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的中短期疗效比较

2019-10-14杨建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6期
关键词:布司达标率血尿酸

杨建华

333300乐平市人民医院,江西乐平

痛风是临床常见内分泌疾病之一,以关节红肿热痛、关节变形、反复发作为特征。其发生与营养过剩、老龄化等因素相关,属终身性疾病,需终身进行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相关研究指出[1],我国痛风发病率高达13.3%,成为三高之外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如何更好地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提升用药安全性,一直是学界热点研究课题之一。2012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痛风患者102 例,分别应用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以评估不同药物价值差异,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痛风患者102 例,随机分为两组51 例。研究组男40 例,女11 例;平均年龄(61.15±7.27)岁;平均病程(3.81±1.23)年。对照组男38 例,女13 例;平均年龄(60.79±7.18)岁;平均病程(3.90±1.2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⑴纳入标准[2]:①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②年龄≥45 岁。⑵排除标准:①近期服用过相关药物或已知药物过敏者。②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者。③肝肾功能不全者。④无法配合研究者。

方法:①对照组:在完善检查、对症治疗基础上,予以别嘌呤,初始剂量50 mg/次,1~2次/d,可根据血和尿酸水平检测结果酌情增加剂量(50~100 mg/d),但总剂量≤200~300 mg。②研究组:予以非布司他,40~80 mg/次,1 次/d。均持续治疗24周。

判断标准[3]:记录两组患者治疗4周、12 周、24 周时血尿酸达标率。并记录急性发作和典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血尿酸达标率比较[n(%)]

表2 两组急性发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结 果

两组不同时间点血尿酸达标率比较:两组在治疗早期(4 周时)血尿酸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2周、24周达标率分别为64.71%、70.59%,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73、20.817,P<0.01),见表1。

两组急性发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2 例,发生率为3.92%,急性发作4 例,发生率为7.84%,与对照组的19.61%、29.4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28、6.468,P<0.05),见表2。

讨 论

在我国,痛风患者人群高达1 700万其临床防治受到社会广泛关注[4]。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难以彻底治愈,但是,在未出现关节畸形和肾功能损害前予以合理药物治疗,对改善工作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相关研究指出[5-6],痛风发生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而控制血尿酸水平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上,最常见的降尿酸药物包括非布司他和别嘌醇等,各具优劣势,如何选用也一直是学界热点研究课题之一。其中,别嘌醇属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可减少尿酸形成、降低血尿酸浓度,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患者,临床普遍在痛风发作间期或慢性期使用,且肾功能损伤者不宜使用。非布司他是一种新型药物,选择性较别嘌醇更高,对氧化型和还原型黄嘌呤氧化酶均具有较好抑制作用,口服即可完全吸收,临床普遍应用于轻中度肾功能损害痛风患者。研究指出[7],非布司他对嘧啶和嘌呤代谢无影响,安全性较高。郑少玲等研究指出[8],非布司他降血尿酸达标率及痛风急性发作均优于别嘌醇,且安全性高。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在治疗早期(4 周时)血尿酸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2周、24 周达标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短期疗效相当,而研究组中期疗效更好,这可能与非布司他选择性更高等因素相关。另一组数据显示,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研究组安全性更高,且在控制急性发作方面效果更好。与上述研究结论基本吻合。

综上所述,非布司他可有效提升痛风患者中期疗效,减少急性发作,且用药安全性更高,有利于患者长期坚持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布司达标率血尿酸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陕西省地下水水位考核情况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分层随访模式对院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