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元协同视角下企业文化建设策略与效应分析

2019-10-14姜晨

企业文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建设策略企业文化

姜晨

摘要:基于协同理论,现代企业既是一个协同组织系统,负责协调各方利益,使得整体在协作中利益最大化,同时又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重要序参量,企业的管理者与规章制度为控制参量,在控制参量和序参量的相互作用下使得企业内部形成有序的结构。多元协同视角下的企业文化建设与效应分析应该以协同理论为基础,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阐述了多元协同及企业文化的相关理论,给出了多元协同视角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策略及效应分析,以期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词:多元协同;企业文化;建设策略;效应分析

协同学,亦称协同理论,原本起源并应用于物理实验之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的协同理论已经应用于人才培养、企业文化建设、高校建设等众多方面。协同理论的广泛应用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优秀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将协同理论的相关知识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中,可以大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为现代企业应对激烈竞争提供保障。

一、多元协同及企业文化相关理论概述

多元协同,顾名思义即多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协同理论于1969年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提出,其指出组织系统如果是由大量子系统组成,那么这些子系统在非线性作用下相互发生系统效应,使得原本无序的状态逐步转变为有序的状态,形成一定的自组织结构,从而使组织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协同是指协和、合作的意思,而所谓的自组织结构是指系统内部的有序结构或者有序结构形成的过程。自组织结构依靠内部不同要素之间的协调作用,同时依照某种规则或者条件,在没有外部命令或者外部条件对于组织结构不起主导作用的情况下,达成高效的协调机制,形成各司其职的有机整体。现代企业属于自组织系统,同时也是典型的协同组织。

序参量是协同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自组织系统演化的过程中,序参量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序参量不单纯指组织系统中某一因素,而是将彼此存在关系的一众因素串联起来形成的竞争协同关系,这种关系成为了系统的有序结构参量。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优秀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武器,对于企业来说其是不可多得的序参量,企业只有在它的作用下方能释放出独特的能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组织效应的效果。控制参量是与序参量相关的一个概念,其原指除变量以外影响实验结果和变化的潜在因素或条件。由此衍生到企业管理中,控制变量可以理解为使企业有序进行生产、经营、交易等各种行为的各要素的集合。

综上理论所述,不难总结出,现代企业既是一个发挥协同效应的协同组织,这使得其具有强大连接作用,将各主体围绕在自己周围;同时,企业又是一个发挥自组织效应的自组织,企业的发展不能全部依靠硬性条件去控制,企业的各子系统或者说各子部门应该在竞争合作中维持企业的稳定发展,同时激发企业的活力。因此,企业文化就成为重要的序参量,在企业文化的指引下,企业员工能够有认同感、归属感,在日常工作中各尽其职;而控制参量则可以理解为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及相关规章制度,在这些控制参量的约束下,企业各子系统才能在合理的范围内竞争合作。

二、多元协同视角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在多元协同的角度下建设企业文化,必须要明确其具有良性序参量特性,要对其进行积极培养锻造,使得企业在其作用下实现良性运作,形成一个完美系统。企业要打造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需要建立一个个子系统,实现这些系统内部调整作用,最终达成一个有序结构,同时不断培养良性序参量,来引导企业文化系统走向更高级的有序态。

(一)引导鼓励企业中的文化创新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同样适用。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职工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及价值观念,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创新要鼓励每一位员工参与其中。企业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子系统都是具有创造力的系统,当企业中的个人或者子系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时,在碰撞中就会产生文化创新的可能。初期的企业文化创新萌芽可能不会被认可接受,但企业的管理者应该重视这种企业文化创新的可能。企业的发展必须要经过革新,企业文化的发展同样需要革新,文化创新在初期是不容易接受的,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磨合,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创新的可能性加以重视,就能最快地使文化创新的可能性变为现实,使文化创新成为序参量,从而缩短文化应用的时间,使之尽快为企业服务。

