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新视角 学者家国情
——读邢福义先生《寄父家书》
2019-02-21沈威,杨刚
沈 威,杨 刚
(华中师范大学 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一、家书新视角
古往今来,经典家书中不乏一些脍炙人口的佳作,如《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梁启超家书》《傅雷家书》等。从视角上看,这些家书都是以父辈的身份和口吻述说道理、教育子孙的。这是一种典型的父权视角,如《颜氏家训》将颜之推个人总结的观点提升为整个家族的“金科玉律”,赋予其绝对的权威。这是种自上而下的父权式说教,风格上难免有些强势和严肃。对正处于叛逆期的年轻人而言,多少会激起些抵触情绪,接受起来较为困难。[1]
然而,邢先生这本《寄父家书》则是以儿子的身份和口吻,与父亲展开谈心式地对话。这是家庭类书籍的一个新视角,即子辈的视角。儿子和父亲平等地交流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父子关系也有些挚友的味道,对话的语言亲切自然,平和柔顺。从儿子的视角出发,该书不仅可以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更容易与读者交流思想,理解并接受父辈们给出的建议,如1956年的信中写道:“您的这次来信,像一盆冷水泼到一个醉酒的人身上,让他清醒过来一样,使儿在‘自鸣得意’的时候,细细检查了自己的缺点。”因为家书是给父亲和家乡亲友们写的,所以作者态度谦卑、感情真实。这样新视角、新风格的家书和正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的距离更近,更适合他们仔细阅读。[2]
况且,该书展现了著名语言学家真挚的亲情和感人的爱情,记录了他从籍籍无名的青年学子到蜚声海外的语言学家的成长之路,用朴实的话语阐明了邢先生的处世哲学……这些内容对于广大的读者而言,都是富有启迪意义的。
二、浓浓亲情
浓浓的亲情是贯穿全书的主线。从相关的对象来看,书中的亲情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邢先生对父亲的孝心,这是书名“寄父”二字表达的核心感情。从1955年至2001年父亲去世,他都一直坚持给父亲写信,最多的时候一年12封,遗憾的是1991年到2001年这十年的信件未能收录,父亲身体渐弱,已没有精力再去整理和装订。
书中收录的240多封信件都是父子亲情的点滴见证。他定期写信向父亲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为了不让父亲担心,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总是很自觉、很努力。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选择读时间短、花费少的华中师院中文专修科。在物质上,他总是用自己微薄的读书补助给父亲买鱼肝油、塑料雨衣、收音机等物品;借钱给父亲买急需的手套;定期给父亲汇款贴补家用;常给父亲寄去一些杂志和自己写的文章、书籍;在生活困窘的情况下仍然不忘给父亲寄电视机等。在精神上,他经常和父亲谈心,聆听父亲的建议,也帮父亲分析“家谱”“农转非”等问题的利弊和解决办法。1961年得知父亲的手指冻坏 ,他尽可能全面地为父亲分析各种可能的结果和相应的对策,缓解父亲的焦虑。虽身在千里之外,但他的家书和孝心却一直常伴父亲左右。父亲心里自然也是非常高兴和宽慰的,将儿子几十年间的信件逐一装订成册,精心珍藏。[3]
