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谓谁?——回到“以意逆志”上来
2019-10-14关琳琳
关琳琳
摘 要:长期以来,人们对《诗经·秦风·蒹葭》主旨理解一直存在分歧,可谓众说纷纭。对诗句“所谓伊人”的解释,直接影响诗旨的把握。《孟子·万章上》提出“以意逆志”说,主张读者以独特性的自我面对文本,领会和接纳创作者的原始意图。孟子的“以意逆志”说使《诗经》研究由经学转到文学层面上,并为后世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提供了重要理论启示。从“以意逆志”角度解读《诗经·秦风·蒹葭》,不失为文学阅读的基本要求和向文学本体的一种回归。
关键词:“伊人” 孟子 “以意逆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被后人奉为经典。由于其在艺术上多用比兴手法,常以彼物比此物,使后人读来往往觉得不知所指。《诗经·秦风·蒹葭》是《诗经》中最经典的篇目之一,该诗歌以凄清朦胧的文学意象、空灵幽缈的意境赢得了“第一篇缥缈文字”的美誉,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景物描写的不确指性,缺失文本的历史语境,人们对《蒹葭》主旨的探求很难有确切的定论。《孟子·万章上》针对《诗经》解读上存在的“断章取义”现象,提出了“以意逆志”说。经后人不断探讨、总结,上升为文学阐释的主要法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该理论具有丰富的内在意蕴和极高的研究价值,对后世诗歌的鉴赏批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明代学者胡应麟就赞其为“千古谈诗之妙诠也”①。现在,我们回到“以意逆志”上,分析“伊人”谓谁。
一、回到“以意逆志”上来
正确把握“以意逆志”要处理好“文”“辞”“意”和“志”四者之间的关系,做到“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既不要拘泥于文字而误解词句,又不要困囿于个别词句而误解作者完整的意思。要结合诗歌的具体意象,对诗歌的整体意境和创作者的意图作出理解。
(一)重视文本之义
孟子“以意逆志”的主要观点是:“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以得之。”②他在这里首先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不以文害辞”。即不能断章取义,单独截取个别字词来理解诗,这样只会曲解诗的含义。第二,“不以辞害志”。即不能以单独句子的表面意义曲解诗的真实含义。
梳理关于《蒹葭》主旨的主流论说,不外乎相思、怀人、哲理等。相思之说是当代研究学者们广泛认可的一种说法,把《蒹葭》作为一首爱情诗来解读。“伊人”意指心上人,诗歌表达的是诗人苦苦追求却未得的思慕、惆怅之情。程俊英、蒋见元在《诗经注析》中指出:“这是一首抒写思慕、追求意中人而不可得的诗。……我们认为是情诗,也是从诗中那种难与人言的思慕情致而推测之。”③这是读者从诗中直观感受到的。有人在理解时,将“伊人”指向某种具体或缥缈的理想,它在不可轻易触及的彼岸,道阻且长且跻且右。认为诗人通过主人公上下求索的行动路径,表达了一种不断追寻、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这种观点将诗歌主旨引向哲学思考,表达了某种生命体验和精神困境,主人公的形象颇有“西西弗斯”的意味。不考虑其背景和动机,也无不可,或许更准确也未可知。
我们应该尊重整个文本,从整体人手,探寻其内在意蕴。正如黑格尔所言:“遇到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和内容。”④以点概面是不可取的,极易曲解诗歌的原意。
(二)尊重作者之志
清代焦循在继承前人理解的基础上,把“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联系起来,强调加强对创作者思想的认识。这种观点将“以意逆志”作为“知人论世”前提下的一种释诗方法。顾镇提出:“必论世知人,而后逆志之说可用也。”⑤也就是重视作者之意,在理解诗歌时,要把握创作者的基本思想感情。
有一种观点认为是求才诗,表达的是君主对于贤才的渴求之情。崔述在《读风偶识》中分析:“《蒹葭》,亦好贤诗也。……诗人虽知其贤,而亦知其不适于当世之用,是以反复叹美而不胜其惋惜之情。”⑥因为不知作者,生平未可知,崔述结合时代情况和特点,推测诗人思想和写诗目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诗经通论》云:“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⑦方玉润《诗经原始》:“惜招隐难致也。@他们都认为诗人表达的是贤人隐居、求才若渴之意,有一定的道理。
(三)发挥读者之意
因为孟子的表述留下了“空白”,使该理论具有较大的阐释空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对《蒹葭》主旨提了不解说:“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⑨可以说打破了对诗歌主旨解说的禁忌,还《蒹葭》作为诗歌的本来面目,为后人开辟了解读赏析文学作品的广阔前景。
正因为他认为“不知其何所指”,所以他吸取“以意逆志”说,提倡“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⑩。认为只有具备了某种心理状态才能会晤先贤隐藏在文本中的原意,这取决于阐释者的认识模式与内心体验,这种心理状态正是读者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另外,读者之意还有另一层更具创造性的境界,即赵岐所说的“意,学者之心意也”“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谓得其意矣”。主张以自身的体验主动与创作者进行精神对话与交流,认为阐释者可以超越文辞的界限抵达创作者之“志”。任何夸大接受者的主动性或者困囿于创作者之志的做法,都不利于对作品做出正确的理解。
我们对《蒹葭》主旨的理解应该回到“传达”上,即运用“以意逆志”的方法对诗歌进行解读。总而言之,该理论充分肯定了创作者的主体地位及文学作品接受者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作品再创作的意义,提供了破除壅塞,实现共鸣的可能。孟子“以意逆志”说要求接受者不拘泥于文本的字面意义,而是着眼于文本的整体框架,并结合自身的体验感悟推测创作者的原意。
二、“伊人”谓誰?
