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9-10-14杨桂萍
杨桂萍
摘 要: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则流传至今。现阶段,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主要教学目的。初中英语也不例外,分层教学法对初中英语教学有很大裨益。本文通过分析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 初中英语 教学应用
现在分层教学法还是较新颖独特的,因此还在试验阶段,如果应用到教学中,一定要遵守教育大纲的要求,不能盲目引用,因材施教,将不同学科划分为不同层次实施,引导不同水平的学生高效地适应开展的层次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促进教育教学有序开展。
1.分层教学法的相关理论
一种新形式的教学方法正融入分层式教学,带有独特性、集中性,详细地说具有以下几点:(1)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或学习特点,这样能够将学生按照不同的特点及具备的能力进行划分,充分发挥学生优势,弥补不足,以满足学习需求。(2)有的学生胆小,不敢在课堂上举手提问,这就需要老师善于发现并给予这类学生关心照顾,主动让他们回答问题,让他们踊跃参与教学活动。(3)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适应能力,而且要关心教育者是否适用层次式教学,这样才能发挥教学的作用。
1.1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发展特点进行教学是分层教学法的特点之一。你听我讲、互不干扰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在以往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忽视部分学生的能力,造成优等生听之无力,水平较低的学生跟不上的情况。分层教学法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根据学生能力将教学分层,优等生听难点,水平较低的学生听基础,这样使优者更优,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班级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1.2动机刺激
动机刺激是学生学到知识的关键因素。英语学习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积累,在课堂上学习基础知识,在课堂外锻炼实际能力,是提高英语学习水平的方法。因此,学生是否有动力学习英语是老师首先应该关注的。分层教学法利用动机刺激,分别掌握学生的特点,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对英语有热爱之心,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英语学习。
1.3团结协作
团结協作在分层教学法中意义重大。团结协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之间进行英语交流,从而提高英语水平。分层教学法的作用体现在能区分学生水平,以高辅低,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学习别人的学习方法,借鉴别人的学习思想,从而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有一定的批判性认知,虚心涵泳。另外,有了分层教学法的助力,老师不再是课堂的支撑者,而是课堂的推动者,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1.4多元智力
分层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多元智力理论涉及的八大发展方向,是社会中必然能用到的财富。八种发展方向代表着八种能力,学生水平大相径庭是因为能力不同。在此情况下,教师要有更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作为辅助。分层教育法涉及的多元智力理论对初中英语学习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让老师根据学生差异进行教学课件设计,还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根据多元化合理划分层次
将不同学生根据一些依据划分为不用层次是此次教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首先要做的事,准确衡量每一位学生是分层式教学有效的根本保障。有的老师认为分层式教学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想当然地将学生按照平时考试中的英语成绩划分小组,无非就是好成绩的在一起,成绩不好的在一起,这样结果可想而知,成绩不好的学生想学也没人带领,难以突破,造成分层式教学的失败。合理有效科学的划分虽然要求成绩优秀,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平时英语考试成绩、对英语是否有兴趣、自身的性格特点能力等综合考虑,进行更深一步的分组。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开展教育教学前充分了解学生,并不单单是用成绩了解,也不能对学生成绩差的学生爱答不理;第二,在排座位的时候,可以将同学分成成绩好的和成绩较差的,让他们取长补短,相互进步,让成绩较差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但是层次划分的依据不必让学生知道,以免被有的学生误解老师的做法不利于他,这样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损害。
2.2学生水平分层
教师在授课前必须了解学生的英语能力,可以通过单词量、语法基础、思维活跃度等对学生进行水平划分。将学生的英语水平分为高中低三类,高类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思维比较活跃,只需要稍加指导:中类学生英语基础也不差,但是缺乏灵活做题的思想,需要传授一定的学习技巧,引导学生的英语发展:低类学生基础较差,可以引导他们学习基础知识,在简单的问题中找回信心,不急功近利,一步一步地进入理想状态。
2.3教学要求分层
