创新,创作出具有极高传统文化含量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品,从而涌现出一批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大家,如笔墨意趣高妙的齐白石,浑厚华滋的黄宾虹,以书入画的吴昌硕,笔力雄健、构图大胆的潘天寿。
从整个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看,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每一次变革和进步,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绘画语言,思考出新的艺术发展理念才得以实现的。而每一个历史节点上的变革,对于前人来说都是创新,对于后人来说就是传统。所以,应以发展的眼光审视传统。
二、变出生机
从哲学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中国画也不例外。从前边的论述可以看到,中国画史就是有坚守,更有变革的历史。笔者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语境下,在中国传统绘画向现当代转化的过程中,中国画家经过不懈的试验和探索,总体上形成了三大类别(或者说是流派)。其一,是古典主义派。他们扎根传统,以古为新,从传统中开辟新境。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是潘天寿、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以及后来的李可染、傅抱石等。其二,是新古典主义派。他们中西兼容,在深入研究传统的基础上,汲取西方美术理念和技法,对中国画进行改造,使中国画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代表人物有徐悲鸿、林风眠、蒋兆和等。其三,是新水墨派。他们更加大胆地吸收西方抽象艺术和表现主义的理念,对中国画语言形式进行解构,甚至用带有制作性的方法,试图对中国画进行全新的改革,更加强调画面的形式感和表现力。
3.刘原一 泼墨小品34cm×34cm2016
三种流派的出现和存在本身就是中国画变革的结果。有趣的是,三种流派虽然在理念和技法上存在分歧,但又有相同之处,它们都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求变的意识。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曾经发生过两次重大的变革。第一次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当时的新文化运动领袖提出,要对包括国画在内的国粹进行反省。国画界的精英则提出以西画改造国画,之后付诸行动。另一次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前后,美术界掀起了强劲的改革之风,史称“八五新潮”。这一次的变革,可以说比前一次来得更猛烈。美术界全面学习和引进西方美术思想。虽然这也存在很大的模仿痕迹和一些幼稚的问题,但毕竟给传统国画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冲击和变革。应该说到现在为止,这种变革仍在继续,只是比“八五新潮”时期显得更加理性,也更加深入。
4.刘原一 写生(二)26cm×52cm2018
我们在一些全国性美展上常常可以看到,许多归入国画类别的作品,已经和传统国画有很大不同。在造型方面采用三维空间的理念,讲光影效果和黑白灰的关系,把三维空间压缩成二维平面,进行变形夸张、时空错位组合等;在工具和材料方面,用排笔、特种纸、喷壶等代替笔,或者直接在纸上泼墨、泼彩,用广告颜料和丙烯颜料代替传统国画颜料,在水墨里加盐、加胶、加洗洁精、洗衣粉等。对于这些观念和方法,笔者不一定都赞成,但又必须得承认,正是各种各样的观念和方法的尝试,才带来了许多新的审美情趣和新的审美感受。试想,在全国或者省级展集中选拔和展示时,如果仅仅以谢赫的“六法”为标准,那显然也是有问题的。
“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但“变”不能简单地与“好”画等号,有些完全否定、抛弃中国画传统审美标准的变革,也是需要鉴别的。求新求变是艺术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变,才可能使中国画保持生机与活力。
三、坚守精神
一种事物如果只有变而没有守,那它就会失去该事物的本质属性。换句话说,就不称其为该事物了。中国画要保持自己的本质属性,就要守住一些核心的东西,这就是中国画的艺术精神。这种精神是深深扎根并始终浸润在中国画骨子里的精、气、神,也可以说是流淌在中国画血脉里的基因。中国画再怎么汲取西方艺术或者其他艺术的营养,也不能改变这种基因。如果这种基因变异,中国画就不称为中国画。一个民族的艺术要有这个民族特有的审美价值,才有其存在的意义。
具体来讲,笔者认为要坚守两个方面。
第一,要守住中国画“形而上”的哲学和艺术思想。西方古典主义和当代写实主义艺术,主要受现代科学思想的支配,讲究物体的三维空间关系,讲究色彩和光影的客观性、人物和动物结构的科学性等。总之,要遵照科学的方法,描绘客观物象的真实,在此基础上再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情绪和审美认知。而中国画则与之相反,它以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国文化(如儒、释、道)思想为指导。徐复观先生说:“中国的艺术精神来源于老庄哲学思想,即‘玄’。它指艺术家的某种精神状态。中国艺术中的绘画系在这种心理状态中所产生、所成就的。”(《中国艺术精神》第4页)潘天寿先生也认为:“中国画是建立在‘玄学’基础之上的。”中国画讲究阴阳关系的处理以及“玄”的创作状态,讲究禅佛境界,讲究人伦教化和诗情画意等。中国画要写造化之生机,并不只是对物描摹,它的“形”是画者主观表达的产物。因此中国画受形而上的哲学观支配,不受形而下的自然科学观支配。中国文人画中常以“梅兰竹菊”为题材,就是主观地赋予它们君子的品格。在画竹子时,虽以黑色的墨写出,却将竹子青翠欲滴的生机表现得淋漓尽致。画的人懂,看的人也懂,根本无须解释。在形与神的关系上,以神为上,形质次之,追求更加高级的、超然物外的虚静之美、神韵之美和内在之美。这就是中国哲学、美学和传统文化精神使然。
5.刘原一 山水68cm×68cm2017
第二,要坚守中国画的笔墨精神。笔墨精神主要通过毛笔的书写来表现。中国画之所以神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工具上使用笔头为圆锥体的毛笔。毛笔在宣纸上运行变化多端,于是生出变化无穷的笔墨效果。在许多情况下,墨法的变化,也是通过笔法来实现的(当然不仅局限于此)。有一种观点认为,国画的“局部即整体,整体即局部”。如果从笔墨的角度讲,这是正确的。因为它是指国画的每一个局部的用笔用墨,都要具备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把每一个局部叠加起来,其笔墨同样具有审美价值。这就要求每一个点画和皴染的用笔,都要符合中国画的用笔规律和审美要求。造型的线条要用书法的用笔方法写出,要讲究线条的内在精神和审美意味,哪怕是工笔作品,也要符合这个要求。
不仅如此,中国画还要把客观物象升华为笔墨的点画结构。通过书写性的笔墨,把客观物象的“形”转化为笔墨艺术的“形”,而且要赋予其线条和墨色神韵之美。这种神韵之美源自笔墨,而不是“形”本身。由此可见,中国画的笔墨具有核心价值。现在许多创新者,要么在造型上引入西画的理念,要么在工具材料上寻找替代品,要么加入制作手法,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是有一点,就是不能省略掉笔墨。否则,画得再好也不能叫中国画。我们应该明白,不是用毛笔在宣纸上作的画都能叫作中国画。因为中国画是一个由历史文化长期积淀,艺术理念和艺术技法有机统一的艺术体系。
综上所述,中国画要发展,就必须随着时代前行,要吸收一切有益的营养,借鉴一切有用的方法。但是,对于中国画的核心精神,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守护并创造性地继承。
6.刘原一 古刹归云处68cm×34cm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