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学概论》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初探
——以传播艺术类专业为例

2019-10-14王绍林彭金祥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辅音语素元音

王绍林,彭金祥

(四川文理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传播艺术类专业主要包括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文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例,主要谈谈在该专业开设《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做法和体会,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学情分析:教学中主要存在的几个问题

目前传播艺术类大学生一般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文化底子薄、基础差。相当一部分传播艺术类专业的艺术生因为文化成绩跟不上,为了高考升学急忙找个艺考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后,获得了艺术生的身份走进了大学课堂。二是学习态度问题。很多艺术生不喜欢上文化课程,有些学生人来了,但心没有到。老师在上面起劲讲,他们在下面不停“搞小动作”,比如玩手机、打瞌睡、开小会等。三是学习方法问题。很多学生课前不预习、课中不思考、课后不巩固,不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四是学习习惯问题。很多学生不会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更不会较好地分配各章节的学习时间,他们也没有去图书馆寻找相关书籍进一步学习的习惯。

鉴于此,我们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有的放矢,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学习习惯等方面,积极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规律。

二、课程内容:精简内容,有所选择,侧重应用

《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概念艰涩难懂。传播艺术类专业学生具有文化底子薄、学习兴趣不浓、专业学习更注重应用性的特点,因此,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或删繁就简,或举重如轻,或避难从易,或深入浅出,或学以致用,努力精简和优化教学内容,形成了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同,在《语言学概论》的讲解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我们主要讲授基本的语言学理论,多一些技巧训练,少一点理论的讲解,比如在语音部分,尽量少讲语音学理论,要求他们掌握常见的元音和辅音;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我们侧重讲解普通语言学理论,要求他们不仅掌握常见的元音和辅音,还要与其它外语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深层次的规律,举一反三。如在讲解语法范畴的时候,我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仔细讲解性、数、体、时、态、格、级等概念,并结合英语、俄语等语言进行比较分析;在给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讲解时,这些概念就不用讲了,即使讲解也是只讲概念,不用作对比分析。

《语言学概论》课程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其它课程不同,知识点多,理论性强,艺术类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尤其是关于国际音标、音位、语义分析、义素分析等知识,很多学生学起来一头雾水,甚至不知所云。另外,关于语言的发展演变部分,主要是关于语言演变和发展的规律的,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汉语史知识,或者具有比较深厚的英语知识,而这些是艺术生不具备的,他们学起来格外艰难。

当然,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在学习《语言学概论》的时候,下列知识也是比较困难的:语音方面,音位,包括对立和互补、音位变体、非音质音位、区别特征、音位的组合、音节、音位组合的限制、语流音变;语法方面,构词法、语素、语素的变体、语素的分类、词、词的变体、词的结构类型、构形法、形态、语法范畴、词类、语言的结构类型;语义方面,词汇的构成、词汇单位的固定性、固定词组、词义的构成、词的理性意义、同义词聚、反义词聚、上下位词聚、同音词聚、句义的构成、语义关系、蕴含和预设、语义与语境、歧义等,这些知识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内容上要有所取舍、合理安排;加强重要内容的学习,对难点部分要反复进行训练,才能让他们充分掌握。

三、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结合,直观演示与任务驱动并行

在教学中,由于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我们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的理解与吸收。每次上课先讲授重要知识,让学生先有一个理性认识,然后再加以讨论。比如,在语义学部分,我们讲授了语义的概括性和具体性,语义的稳固性与变异性以后,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必须进行现场讨论,以加深认识。比如单词“猫”,其语义具有概括性,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不管是家猫还是野猫,不管是大猫还是小猫,不管是胖猫还是瘦猫,按照共同特点归为一个语词,“猫”;[1]一些形容词,高-矮 胖-瘦 酸-甜,就具有模糊性,到底多少公分才叫高,多少千克才叫瘦,什么程度才叫甜,是没有明确界定的。[2]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他们终于明白语义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其实是一种概括性的反映;明白了语义作为人们对词语所指现象的认识,最终来源于客观世界,但又不是等同于客观事物本身。

当然,在语言学概论的教学中,只有讲授与讨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把直观演示与任务驱动结合起来,共同构建知识体系。所谓的直观演示是说,在课堂上就技术性的方法给学生直接示例,然后叫大家进行模仿学习,掌握基本要领,学会操作。如在讲解语音的生理属性和物理属性以后,我们以自己的生理部位示意、同时又在多幅挂图上进行讲解:

人的发音器官是一条由肺部一直延伸到唇、鼻的形状复杂的“管道”。它由三部分组成:发音的动力源、发音体、共鸣腔。然后通过自己的生理部位加以讲解:

1.肺。呼气量的大小,造成气流的强弱可以区别不同的语音。如[t]、[t‘]、[k]、[k‘]、[ts]、[ts‘]等。

2.喉头和声带。喉头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勺状软骨组成,呈圆筒状,下接气管,上接咽腔。喉头的外表是喉结,当中是一对声带。声带是两片有弹性的唇形韧带褶。两片声带之间的空隙叫“声门”。

3.口腔、鼻腔、咽腔。人的发音器官从声门往上到嘴唇或鼻孔,有一条不规则的管状气流通道,叫“声道”,它包括口腔、鼻腔、咽腔三部分,其中口腔最为重要。口腔由上下唇、上下齿、上下腭、舌头和小舌组成。

(1)上下唇、上下齿;

(2)硬腭(上腭前凹进去的部分):前、中、后腭;

(3)软腭(上腭后面柔软的部分)和小舌——可上下活动;

(4)舌头:口腔中最重要、最灵活的发音器官,可以伸缩升降而改变口腔形状,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

舌尖(尖端)

舌叶(舌头自然平伸时,跟齿龈相对的部分)

舌面(舌叶后)舌面前、中,与硬腭相对;

舌面后(舌根),与软腭相对。

(5)鼻腔:位于口腔上方,上腭将二者隔开。从咽腔通向鼻腔的气流通道由软腭和小舌控制。

只讲解以上的发音器官还不行,还要讲解几种气流的形成,以便学生加以区分:

“口音”:软腭和小舌向后上升并抵住喉壁,堵塞鼻腔通道,气流从口腔呼出。

“鼻音”:软腭和小舌下垂,通向鼻腔的通道打开。口腔内形成某种阻碍以致气流无法通过而从鼻腔呼出。

“鼻化音”:口腔内未形成任何阻碍,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呼出。“虫儿”、“瓮儿”、“帮忙儿”。[3]

通过自己的这些部位,一一展示给学生,然后让他们学会发音方法,进行多种练习,以加深巩固,触类旁通。这样还不够,下来以后还要通过任务驱动,就是布置作业,逼迫他们去练习操作,直到完全掌握这些方法为止。

我们在讲解元音部分、辅音部分、发音方法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个办法,以练习来驱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刻领会,直到完全掌握。

元音也叫“母音”。发音时气流自由呼出,不受任何阻碍,发音器官各部分肌肉紧张均衡。如汉语普通话的a、o、i、u等。

元音的不同是共鸣腔(最主要的是口腔)的不同形状所造成的。元音的差别决定于口腔改变形状:一是张嘴大小(舌位高低),如[a]~[i];二是舌头前伸或后缩(舌位前后),如[i]~[u];三是嘴唇展平或撮起(唇形圆展),如[i]~[y]。

元音舌位图:英国语音学家琼斯按舌位前后、高低和唇形圆展,区分8个基本元音(标准元音),[4]见下图1。元音舌位图上有27个元音,我们只要求播音专业学生掌握8个基本元音,其他的不作要求。

图1.舌面元音图

我们可以对八个标准元音描写如下:

(1)[i]前、高、不圆唇元音

(2)[e]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3)[c]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4)[a]前、低、不圆唇元音

(5)[ɑ]后、低、不圆唇元音

(6)[ε]后、半低、圆唇元音

(7)[o]后、半高、圆唇元音

(8)[u]后、高、圆唇元音

对这8个基本元音,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并且要求他们能够加以描写,在课堂上进行口述。

辅音,也叫“音”。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某一部分受到阻碍,通过某种方式冲破阻碍而发出音来。如汉语普通话的b、p、m、f等。

1.一般的发音特点

清浊: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叫浊辅音,如现代汉语普通话的m、l;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叫清辅音,如汉语普通话的b、f等。[5]

送气和不送气:通过喉部的气流较强,所发出的辅音叫送气音,如汉语普通话的t[t‘]、k[k‘];气流较弱的,叫不送气音,如汉语普通话的d[t]、g[k]。

鼻音和口音:软腭低垂,堵住口腔通道,气流从鼻腔出来,所发出的音叫鼻音;软腭上升,堵住鼻腔通道,气流从口腔出来,所发出的音叫口音。

2.发音部位:辅音声母发音时口腔里发音器官构成阻碍的两个部位,发音部位主要有:喉咙、口腔、鼻腔、借助声带、唇、软腭、小舌等部位,如表1、表2所示。[6]