“伊人”到底指代什么呢?关于《蒹葭》主旨的观点众多,都是解读者对“伊人”各自不同的具象化处理造成的,即对“伊人”指代对象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对诗歌主旨的不同阐释。
从文学层面来说,要接近创作者的意图,必须从诗境人手,方能还原诗歌的“原态”。这是因为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时而明显,时而隐晦,时而直接,时而曲折,时而简单,时而复杂。如果执意追求“伊人”为谁,往往就容易丢失诗歌最可贵的诗情、诗意。在文学接受过程中,读者一方面要努力把握作品的意义和创作者的意图,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对文本进行审美的多元化阐释。也就是所谓的回到“以意逆志”上来。
在理解《蒹葭》诗的主旨时,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在把握诗歌整体意境的基础上,结合生命体验理解和把握诗旨。《蒹葭》一诗以“蒹葭”起兴,为全诗营造了凄清的环境氛围,“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句更是成为千古绝唱。“苍苍”“萋萋”“采采”描述芦苇的状态,“为霜”“未唏”“未已”展现白露的变化,体现了时间上的延续性;主人公逆流而上、顺流而下的行动路径与“伊人”模糊的位置体现了空间上的延展性。这种时空的转换与意象的不确指性形成了诗歌缥缈凄迷、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人的情感在时空变幻中潜藏、积蓄,幻化成动人的音符。“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将主人公与伊人、读者与创作者的距离有意拉开,生成一种空白的审美。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状态与凄清朦胧的环境相得益彰,糅合成一个如梦如烟的幻境。全诗流露出诗人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及求而不得的失望、惆怅。
创作者执着于内心的某种情思,将其寄托在意象之上。朦胧虚幻的意境造成了后人在理解上的分歧,但我们一样可以感受到其情感的深切旷远,这也是这首诗歌能够产生永久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在古代文学史上,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诸如此类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表达的是思慕之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绘的是凄寒之境;“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抒发怅惘之情……当我们沉浸在创作者营造的某种诗境之中,我们的情感已经穿越时间的界限,与诗人的情感共振。然则,至于“伊人”谓谁?我们认为不必究其实指,“所谓伊人”只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凭借,借以感发胸臆。
三、结语
“伊人谓谁”与西方文学中“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都是永恒的文学命题,难得正解。《蒹葭》一诗之所以在千年后仍然能够唤起读者的心灵回响,是因为主人公对于“伊人”的执着追求涵盖了人生的诸多情感模式,“所谓伊人”因此具有了不朽的生命和艺术魅力。如果执着于对“伊人”的考证,就势必丢失文学的本义。孟子“以意逆志”的批评方法奉行“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的原则,对于把握创作者的意图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于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具有指归作用。反观文学理论批评由生成走向狂欢的道路,存在与作品、文本相去甚远的悖论。在这样的背景下,孟子“以意逆志”说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回归的可能。因此,我们对《蒹葭》主旨的理解不应穿凿附会,而应该回到“以意逆志”上。
注释:
①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2.
②孟子,孟子·万章上[M].太原:古籍出版社,2003:156.
③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345.
④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4.
⑤顾镇,文渊阁四库全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0.
⑥张宝林,陈德新,李成军,编,古诗词名篇评注[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9:47.
⑦傅璇琮,等主编,中国诗学大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994.
⑧方玉润,撰,诗经原始上[Ml.北京:中华书局,1986:447.
⑨朱熹,集传,典藏国学诗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52.
⑩曹顺庆,李凯,主编,中国古代文论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38.
參考文献:
[1]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2]孟子,孟子·万章上[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3]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4]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顾镇,虞东学诗,文渊阁四库全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6]张宝林,陈德新,李成军,编著,古诗词名篇评注[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9.
[7]傅璇琮,等主编.中国诗学大辞典[Ml.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8]方玉润.诗经原始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6.
[9]朱熹,集传.典藏国学诗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10]曹顺庆,李凯,主编,中国古代文论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II]张东艳,论孟子“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J].兰台世界,2016(07).
[12]王晓明.论《诗经·秦风·蒹葭》的诗旨[J].文学教育(下),2015 (11).
[13]邓新华,“以意逆志”论——中国传统文学文学释义方法的现代审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