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归纳猜想中完成建模
——记“找次品”内容的拓展教学
2019-10-14朱海锋
□ 朱海锋
“找次品”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师都会用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方法进行教学。下面是笔者利用数学拓展课,对在不知次品轻重的前提下“找次品”教学的尝试。
一、第一次归纳猜想,尝试建模
在不知次品轻重的前提下“找次品”的课堂探索,相对知道次品轻重“找次品”来说,推理过程更加烦琐,所以拓展课上,笔者尝试分步带领学生进行猜测、讨论和尝试,从而让探究过程一步步走向深入。
(一)“三分法”是否还适用
在知道次品轻重的前提下,“三分法”是“找次品”问题解决的核心方法,因为当总量n=3时,称1次,或是,都能找出次品。在此基础上,有总量n=3a时的最少称的次数找出次品的推论,并进一步建立解决该问题的数学模型。
那么在不知次品轻重的前提下,“三分法”是否还适用呢?我们用总量n=6进行了对比讨论。
当n=6时,用“两分法”可分为6(3,3),称第1次时必然不平衡,但是由于不知次品是轻还是重,所以不能确定次品在哪一堆里,所以这一次称的过程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用“三分法”分为6(2,2,2)的话,称第1次会出现两种情况:如果天平平衡,则说明①②③④都是正品,次品在天平外面的⑤和⑥中,次品的范围已经从6个缩小到2个;如果天平不平衡,则说明外面的⑤⑥是正品,次品的范围从6个缩小到4个。
由此可见,在不知次品轻重的前提下,也需要把总量“三分”,从而找到其中一堆正品,当成标准量来进行比较。可见,用无砝码的天平找次品,关键是“三分”。
(二)选择哪些总量进行研究
由于推理过程比较复杂,所以拓展课中没有按人教版教材中已知次品轻重的前提下“找次品”的总量n=3,n=8,n=9这样进行探究,而是选用了“找次品”复习整理中的结论,从关键的总量n=3,9,27,81……也就是3的乘方数开始研究。
当 n=3 时,3(1,1,1)第 1 次称如果天平平衡,则次品是③,但不知③的轻重;如果天平不平衡,则证明③是正品,次品在①或②中,需要用正品③作为标准量,再与其中的①或②称1次,如果平衡,说明次品是外面的②,并且次品②轻,如果天平不平衡,则次品是①,并且次品①重。由此可见,在不知轻重的前提下,当n=3时,需要称2次。
当n=9时,9(3A,3B,3C)称第1次,如果天平平衡,则3个A和3个B都是正品,次品在外面一堆的3个C中,并且不知道次品C的轻重,需要用“3A”作标准量,与“3C”再称第2次,就能知道次品是轻还是重了,然后再称第3次即可找出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比如“3A”重于“3B”),则证明外面的“3C”是正品,需要用“3C”作为标准量,再与“3A”称第2次,若平衡则次品在“3B”中,并且次品轻,再称1次即可找到次品;若不平衡,则次品在“3A”中,并且次品重于正品,再称1次也可找到次品。所以,当n=9时,称3次能够找到次品。
同理,当n=27时,27(9A,9B,9C)称第1次,若平衡,次品在“9C”中,并且不知轻重,由上面推论可得:称3次能找到次品;若不平衡,用“9C”作为标准量与“9A”称第2次,就能找到次品是在“9A”中还是在“9B”中,再称2次即可找到次品。所以,当n=27时,称4次能够找到次品。
(三)学生的第一次猜想
根据以上分析,学生能很快地整理出一组相对应的数据(如下表)。
待测总量n 知道轻重的前提下需要称的次数不知轻重的前提下需要称的次数3 9 2 7 81……1 2 3 4……2 3 4 5……
第一节拓展课,学生就有了一个猜想:在不知次品轻重的前提下,保证找出次品所需称的次数,正好是知道次品轻重的前提下所需称的次数+1。再次对上面的数据进行验证,发现总量n=3,9,27,81时全都正确,经推理总量为243或者更大时,发现猜想也是正确的。
二、第二次归纳猜想,丰富模型
第二节拓展课,在特殊总量3,9,27等3的乘方数基础上,对其他总量进行进一步研究。
(一)发现猜想错误
在对别的总量如n=4、5、6等数进行研究,以验证我们上一节课的推论时,意外发生了。
当n=4时,4(1A,1B,2C)称第1次,如果天平平衡,则次品在外面的2个C中,然后A与C1称第2次,若平衡,则次品是C2;若不平,则次品是C1。称第1次,如果天平不平衡,则外面的C1、C2是正品,然后用正品C1与A称第2次,若平衡,则次品是B;若不平衡,则次品是A。
这个时候,学生开始茫然了,按照上一节课的推论,不知次品轻重时,所要称的次数比知道次品轻重时要多1次。在知道次品轻重总量n=4时,要称2次,这就意味着在不知次品轻重时,按猜想需要称3次,现在称2次就能找出次品。
(二)新的猜想
是原来的推论错误,还是不知次品轻重时,首次增加称的次数的总量与原来的不一样?接下来的这节拓展课,我们调整方向,再次展开了猜测与验证。当总量n=4时,不增加称的次数,那么当总量n=10,28,82……即n=3a+1时,是不是也不增加称的次数呢?