另一方面是邢先生对家乡亲人们的关心。他坚持劝哥哥升学,因无法帮到哥哥而自责,因哥哥不回自己的信而感到委屈和难过。他愿意承担老弱祖母的赡养费,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还凑了几个月的钱帮祖母还债。他时常寄钱帮助三叔、阿娘、弟弟等人。得知嫂嫂害病,他专门写信道:“知道你害了病,一直很着急,一直很惦念……你对我好,我永远感激你”。听闻嫂嫂去世,极度悲痛之际仍不忘写信向哥哥表达哀思和慰问,并又在给父亲的家书中写道:“哥哥,我亲爱的哥哥,嫂嫂去世,对他是很大的打击。多安慰安慰他吧!”遇到兄弟或侄辈们有喜事或有困难,他都尽力凑出点钱来寄回去。[4]
最后一方面是邢先生对子女的爱心。这37年的家书记录着儿女从出生到各自成家立业的过程,也记录着邢先生对子女点点滴滴的慈爱和教育。在邢先生夫妇的教育下,儿女们从小学到大学,乃至到后面的读研、出国,都表现得非常优秀。生活的重担并没有压垮他,他用自己的努力撑起来整个家。子女生病,他临床照料、忙前忙后;子女升学,他东奔西走、夙兴夜寐;子女工作,他牵肠挂肚、忧心忡忡……在1989年的信中他这样写道:“我想,儿女大了,让他们自己展开翅膀飞,只要知道他们安好,这就够了。”这大概也是每一位父亲在儿女长大后的朴素想法吧。37年的家书见证了一位慈父给予儿女的爱。
三、奋斗热情
充满热情的奋斗是邢先生人生中永恒不变的主题。本书从内心读白的角度展现了邢先生几十年来的奋斗历程,着实是一本催人奋进的成功学励志书![5]
1954年,19岁的邢先生带着简单的行李从海南出发到武汉,发誓不闯出一条路来,绝不回黄流。大有热血男儿仗剑闯天下的豪情壮志!在琼台师范时,他立志要成为画家;到华中师院后,他起初立志要成为文学家;留校任助教后,他立志要成为汉语语法学家。在环境和际遇面前,志向可以有相应的改变,但始终不变的是那颗充满热情的奋斗之心。当决定要成为语法学家的那一刻起,邢先生就开始了几十年来从不间断的“赶路”,不断追求着专业钻研上的进步。这些家书就记录着他在“赶路”这一大主流压力下的所思、所写、所为。
在他奋斗和赶路的过程中,遭遇了“忙碌”和“疾病”这两个仿佛总是比邻而居的绊脚石。这两个词也是数十年家书中常见的字眼。“年年岁岁,春夏秋冬”,开始“赶路”以来,邢先生没有假期,没有休息日,“忙碌”似乎占据了他生活的全部。正如他1982年给父亲的信中所言:“总之,没有假日,没有星期天,弓箭是拉得满满的,有时候甚至觉得支撑不住了。”幸好,邢先生用惊人的毅力撑住了,熬了过来。
除了“忙碌”,伴随邢先生的还有“疾病”。他给父亲的信中时常会提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如1978年底的信中写道:“我的身体,失眠是个老毛病。春节以来,有了点肾炎,后来就经常腰痛。”如果从1957年“开始失眠”算起,至1991年“左额骨长了个疙瘩”,34年间他就先后遭受了肺结核、肝炎、肠胃炎、毛细血管水肿等十余种疾病的反复折磨。
无论多少阻碍,无论外部环境如何,邢先生始终没有减少自己的奋斗热情。文革中,有的人变成了打仗派,有的人悄悄拿起锯子、斧头、钳子等准备改行。但他仍旧潜心读书、写作。即使被戴上了“白专”帽子,他仍不放弃,悄悄躲在被子里修改自己的论文。
在忙碌、疾病和动乱的多重围堵下,邢先生还是凭借自己的奋斗热情和顽强斗志成长为著名的语言学家。并且,他在奋斗之路上还积极地给自己寻找着竞争的对手。如他在1983年给父亲的信中写道:“我下了决心,在学术道路上跟国内外两三个比较冒尖的中年学者赛跑,稍一停顿,就可能掉到别人的后边。”
正是基于这坚持不懈的奋斗,邢先生从助教越级提升为副教授,很快又晋升为当时汉语语法学界最年轻的教授、著名语言学家和“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领军人物”。邢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励志经历给了后辈学人极大的启示:干事业、做学问要有目标、有坚持、有忧患意识!一如邢先生常说的名言:“抬头是山,路在脚下”!
