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46例临床观察

2019-10-1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17期
关键词:甘汤全血供血

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河南 新郑 45115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ertigo,VBIV)是因血液粘稠、脑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动脉压迫等诸多因素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出现的眩晕症状[1]。VBIV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发病时,患者多表现出旋转性眩晕、肢体震颤、恶心呕吐、步伐不稳等症状,治疗时间长,且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西医治疗VBIV主要是对症治疗,但长期服用西药,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中医治疗途径多样,此病在中医范畴中属于“眩晕”“厥证”等,故治疗原则在于益气活血、温经通络和清化痰热。临床应用发现,加味苓桂术甘汤可起到益气化痰、温阳化饮、补虚泻实的功效[2]。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VBIV患者,观察其对VBIV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VBIV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8.58±9.55)岁;病程1~8年,平均(4.58±2.42)年。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9.62±10.25)岁;病程1~9年,平均(4.69±2.15)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气血亏虚型眩晕诊断标准,主症: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四肢无力、失眠心肌;次症:胸闷气短、脉象虚弱、恶心呕吐、舌淡苔薄白;②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因其他疾病所致眩晕者;②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③治疗依从性低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案,内容包括:依据患者身体状况进行降血脂、调节水电解质、调整血压等治疗措施,并给予止吐、镇静等处理,药物选择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湖南迪诺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665,规格:5 mg),口服,睡前服用,>65岁者,1粒/d,≤65岁者,2粒/d,两者均是1次/d。观察组采用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口服,药方为:黄芪30 g,炙甘草6 g,桂枝15 g,红参10 g,茯苓30 g,炒白术15 g,陈皮10 g,川穹15 g,麦冬10 g,水煎服,1剂/d,2次/d,并随症加减:恶心呕吐者,加赭石和竹茹;脾肾阳虚者,加红参、附子和干姜;眩晕严重者,加钩藤和天麻;血虚血瘀者,加当归、红花和丹参;气虚严重者,加党参、黄芪和炒扁豆;失眠多梦者,加酸枣、郁金和合欢皮。1个疗程为30 d,两组均治疗30 d。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患者经TCD检查无异常,眩晕等症状消失为痊愈;眩晕等症状明显改善,即发作频率减少>60%为显效;眩晕等症状有改善迹象,发作频率<60%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均无改善甚至恶化为无效[4]。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和治疗30 d后,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两组患者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③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治疗期间发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心悸等不良反应的例数。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48%)明显比对照组(76.0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指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明显比对照组(21.7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例数 血浆黏度/mPa·s 全血高切黏度/mPa·s 全血低切黏度/mPa·s 红细胞比容/%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61.85±0.401.63±0.39#5.88±0.645.43±0.58#16.68±2.0514.35±1.88#0.48±0.050.41±0.05#观察组461.86±0.421.39±0.41∗#5.89±0.824.81±0.57∗#16.48±2.0912.02±1.75∗#0.47±0.060.30±0.04∗#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各方面均发生巨大的改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VBIV的发病率可能性大幅度增加[5]。目前,临床上单一西医治疗,病情易反复,且西药长期服用易引起诸多不良反应。近年来,我国中医学界关于眩晕病的治疗已有研究成果[6]。因此,积极探究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医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以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看VBIV,此病为脾虚食欲运化,致水不利下,积而生痰,痰瘀内阻,上蒙清窍,而或喜食油腻甜腻精细食物或味重之食,痰火郁结,致上蒙清窍。眩晕即为上蒙清窍,眩晕是标,本为血瘀,故治疗此病的关键在于健脾利湿和温化痰饮。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后全血高(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以及血浆黏度指标均比对照组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表明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VBIV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情况,治疗效果比西医治疗方案更佳,且安全性较高。原因在于西医治疗采取降血脂、调节水电解质、调整血压等措施,其中西药治疗药性强且不易根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发病根本,未能从内调理患者身体,而观察组加味苓桂术甘汤的温化痰饮和健脾利湿的功效对应VBIV的病机,药方中的黄芪可发挥益气行水功效;陈皮可理气顺痰;茯苓、桂枝和炒白术具有温化痰饮、健脾利湿的功效;川穹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甘草则可协调诸药,共同作用,进而发挥补虚泻实、健脾化湿及益气化痰的功效[7]。加味苓桂术甘汤中的中药成分发挥协同作用,共同调和VBIV患者身体基底,治本而治标,促进患者身体康复。且相关研究显示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VBIV具有良好效果,本研究结果同样证明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VBIV的功效。

综上所述,对VBIV患者采用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安全性较高,临床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甘汤全血供血
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包热证)的疗效研究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心肌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胸主动脉供血与腹主动脉供血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
苓桂术甘汤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麻杏石甘汤改善肺间质水肿、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改善休克脱证的作用机理
辣语
微量全血彗星试验检测电子制造业不同工种人群DNA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