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农村扶贫政策

2019-10-14张顺中王子豪徐小虎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3期
关键词:中国农村改善策略

张顺中 王子豪 徐小虎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仍然享受不到生产力极大发展所带来的便利。为此,国家从战略层面先后提出了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战略,将发展的目标向基层农村聚焦,并逐步落实了相关的扶贫政策及促进政策。本文立足于政策实践基础,对当前我国的农村扶贫政策进行深入的解读,以期进一步改善扶贫策略,促进我国农村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农村;扶贫政策;改善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专门提出了扶贫政策,从精准扶贫到现在的各项对农村和农民的优惠,展现了我国领导人对于农村问题的关心。如何对贫困人口进行补助,如何对贫困村落进行改善,提高我国农村生活质量水平,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一、医疗救助

农村医疗救助指的是对还没有参加以及没有足够能力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或者是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没有能力承担起相应费用的农村困难农民进行帮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在中国很多农民都存在看病难的问题,其关键原因在于支付不起高额的医疗费用,他们甚至连基本的医疗保险都没有能力缴纳,为了改善这种问题,我国决定通过政府的帮助去让这些农民享有医保,提高他们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

目前,不少村庄仅有1个卫生站,医疗设施相对落后。许多村民表示,在村卫生站,只能解决小病,一旦碰上大病,就得前往城里的医院问诊,如此一来,耗费的不仅是村民的劳动时间,更花费了村民辛苦积攒的钱财。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在当地建立医院有利于彻底改善这一问题,医保的缴纳改善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医院的建立极大的方便了农民对于医疗的需求。

现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原农村人口纷纷转移至城市生活,然而农村人口比重依旧占据大百分比,高达总比例的70%,并且中国各个省市都有农村,各地农村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在实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时,要针对当地实际情况来制定相适应的救助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需要经过时间与实践的检验,建立更完善的医疗救助制度,让各省各地都建立起完善的符合地方特色的救助制度。

二、教育补贴

唯有发展好教育,唯有坚持弘扬优秀的文化,各县城才有未来,各村庄才能看到更美好的明天。教育作为一个国家进步和发展的基石,很多農村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业不惜离开自己生活了很多年的家乡去外地务工,只为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仍然有很多农村地区教育基础很不完善,甚至没有正规的学校,这些地区的孩子往往没能读书到初中就被迫成家外出打工,来维持家庭生计。这使得农村的整体素质始终提不上来,为此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对于农村的教育进行补贴。

国家提供的教育补贴主要针对义务教育,针对农村户口的学生,提出中小学免收学杂费等相关政策;对于高中教育以及大学教育国家也存在对于农村的政策倾斜;针对农村户口的学生,就读高中一概免除其学杂费;对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容乐观的学生有一年高达2000元的助学补贴。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在外务工的家长的负担。

国家对于农村的教育补贴解决了农村家长的后顾之忧,也让很多因为家庭条件而不得不辍学打工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了相同的教育机会,初步实现了教育公平。

三、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措施,从根本上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扶贫开发的策略重点和主要工作,产业扶贫促进了四周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周围居民的收入,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是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的有效路径。产业扶贫作为内生发展机制,目的在于促进贫困个体(家庭)与贫困区域协同发展,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阻断贫困发生的动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产业化以及农村的独特自然风光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北方地区的大部分农村来说可以进行生态新农庄建设,吸引周边城市具民来刺激当地的经济发展,南方地区的绝大多数农村除了以农业为主要产业之外,要加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开展,尤其要发展农业和旅游业,以此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各个地区都可以把自己的地方特色利用起来,建立发展属于自己的产业优势。

农村产业扶贫要注重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挥农村的农业主导地位,延长产业链,充分的利用好地缘优势。很多农村位于高寒山区,每年的自然环境很不利于农作物的增长,对于农产品产业化的发展极为不利。很多农民产品化意识差,要加快改善这种粗放的生产模式,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生产技术,并在各县镇进行搭建试验和示范。县政府将列出专项资金进行补贴,补贴购网费用,以贫困户为对象发放补助金,同时,协调金融机构为农民协调,政府贴息,帮助解决各项资金压力问题。

产业扶贫的重要一步就是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改变农民观念,从根本上改善小农意识,让他们从生活中从根本上认识到国家政策的优势。逐步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对于产业扶贫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的各项扶贫政策有利于农村的高速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促进作用,能更加充分的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最初的贫困村到如今迈向小康,中国各县城的扶贫政策得到有效进展,是时代进步的主旋律的最强音。

参考文献:

[1]邓阳.扶贫理论与政策的演化发展对精准脱贫的借鉴[J].理论月刊,2019(03):123-130.

[2]石萌萌,郭琪.精准扶贫落实的困难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2):197-198+182.

猜你喜欢

中国农村改善策略
中国农村金融产品发展创新的几点思考
关于配电线路施工管理现状和改善策略研究
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关于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关于高校行政管理现状的思考与研究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策略
浅论中国当代社会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早婚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