四、坚贞爱情
爱情,是邢先生一生中最美好、最感人的情感。邢先生和妻子的爱情故事,始于美好的大学时光。到武汉的第二年,1956年3月,他写信给家里解除了婚约,表达自己向往自由恋爱的想法。11月,他写信告诉父亲:“儿已有女朋友,她叫谭漱谷……”邢先生的爱情观也是非常坦诚的,正如他向父亲所说:“孩子非常害怕将来会做出对不起良心的事来,所以坦白地把存在的问题告诉她。她是一个好人,她愿儿得到更大的幸福,于是,在三个月前的一个傍晚,我们决定分开了。”但是,分开不久后,他就有“失掉了一个亲人的痛苦”,于是他们重归于好,携手一起走过了55年的风雨寒暑。
邢先生和妻子很恩爱,从未吵过架。“儿和漱谷现在越来越好。朋友们都很羡慕我们在私生活上所得到的幸福”“儿没有钱用时可以到漱谷那里去拿(过去一直是这样),她的家庭负担轻……”这些都是他向父亲介绍的情况。妻子坐月子,他煮汤做饭、洗衣洗尿片……二人伉俪情深、互帮互助。和妻子在一起的感觉是怎样的呢?邢先生在本书前言中坦言道:“我把她当姐姐,什么话都跟她掏心掏肺地说。跟她在一起,我感到温暖,感到安全。”有了妻子的陪伴,他是多么地幸福啊。
1997年,正好是二人携手相伴的第四十年——“红宝石婚”,然而,邢先生的妻子却在这年除夕中风瘫痪了。这对于当时已经62岁的邢先生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书中的信至1991年就结束了,在前言中邢先生也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了一下。可是,这背后却有着感人的坚守和隐忍。在纪录片《荆楚社科名家·邢福义》中,邢先生回忆起妻子瘫痪时的情景时哽咽了。在妻子瘫痪的十六年间,邢先生负责护理、喂药、削水果喂给妻子、收拾大小便、清理床褥……都力求亲力亲为。他在纪录片中眼睛湿润着说:“总而言之啊,对一个瘫痪病人(的照料),困难之大,难以言表。”但是,在无法言表的困难面前,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守护着妻子,照顾着瘫痪的妻子十六年,直到妻子去世。“数十载伴我风雨寒暑,终此生念你善良贤淑”,这是邢先生写给夫人的悼词,深情且坚贞。五十五年恩爱相伴,一十六载坚守呵护,这是邢先生和妻子的爱情故事,值得人们铭记,也值得当代年轻人思考和学习!
五、师友深情
在邢先生的奋斗历程中,他和众多语言学界前辈、同仁和学生们之间都有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故事。这些深厚的师友情谊,也使本书增色不少。
高庆赐教授是邢先生的老师,高先生和邢先生的关系亦师亦友,常一起合作写书。邢先生经济困难的时候,也常向高先生借钱周转。高先生临终前将《古汉语知识六讲》交给邢先生协助整理出版,这段经历也有助于邢先生后来提出“普-方-古”这一语言研究的角度和方法。因整理高先生遗著的缘故,邢先生也开始和吕叔湘先生通信,并在1979年国庆期间,收到吕先生的第一封信,后来吕先生还为邢先生的书做序,在序言中高度赞赏邢先生。再后来,邢先生和吕先生一起入选“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
书中记录着邢先生与王力、李荣、黄伯荣、张志公、严学宭、李英哲等著名语言学家们的交际或通信,展现了老一辈语言学家们深厚的学术友谊。书中还记录了邢先生和学生蒋平、徐杰、汪国胜等人的师徒故事,成为邢先生“义在弟子中”的鲜活事例。2018年11月,由商务印书馆和华中师范大学在北京共同举办的《寄父家书》发布会上,陈章太、戴庆厦、陆俭明、周海清、田小琳、张振兴、马重奇等语言学家纷纷出席或致信发言,回忆自己与邢先生的友谊;邢先生的弟子李宇明、萧国政、屈哨兵、汪国胜、冯广艺、石锓、柯建刚、宋晖等学者们也到场或致信、视频发言祝贺;《光明日报》国学版主编梁枢、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总编辑周洪波等也分别致辞。这些都可谓是邢先生结交广泛、桃李天下的见证。足见邢先生巨大的人格魅力。这些崇高的师友情谊都镌刻在了语言学名人史上,必将成为一代佳话!