对学生水平分层,对学生的要求也要分层。比如Unit 10“Can you play the guitar”这一课时的教学,老师可以利用情境导入或者视频导入等多种导入方式,对高中低三类学生定制不同的目标。高类学生需要将自己的内心情感用英文作文形式抒发:中类学生只要求将自己的所思进行口头上的阐述即可:低类学生要求可以放宽,只需大胆举手发言就可以。通过对不同程度学生要求的分层,可以将各个层次学生的潜在能量挖掘出来,使学生自主性学习动机加强,提高班级英语整体水平。当然老师的要求分层不能一成不变,根据学生的进步适当调整,给予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自信起来。
2.4教学设计分层
教师授课前要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了解,抓住教学大纲主线,在考虑学生水平和教学要求的分层前提下,完成教学设计。在一节英语课上,老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学习。比如Unit 2“I think that moon cakes are delicious”这一课时的教学,老师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比如高类学生,要全面掌握这一课文中的宾语从句、感叹句的语法知识点,还要具有创造性思维,将语法知识和之前所学联系起来;对于中类学生,就要对这节课中的语法知识、短语有一定的掌握,可以分辨各种宾语从句;低类学生的任务要求放宽,能够熟记本节课的单词短语,记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在这三类学生的相互学习中,学生不再提起英语就发愁,利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一方面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另一方面使学生跳出舒适圈,迎来更大的英语发展空间。最重要的是通过合作学习,促进班风强化,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2.5教学考评分层
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之一是考核点评,让老师看到问题,解决问题。在分层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期末考试不是唯一点评学生的标准。在日常课堂上,老师要看到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Unit 10“Can you play the guitar”这一课时,教师要注重英语的口语练习,英语不是会做卷子就可以,更重要的是用于实处。借助吉他这一话题,在班里进行讨论,你喜欢吉他吗?你喜欢哪些乐器?有的学生喜欢吉他,有的学生喜欢小提琴,有的学生喜欢钢琴。在这样的情境氛围中,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看到学生的英语发展水平,同时加深学生对这一课时的理解,更容易授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初中分层次教学的开展要合理高效,更要注重课内模式和课外模式相互联系、统一建设。以往的教学模式并没有考虑全部学生,没有考虑每个人对待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英语词汇量、阅读量不同,对待英语的兴趣也不尽相同等因素,老师的授课方式不尽相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这样没有层次、不能突出重点的教育教学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学生的创造力。所以,教学方式急需调整,不仅要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领会能力进行划分,还要规划有目标、能实现、高效率、突出层次中的教学计划和方针政策。课堂上,教师要对大大小小的问题进行提问,或者以书上的例题进行某类专题的分析,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独自预习课本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让一些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带领大家读单词,学习发音,懂得语法,朗诵课文等,以便增强同学的语感。课外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同样需要分层次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外兴趣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课外作业,并且与学生融洽相处,将他们的优势成分发挥出来。
4.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最初等教育毕业迈入初中大门,英语能力的不同会逐渐显露出来,导致当时在小学成绩相当的学生由于英语水平不同渐渐拉开差距。小学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到了初中之后接受英语会更加容易,能够较快地掌握老师所说的重点:英语基础薄弱、学起来吃力的学生并不能较快地接受英语这门课,也不能高效学习英语。无论是否有良好的英语基础,老师都应该一视同仁,尤其英语薄弱的学生更应该给予耐心的辅导,激发他们对英语的热情和动力。因此,分层式英语教学法对于英语学习有很大的益处,甚至影响深远。
5.结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利用分层教学法可以促进班级整体英语水平提高,老师通过对学生水平、教学要求、教学设计和最终考评的分层,将学生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李碧婵,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J].英语教师,2018 (13).
[2]闫志洁.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校园英语,2018(52):189.
[3]董红霞,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學周刊,2019(04):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