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2016-12-23刘思梦
摘 要:相对于城市而言,中国农村的金融发展状况较差。农村地区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较多问题,对此,有必要通过合理措施的应用,提升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质量。本文从金融服务工具问题入手,对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国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较大,二者均衡发展目的需要通过生产力向农村地区的迁移来实现。这种迁移工作建立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基础上。作为农村经济的组成要素,农村金融的发展会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产生相应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讲,实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
1.金融服务工具问题
目前中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工具较为单一,各大金融机构所推行的主要金融工具为信贷,农业类证券以及相关保险业务等金融工具都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对于农村地区居民而言,他们在金融方面的资产收益最大化秒以及按照自身偏好选择投资项目的目的难以实现。
2.金融体系构建问题
中国农村的金融体系构建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这种不完善的金融体系结构中,农村信用合作社成为整个体系中的关键要素,并且农村地区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比例较为不协调。在这种金融体系中,农村地区居民的金融需求通常无法得到合理满足,相关金融机构的服务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
3.金融市场问题
相对于城市而言,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问题主要是金融利率弹性较差,再加之农村地区经济主要以小农经济模式为特征,整体市场化水平达不到预期,最终导致其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金融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存在农村信用合作社“一家独大”的现象,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处于补充地位,整体服务水平较低,金融需求满足能力差,这将会严重降低银行资金使用效率。(2)金融服务工具单一。目前农村地区主要以信贷为主要的金融工具,在这种背景下,农业保险业务所占的比例不断降低,农业信托举步维艰,农业金融始终无法得到快速的发展。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导致有关农业的投资与资产收益最大化无法实现。
4.金融发展制度问题
就农村金融发展制度而言,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政府干预问题
从本质角度来讲,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应该以农村本身为市场经济制度的变迁主体,但从中国农村以往的金融发展情况来看,政府在发展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干预使得农村金融发展制度存在一些不合理性问题。
(2)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问题
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经济体制改革的应用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后续强制性变革措施的应用使得农村金融市场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二元性特点,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得中国农村的区域供需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失衡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金融选择通过以非正规金融为主的发展路径,这种路径选择使得正规金融机构的作用逐渐弱化,进而影响农村金融市场的合理性和良性发展。
二、影响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1.经济信用体系因素
信用是金融业务流程中的重要因素。就中国农村而言,其经济信用体系的完善程度较低,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村居民提供的相关金融业务遭遇风险的概率较大,这种现象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积极性。
2.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相对于城市地区而言,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金融是一项以经济水平为参照的活动,中国农村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一定的干扰作用。同时,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与农村经济相关的金融生态环境也受到冲击。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由于农村地区普遍经济不发达,导致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最终会反作用于农村经济发展,这是相关人员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三、促进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提升措施
从本质角度来讲,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可以通过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提升措施的应用来实现。农村居民金融服务效率的提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金融保险方面。从农村居民的角度来讲,影响他们开展金融业务的主要因素指金融本身的高风险性特点。而就金融机构而言,农民生产活动的风险性特点同样也是影响机构作出发展农村金融决策的影响因素。基于这种现象,有必要分别针对金融机构以及农村提供保险,利用政策条例的形式,以相关金融监督机构和政府部分为开展对象,通过便捷化信贷保险的提供提升金融机构与农村居民发展金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对金融保险活动的间接化开展使得自身面临的风险发生显著降低,且推广金融活动的行为能够为其带来一定的经济利润。对于农村居民而言,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对象的保险业务更加契合他们的实际需求,且该业务本身较小的风险性有助于农民参与金融保险概率的提升。第二,金融服务覆盖范围方面。提升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效率的最基本措施为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由于当前中国农村中包含的金融机构类型较多,因此,金融服务范围提升目的的实现应该基于所有金融机构的通力合作基础上完成。这些农村金融机构可以从增设金融网点、大范围推广信贷产品以及向农村居民宣传普及金融知识等角度促进农村金融覆盖范围以及服务效率提升目标的实现。
2.农村金融创新措施
农村金融的创新发展目的可以通过金融创新体系的构建来实现。以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为例,该机构应该在注重自身原有金融业务发展的基础上,将更多的可以应用的新理财产品应用到业务模式中。就客户的抵押而言,可以针对农村居民的特点创设农业机动车辆抵押、林权抵押等多种抵押方式,提升农村居民参与金融活动的难度。
同时,随着农民收入、购买能力不断提高,小额信贷逐渐在农村地区兴起,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中,小额信贷将会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首先需要对农村金融市场的信用状况、偿还能力等进行研究,这就要求相关单位能在农村地区建立高效率的征信体系,除了传统形势的网点外,还能通过网络、电子设备等对农村地区的征信进行查询,进而保证农村地区小额信贷的可持续性。而在农村小额信贷的基础上,也需要探索多种形式与机制,使其能与相适应农村地区居民的财产状况;在信贷产品规模上,需要借助小额信贷灵活的特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多种具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解决农民在短时间内对资金的需求。
3.农村正规金融发展措施
中国农村的正规金融机构主要包含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合作型农村金融机构这三种。这里以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这种正规机构为例,对此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进行分析。从当前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是金融机构所处的政策性背景与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需求契合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应该通过扩大资金来源的方式,吸收所处金融市场中的流动资金。该目标可以通过适宜理财产品的发行来实现。其中,农业银行是政策性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农业银行能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发挥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积极参与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对农业银行而言,在参与市场竞争中首先需要借助自身在资金上的优势,进一步扩大资金来源,能依靠多种形式提高自身实力(如利用银行信誉发放理财产品等),积极吸引农民参与到储金工作中。(2)做好内部改革,能根据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实际要求,有计划的扩大网点覆盖面积;同时,还应该精准把握农村金融市场的整体情况,设计出客观的金融覆盖面,保证每个用户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而对于农业银行而言,也要依靠自身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地位预作用,进一步活跃农村金融市场,并引导农村其他金融机构服务于农村市场,最终实现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从整体角度来讲,中国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包含金融服务工具问题、金融发展制度问题以及金融体系构建问题等。为了保证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农村正规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机构应该在通力合作的情况下,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范围、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进而促进自身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丹丹.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郭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
[3]曹蓉珍.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扬州大学,2007.
[4]苏志敏.中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D].宁波大学,2012.
[5]朴金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
[7]张忠宇.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01:80-85.
[8]聂勇.中国新型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探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9:193-198.
[9]伊全胜,符晓,纳丽娜.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8:79-81.
作者简介:刘思梦(1995.02- ),女,陕西省渭南市,大学本科,安徽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