表1 发音部位

3.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态,包括发音时构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气流强弱的情况及声带是否振动等几个方面,主要有以下方法,如表2所示。

表2 发音方法

讲完以上内容以后,要求学生叙述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可以通过布置练习的方式进行,让他们掌握一下内容:元音和辅音的区别要点在于,气流有无受到阻碍,发音器官是否均衡紧张、气流的强弱、声带是否振动。

(1)发元音的时候,声道完全放开,呼出的气流在整个声道内顺利通行而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声道的某一部位封闭起来而形成阻碍,气流必须克服这种阻碍才能通过。

(2)发元音的时候,发音器官各个部分的紧张程度是均衡的;发辅音时,要形成阻碍不让气流外出,因而形成阻碍的部位就会特别紧张。

(3)发元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必须冲破阻碍才能通过,因而气流较强。

(4)发元音的时候,声带振动;发辅音时,有的振动声带,有的不振动声带。

在讲解以上内容以后,还要叫学生学习现代汉语拼音与国际音标的对照,这些常见的国际音标必须掌握。通过这样的系统学习,学生都能够加以掌握,能够运用,也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四、课堂教学模式:因材施教,跟踪监测,适时纠错

所谓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实有不同的理解。在国内,有不少的教育专家从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方式来分类,认为课堂教学模式包括启发式、问题式、灌输式、范例式和放羊式等,而美国一些学者却把课堂教学模式分为四种:信息加工教学模式;个性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行为控制教学模式。[7]我们采用的既不是灌输式,也不是个性或合作式,而是行为控制教学模式。我们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依据,把教育行为看成是不断完善和发展,也是一个行为得到不断纠正的过程。这其实也是一种程序教学模式,因为我们认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呈现出多阶段特征,必须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强化,得到修正,以提高目标行为质量,提高认同感,减少出错率和不适应行为,取得较好成绩。如我们在讲解语素教学的时候,按照下面内容进行讲授,在不断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前进。

下面我们以在课堂上讲述“语素”一章的内容为例加以说明。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法单位有大有小,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依次是短语、词、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语素按音节分类可以分成:单音节语素和双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主要包括联绵字、外来词和专用名词。连绵词包括双声(如蜘蛛、踯躅、仿佛、淘汰、含糊、慷慨、犹豫等)、叠韵(如葫芦、糊涂、灿烂、苍茫、朦胧、怂恿、螳螂、蜻蜓、轰隆等)、非双声叠韵联绵词(如疙瘩、惺忪、奚落、茉莉、伉俪、蝴蝶、狡猾、牡丹、磅礴等)、外来词(如夹克、的士、尼龙、吉普、坦克、芭蕾等)和专用名词(如巴黎、北京、李白、菠菜、红薯等)。多音节语素,主要是拟声词、专用名词和音译外来词等。如喜马拉雅、珠穆朗玛、安迪斯、法兰克福、奥林匹克、白兰地、凡士林、噼里啪啦、淅淅沥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此教学过程中,不断让学生补充各类双音节语素,在他们不断的犯错中,耐心加以纠正,直到全部掌握。同时,针对有些基础较弱的学生,布置特殊练习,了解他们的情况,不断提示和纠正他们的错误,跟踪监测。通过这些举措让他们明白,语素有两个特点:一是最小、不能再分割;二是有意义。同样的方法也适应于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词和语素的区分学习等。[8]

关于词与语素的区分问题,我们强调二者在形式上完全一致,例如电、春、月、书,它们都是词,又都是语素,因为无论什么词,都必须是由语素构成的,离不开语素这个构成材料。那么这里怎么区别词和语素呢?我们引导学生主要从观察的角度去考虑,如果我们着眼于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那么像上述语言单位就是语素;如果我们着眼于最小的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那么像上述语言单位就是词。例如“春”,在“春在哪里?春在我们心中”句子里,“春”是词,是由成词语素构成的,在“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我们心中”句子里,“春”就不是词,而是构成词的材料,也就是语素。语素和词不都是无法分别的,大部分词是双音节形式,而语素大部分是单音节形式,而单音节形式中的语素,只有成词语素与词有不同观察角度问题,不成词语素没有这个问题,比如“伟”、“样”,就只能是语素,而不是词。