六、处世哲学
一路走来,邢先生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处世哲学。这在本书中也有所反映。几十年来,他的生活都非常简单纯粹。同学约他去花园赏菊,他更愿意翻看语言学的论文集,欣赏书中的“千万朵花”;好友邀他去跳舞,他更乐意到语言的大海里一展筋骨。除了外出开会时顺便游览、偶尔在失眠严重时去别人家里看看电视外,他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看书写作累了,就跳跳年轻时学的秧歌,活动活动筋骨。文革中去红安等地,他画壁画、写隶书,受到群众的喜爱。去各处讲学,他也能凭借着自己精彩的课堂给学生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1978年有一篇报道邢先生破格提升为副教授的文章,虽然是报告文学,但盛赞之语甚多。邢先生在书中文末插说道:“这篇作品,情文并茂,展现了作者的才华,鞭策了我的一生!但是,文学作品难免有言过其实的描写;我只有几斤几两,自己是心知肚明的!”可见其在溢美之词面前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骄不躁。他在1990年的家书里说“我这个主编极为辛苦,但实际上是为人做嫁衣”,足见其甘于奉献之精神。几十年来,他团结身边的学生、朋友,一起组织、编纂了多部学术著作,如《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语文知识千文》《文化语言学》《现代汉语教程》《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
对于名利,邢先生也看得很淡。多年来,邢先生任职很多,但从未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利,1975年,他对父亲写道:“完全不为稿费而写作,精神上倒觉得是奋发的。”1990年,他又写道:“‘名’教授,并不等于大富翁……在武汉市,我这个‘名’教授的收入不如一个小贩的小零头。——当然,我感到满足,我得到安慰,因为我达到了我所追求的目标。”可见邢先生安贫乐道之处世思想。对于别人的褒贬,他也看得很淡,一如他信中所言:“毁誉并生,自古皆然。但是,我用心血浇灌事业的花朵,用辛苦开拓学术的园地,不招谁,不惹谁,谁再嫉妒,也毫无办法。因此,我淡然处之。”
总的来说,本书所反映出的邢先生的处世之道主要表现为顺应自然、随遇而安、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甘于奉献等。时光荏苒,社会变迁,沉浮荣辱,邢先生在经历这些的时候依然能坚守自己的道,不乱于心,着实令人敬佩。
七、史学价值
作为一本前后跨越37年的家书,该书还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首先,书中记录的邢先生个人及家乡亲人的家庭生活变化,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个案,是中国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书中持续的工资记录和物价情况,可以反映当时的购买力;此外还有粮票、布票等时代印记。信中提到的帮父亲买收音机、托学生将电视机带到海南给父亲等细节,都反映着中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次,信中出现的地名、校名的变化也反映了华中师范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历史沿革。信中先后出现的教育“三三制”、开门办学、文革停课、恢复高考、硕士招生、博士招生等也反映出了几十年间中国教育的变化及其对人们生活和事业的影响。
然后,本书还清晰地记录了在文革中被打成“白专”的学者的坎坷经历,反映十年动乱中,一代学人的遭遇。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文革中成了“最不可接触者”,文革结束后写出了极具反思色彩的《牛棚杂记》。而邢先生则是通过一封封的家书记录着自己的相关经历。只是因为是写给父亲看的,为免父亲担心,他隐瞒了很多遭遇,但仍不失为研究文革中学者活动和生活的重要材料。如1966年“从五月初开始,我们已经停课,参加‘文化大革命’”,1967年“本学期小学也放假闹‘革命’”等,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文革”范围的扩大。他1975年对父亲说“稿费,‘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就完全没有了”,又可以看到当时的知识产权如何被轻视。
正如社科院语言所张振兴教授所言:“一位著名学者的成长轨迹,不但折射了中国语言学几十年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甚至反映了我们国家变化和发展的历史。所以《寄父家书》是一部史书,著名语言学家成长的史书,中国语言学发展的史书,现代中国变化和发展的史书。”所以说,《寄父家书》不仅仅是家书,也是一本“史书”;不仅是语言学家奋斗的人生经验和精神财富,更是当代社会的一座巨大的精神宝库!
邢先生说这本书是写给子孙们、学生们、学生的学生们看的。我倒觉得这本书适合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拜读五百余页的《寄父家书》,品味一个学者从青年学生到著名语言学家的奋斗故事,一页页文字似乎是邢先生数十年间辛勤“赶路”的足迹;一封封家书又像是邢先生37年间心声、情愫的念白;一段段文字更如同电影画面一般,生动地再现了邢先生的五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