(二)加强子系统间的交流沟通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变得迅速便捷,企业内部的各子系统之间的交流沟通应该有其独特的连接网络。一方面,文化创新的可能性是在企业各系统之间的交流碰撞中出现的,另一方面,企业良好的文化建设,有赖于企业各部门、各岗位积极协调,保证企业文化之下各个子系统的健康发展,让它们產生积极地交互,焕发它们的活力。唯有在沟通中能让企业的文化系统充满力量,能够对外界的任何刺激产生反馈,做出正确应对,促进企业文化不断向良性态势发展。

(三)对企业各子系统适当放权

企业文化的建设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企业文化是要建设起让所有人都认可的价值规范,指导职工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企业文化是要引导企业各子系统产生协同效应,引导企业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自组织系统。对于后者而言,企业不可以过分集权,需要适当的对各子系统各子部门进行放权。适当放权可以加强子系统之间的交流合作与竞争,只要在约束条件内适当放权,就可以在可控的范围内激发子系统之间的碰撞,从而为形成合理的企业文化架构做铺垫。

三、多元协同视角下的企业文化效应分析

在协同理论的指导下建设企业文化可以让企业文化产生不同的效应,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集聚与协同效应

组织架构、供应链组成以及客户关系明确都是现代企业组织集聚的体现,在企业文化的指引下,企业实现组织集聚之后,要进行精准的利益管理,而企业文化则是为此提供方便的,为其提供了基本的宗旨、原则、观念以及使命,这将使得成员之间的隶属关系转变为共生关系。企业职工在企业文化的作用下会产生归属感、信任感和依赖感,不同阶层和组织的成员因为信奉同样的文化而产生共生的基础、介质和动力,不同职工之间、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自然从被动变为主动,协同效应产生并且被逐步放大。

(二)关联创新效应

产业链是协同组织,其具有一定柔性,其将链上的企业团结在一条利益线上,形成了互相合作局面。链上每个企业自己的企业文化,都成了一个积极地序参量,调控着企业作为,为链上企业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做出积极贡献。现代产业链关联有垂直和水平两种模式。前者拥有产业链上企业在同一企业文化之下发挥作用的特点,企业文化得到了有效传递。水平关联不是文化关联,而是倾向于比较实际的销售和技术关联,不同单位之间的模仿竞争导致集聚度和关联度不断加强,在独立竞争又相关联的协同进程中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三)信息交流与扩散效应

一方面,在协同组织中,企业文化为组成成员提供了共同的价值理念,这种共同的价值观引导着成员产生一致的学习力、实践力和公关力。在文化的统领下,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组织松散、指挥系统失效、向心力不强的弊端。这种文化共融的作用会使序参量的作用不断放大,企业制定的共同目标以及各个阶段的规划也就更易实现。另一方面,协同组织内部的序参量将推动信息的交流与扩散,实践证明,在企业文化的融合下,组成成员之间的工作协作更加顺畅,加快了技术的进步与转化,加快了管理成果的应用与扩散。

(四)规模增长效应

在企业文化的作用下,企业可以构建起协同组织的合作平台,企业间的不断协同合作可以使组织成长为更加有序的稳定结构。加之技术的转化推广、管理成果的应用与扩散、产品的创新与进步,各成员单位会在不断的进步中不断完善和再创新,这种良性循环使得协同效应不断扩大,从而产生规模增长效应。

四、结束语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使基于协同理论去建设企业文化,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形成完善的文化体系,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和企业文化的建设者应该从长期规划出发,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分析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将企业的文化精神真正融入到企业的发展血脉之中。

参考文献:

[1]王洪波.试论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融”点与“熔”点[J].现代国企研究,2016.

[2]蔡幼荣.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J].纳税,2017.

[3]闫景宏.企业文化导论[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建设策略企业文化
小学班主任要如何做好班级的文化建设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浅谈怎样做好企业党建思想文化工作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经营管理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