另外,我们要强调词和语素的功能有不同,区别起来并不困难。不过要注意,汉语语素非常活跃,在很多情况下常常可以独立成词使用,这是因为从语素的历史看,它们在古代汉语中基本上与词是一致的,在现代汉语中,虽然语素和词有所分工,但并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比如“月亮”的“月”,我们现在只能说“月亮”,所以“月”应该是语素,但在“月出惊山鸟”“山高月小”中,“月”无疑又是词了。可见,单纯从形式上看,这些单位到底是词还是语素是不容易说清楚的,一定要注意观察角度,从不同角度看,可以归入不同的类别中去,这并不抹杀它们各自的特点。这有点类似于辨识音素和音位,例如普通话语音单位p,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观察是音素,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观察是音位。

关于语素和汉字的关系,许多时候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一个语素;一个汉字可以有几个不同意义的语素;同一个语素可以用不同的汉字表示;两个不同的语素可以用同一个字形表示;有的汉字本身没有意义,不代表任何语素。多音节语素如连绵语素(铿锵、蹒跚)、迭音语素(蛐蛐、猩猩)、象声语素(扑通、唧唧)、音译语素(坦克、沙发)就是由好几个汉字表示的。其它内容如一个汉字代表几个不同的语素等问题就不用给他们详细讲解了。

五、学习习惯:温故知新,拓展延伸,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子曰“温故而知新”。我们要求学生下课以后温习功课,对课堂学习加深巩固,拓展提高。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将学生应该掌握的元音和辅音制成表,叫大家一定掌握主要元音和辅音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触类旁通,见图2、图3。

图2

图3

最后,我们非常强调布置练习题。通过练习题,学生可以做到举一反三,掌握重要内容。我们布置的练习题主要有以下类型:第一类型是填空题,如

1.语言学家从公元___世纪初,开始用历史比较法研究语言,使语言学研究开始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___世纪末,现代语言学学科体系形成。

2.世界各国____方面的研究成果为语言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3.我国的语文学是由解释字义的___学、分析字形的___学、研究字音的___学三部分组成的。

4.___功能是语言基本的社会功能。

5.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是___。

第二个类型是名词解释,如1.符号2.语言3.共时语言学4.普通语言学5.应用语言学,等等。

第三个类型是选择题(有单选题,也有多项选择题)如:

1.解释字义和研究它的演变的学科称为( )

A.音韵学 B.文字学

C.训诂学 D.小学

2.研究某种语言或某种方言的某个结构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状况的分支学科为( )

A.共时语言学 B.历时语言学

C.具体语言学 D.普通语言学

3.以所有人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称为( )

A.具体语言学 B.普通语文学

C.应用语言学 D.历时语言学

4.语言学的专门研究方法有(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历史比较法 D.分布法

5.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是一部( )

A.共时语言学著作 B.历时语言学著作

C.具体语言学著作 D.普通语言学著作

第四个类型是判断题,如: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

2.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

3.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

4.语言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现象。( )

5.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

第五个类型是简答题,如:

1.语言学和语文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简述语言学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3.语言学有哪些实践意义?

4.为什么说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5.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何特殊性?

最后一个类型是论述题,如:

1.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怎样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从哪些方面来认识?

3.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从哪些方面能看出来?

4.举例说明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同时,我们尽量给学生介绍一些语言学方面有用的书籍,以便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学期开学,我们要给学生推荐10本参考书。我们推荐给学生的语言学方面的书籍有: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第二版),高教出版社2006年版;李宇明《语言学概论》,高教出版社,2000版;胡明扬《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大出版社1981年版布龙菲尔德《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5版;王力《汉语史稿》(上中下),中华书局,2015版,等等。

结 语

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艺术生来说,《语言学概论》是非常难学的课程,很多人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找不到兴趣点,就容易转移注意力到其它方面去。因此,需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由知识本体到能力本体;人才培养的目标,由学术型转为应用型;课程教学的内容,由基础理论转为实践应用;课堂教学的重点,由原理讲授转为案例剖析。最终达到由理论引领学生转变为由实践引导学习。在教学理念上,将传统的知识传授本体改变为现代的能力训练本体;在教学方法上,将传统的老师讲授为主改变为师生互动;在教学评价上,将传统的记忆再现改变为现代的创新应用。

我们任课教师要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联系丰富生动的实例进行讲解,甚至可以适当播放一些语言方面的视频,如用方言说的相声、小品,让他们辨别哪些是入声字,哪些不是;让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站起来用方言朗读课文,辨别各地古代入声的归属,内江自贡的学生方言中入声归入去声,雅安的学生归入阴平,达州的学生归入阳平,岷江流域的学生的方言,入声独立为一类。这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辅音语素元音
失去爆破和不完全爆破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BR Sounds
英语的辅音连缀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因果复合词
第二讲 元音和辅音(下)
Playing with “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