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6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影像价值分析

2019-10-15黄永穗彭荣华赵云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低密度征象阑尾

黄永穗 彭荣华 赵云燕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恶心及呕吐,右下腹有固定压痛点。可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发病,但以20~30岁青壮年发病率最高,约占40%,其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手术[1]。因此,强调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极为重要,否则产生穿孔、脓肿,甚至腹膜炎等并发症使病情复杂化,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组取本院2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做急诊16层螺旋CT平扫或增强检查,就得出的结果分析急性阑尾炎的各种常见CT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10月31日收治的2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年龄9~73岁,腹痛或右下腹痛3 h~2 d就诊,部分患者伴有呕吐或发热,实验室检查提示白细胞(WBC)计数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

1.2 检查方法 采用飞利浦MX16evo螺旋CT进行急诊扫描,因急腹症患者临床未除外胃肠道穿孔均不给予口服对比剂,6例只做全腹或中下腹部平扫,18例平扫+增强扫描,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320 mgI/ml碘佛醇80~100 ml,速率3 ml/s,多期扫描,扫描范围从膈顶部或双肾下极至耻骨联合下缘,层厚0.50,螺距0.863。多平面重建技术能够确定阑尾的位置、空间关系及了解周围组织改变情况,提高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性[2],本组病例全部通过MPR或CPR进行影像分析,WW300-500,WL30-50能够清晰显示阑尾周边情况。

2 结果

本组病例中,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见图1~9。①阑尾管径增粗>6 mm,占83.3%(20/24);②阑尾壁增厚>2 mm,强化的管壁在横断位显示“靶征”,此征象较为可靠,占75.0%(18/24);③阑尾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表现为周围脂肪组织内见小片状或条片状密度增高模糊影,占75.0%(18/24);④结肠旁沟积液,积液常常位于盲肠内侧,可伴有盆腔积液,占75.0%(18/24);⑤阑尾周围腹膜增厚,右侧结肠后筋膜厚度增加,占62.5%(15/24);⑥阑尾腔内积液,占54.2%(13/24);⑦阑尾粪石,占50.0%(12/24);⑧阑尾周围小肠或结肠壁增厚,多数伴有受累小肠或回盲部腔内少量积液,周边小肠局部排列紊乱,外壁欠光整,占45.8%(11/24);⑨阑尾积气,呈小泡样透亮区,同时腔内有积液,占33.3%(8/24);⑩阑尾周围包块,增强扫描可以观察到密度不均匀,内有低密度液化改变,周边有强化,占25.0%(6/24)。

每个病例的急性阑尾炎CT表现形式多样,其中阑尾管径增粗、阑尾壁增厚、阑尾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结肠旁沟积液、阑尾周围腹膜增厚、阑尾腔内积液、合并阑尾粪石最为常见。

图1,图2 横断及MPR,阑尾管径增粗,黏膜层及浆膜层明显强化,肠壁水肿呈低密度改变,阑尾腔积液形成同心圆或“靶征”

图3 阑尾周边腰大肌前脂肪带见条片状致密影,脂肪间隙模糊

图4 阑尾周边包块,阑尾显示不清,包块内密度不均,可见多个环状强化,手术提示阑尾脓肿并穿孔

图5 阑尾增粗,回肠末端肠壁水肿增厚、肠腔少量积液,呈“靶征”改变

图6 回盲部积液,提示肠淤张

图7,图8 横断及MPR,阑尾稍增粗,阑尾出口及远端可见粪石,右侧结肠旁沟少量积液,邻近腹膜局限性增厚

图9 24例急性阑尾炎常见CT表现

3 讨论

一般情况下,将阑尾增粗、阑尾壁厚度增加、阑尾横截面出现同心圆变化、阑尾周围边缘呈模糊状态、密度增加看作是急性阑尾炎的CT直接征象。将阑尾周围系膜或腰大肌前方脂肪组织模糊及密度增加,阑尾出现钙化情况,阑尾周围存在脓肿作为急性阑尾炎的CT间接征象[3-5]。与本组病例研究结果相符。在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中,本组病例采用阑尾管径增粗>6 mm、阑尾壁增厚>2 mm是急性阑尾炎的判定标准,表明肠道炎症使阑尾壁内的淋巴滤泡增生肿大,典型的CT表现显示“靶征”,靶中央为阑尾腔内低密度的液体,内外层高密度影分别为强化的黏膜层和浆膜层,两层之间为低密度肠壁水肿带,此征象诊断急性阑尾炎较为可靠[6,7]。有学者收集的91例病例中认为阑尾宽经6.3~29.0 mm不等,表明阑尾越粗,病变程度越严重,急性阑尾炎的可能性越高,与本组相符(20/24占83.3%)[8]。

阑尾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结肠旁沟积液、阑尾周围腹膜增厚往往提示炎性病变已经突破浆膜层,导致阑尾周边炎性反应,本组24例病例的CT影像表现当中,前二者各占75.0%、后者占62.5%,表明在急性阑尾炎征象比较有特异性表现。当病变范围较扩大到周边组织时,可累及附近器官,导致邻近小肠或回盲部肠壁水肿增厚,局部肠管积液、排列紊乱、外壁欠光滑,提示存在肠淤积或肠麻痹性改变,急诊CT检查怀疑肠道穿孔未给予口服对比剂的情况下,更容易观察到此种征象,此时应当注意是否存在急性阑尾炎。

当阑尾周边出现软组织肿块,有环状强化及病灶中心低密度液化、内见液平面或小气泡形成时应高度怀疑穿孔并脓肿形成,值得提出的是,本组6例术后随访均提示阑尾脓肿之外,2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并没有发现软组织包块内含有气体影存在,与喻浔等[8]报道并不完全吻合,可能是阑尾穿孔较小不易观察小气泡或本组样本量不够,有待以后临床实践中继续观察。正常阑尾腔内只有气体存在而没有大量液体存在,在本组急性阑尾炎病例中时常常观察到阑尾腔内有液体存在或仅存少量气泡,表明阑尾黏膜分泌物或液体潴留。阑尾粪石CT表现为腔内圆形高密度影,但它不一定引起急性阑尾炎,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经常观察到,切不可在仅见阑尾粪石的情况下武断地认为一定是阑尾炎,要密切结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考虑,如有多种CT征象存在,则表明结石产生堵塞、导致阑尾黏膜损伤,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性越大。

综上所述,急性阑尾炎有多种影像表现,要全面分析,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猜你喜欢

低密度征象阑尾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新型低密度Nb-Ti合金组织及性能研究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LI-RADS v2018 MR 辅助征象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阑尾真的无用吗?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低密度脂蛋白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