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体检采血后对穿刺点按压方式的影响

2019-10-15麦燕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针眼皮下血肿

麦燕芬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自身身体状况越来越重视,导致医院体检人员日益增多[1]。在体检过程中,采集血液标本是临床最为广泛的护理技术,在实施采血后,对针眼部位如不及时按压或按压不到位,则容易导致体检人员在采血后出现瘀斑、淤血、疼痛、皮下血肿等不良反应[2]。在此种状态下,体检人员将承受心理与身体双重痛苦,对再次采血体检会形成阴影,严重者将引起医患矛盾,对医患关系非常不利。因此,在进行采血后有效按压刺点至关重要[3]。本文针对优质护理在体检采血后对穿刺点按压方式的影响实施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2月本院206例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观察组中男52例,女51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1.35±6.94)岁;体检人员中高血压32例,糖尿病23例,其他48例;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65例,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体检人员38例。对照组中男50例,女53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9.86±7.99)岁;体检人员中高血压25例,糖尿病26例,其他52例;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59例,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44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体检人员均按照伸肘直压法进行穿刺点按压,完成采血后迅速将针头拔出,在针头拔出后立即使用医用棉签上方指向体检人员,在棉签距离体检人员针眼0.5 cm时与血管平行直压于体检人员血管上,同时叮嘱体检人员要用另一手拇指朝上对棉签进行横向按压,保证血管于针眼同时按压住,在按压针眼过程中要指导体检人员将手臂展开,同时连续按压5 min,与此同时,要根据体检人员自身情况考虑按压时间是否需要延长。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叮嘱体检人员按压方法,包括按压位置、按压时间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主要包括:①护理人员在接待体检人员时要热情、温柔,耐心回答体检人员提出的问题,并详细为体检人员讲解体检相关流程及注意事项,带领体检人员熟悉医院环境,使其消除陌生感,增强安全感;②在进行采血前,护理人员要与体检人员进行沟通,明确告诉体检人员采血对身体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在采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轻微疼痛,在穿刺完成后要将握拳松开,同时与体检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分散其注意力,使其情绪放松,降低疼痛;③相关护理人员在为体检人员采血过程中考虑体检人员文化差异,护理人员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告知体检人员按压的重要性与正确方式,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态度要温和、热情、面带微笑,提高体检人员好感,进而提升体检人员治疗依从性,促进体检人员与护理人员之间友好关系,降低发生医患纠纷几率;④在采血完成后,护理人员要向体检人员进行健康宣导,嘱咐体检人员在采血后采血上肢不能够进行提、拉、握重物,同时按压时间一定要>5 min,防止由于刺血管破裂导致皮下血肿。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包括瘀斑、淤血、疼痛及皮下血肿。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研表进行评估,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1%高于对照组的7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目前,优质护理广泛运用于医院各个科室,对于患者护理服务提升巨大空间,对相关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有较大改善作用,同时成为提高医院形象的重要举措,因此,对于患者、护理人员及医院实行优质护理服务都具有有效性与重要性[4]。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上升,对于身体健康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增强,故此,医院中体检人员逐渐增多,在医院体检过程中,人流的庞大性,加之对检查结果的猜疑,会使体检人员产生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增加体检人员采血时与采血后的疼痛感[5]。对体检人员进行采血后的优质护理主要是指相关护理人员利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帮助体检人员指导按压方法的重要性[6]。使体检人员在进行体检过程中体会到护理人员的热情、专业,被尊重感增强,使其在心情放松状态下进行采血及采血后按压针眼方法[7]。从而降低淤血、瘀斑、疼痛、皮下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可通过亲密友好的接触提升患者好感度,进而提升体检人员护理满意度[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体检人员采血后出现不良反应,提升体检人员护理满意度。探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在采血前相关护理人员意识到体检人员的心理环境,及时为体检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耐心为体检人员讲解体检流程,有效建立护患关系,使其具有一定安全感并放松心态,在采血过程中护理人员与体检人员进行沟通谈话,分散体检人员注意力,并告知体检人员会有微痛感,待采血完成后立即松拳放平心态会减轻疼痛感。在采血结束后详细指导体检人员按压方式,在指导过程中态度要温和,不可蛮横,同时告知体检人员如不按照医嘱实施按压,可能会导致出现淤血、疼痛感加强或皮下血肿等不良情况的产生。

综上所述,在采血后对体检人员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体检人员护理满意度,降低采血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针眼皮下血肿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打针后如何避免皮下瘀青
针眼
——破溃
树荫下的绣娘
复方樟柳碱两种注射方法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比较
腹部切口皮下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打完针千万不要马上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