当n=9+1时,10(3A,3B,4C)称第1次,如果天平平衡,则次品在4个C中,4个待测物上面已经证明加称2次能找到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假设3A重于3B),则证明外面的4个C是正品,可作为参考量,用(3A,3C)称第2次,若天平平衡,说明次品在“3B”中,并且次品是轻于正品的,所以再加称1次就能找到次品,若天平不平衡,则次品在“3A”中,并且次品重于正品,也只要加称1次就能找到次品。所以,当n=10时,与n=9所需称的次数一样都是3次,也不增加称的次数。
如果n=28,82,244……这些数都不增加称的次数,那么只要修改一下上一节课的推论,就可形成新的猜想。于是学生进行了新一轮的验证。果然,当总量n=3a+1时,都没有增加称的次数。
例如n=27+1时,28(9A,9B,10C)称第1次,如果天平平衡,则次品在“10C”中,上面已经证明10个的待测数量中找次品需要加称3次;如果天平不平衡(假设9A重于9B),则外面的10个C为正品,可用(9A,9C)称第2次,若平衡,则次品在“9B”中,并且次品轻于正品,需要加称2次就能找到正品,若不平衡,则次品在“9A”中,并且次品重于正品,也只需要加称2次就能找到正品。所以n=28时也不增加称的次数。接下来n=82,244等数都一一得到了验证。
(三)完善模型
于是,笔者又提出一个思考:总量n=3a+2,找次品时会不会也不增加称的次数?
当n=3+2时,不再是称2次,而需要称3次,也就是说要增加称的次数了。如,5(2A,2B,1C)称第1次,如果天平平衡,次品是C;如果天平不平衡(假设2A重于2B),则C是正品,次品在“2A”或者“2B”中,由于正品只有C一个,作为标准量嫌少,所以在4个次品中要找出正品,还需要称2次。
而n=9+2时,居然不需要增加称的次数。11(3A,3B,5C)称 第 1 次 ,如 果 天 平 平 衡,次品在“5C”中。这时再用(3A,3C)称第2次,如果平衡,则次品在外面的C4或C5中,这时只要用1个正品与之再称1次就能找到次品。即(A,C4)若平衡,次品是C5,若不平衡,次品是C4;若称第2次不平衡,则次品在“3C”中,并且已经知道了次品到底是重于3A还是轻于3A,所以也只要加称1次就能找到次品。
接着,n=27+2,n=81+2,n=243+2一一得到了证实,都没有增加称的次数,于是学生将n=3+2需要增加称的次数作为一个特例,允许出现这一点小“瑕疵”,并由此推导出:在不知次品轻重总量为3的乘方数时,找出次品的次数,正好比知次品轻重时加称1次,并且当总量为3的乘方数+1、+2的情况下,此“公式”也成立(特殊情况:n=3+1称的次数不变,但n=3+2就会增加称的次数)。
那么,最后一步,只要证明总量n=3a+3时,找出次品称的次数也会增加,我们的“找次品新模型”就能建立起来了。这一点大家还是有信心的,因为根据“三分法”,当出现+3时,三分后的每一份都增加了1。
三、第三次归纳猜想,重新构模
第三节数学拓展课,大部分学生都想要证明n=12时,确实增加了称的次数,需要称4次才能找出次品的时候,一位学生却拿出了n=12时不增加称的次数,也只要称3次的称法。
(一)第二次猜想也不对
当n=9+3时,12(4A,4B,4C)称第1次,如果天平平衡,则次品在“4C”里,还需要加称2次就能找到正品。因此只需要称3次就能找到次品。
如果A1B1C轻于A2B2B3,则次品有可能是B1(轻)或者是A2(重),然后第3次只要找一个正品来称一下(A2,C),也能称3次就找到次品。
这样一来,学生辛苦建立起来的模型又被打破了。因为接下来需要猜想和验证的可能性就更多了,比如27+3,81+3这些3的乘方数+3,是不是都不增加称的次数?然后+4呢?会不会也不增加称的次数?
(二)埋下一颗归纳探究的种子
研究到这一步,已经很难带领学生在课堂上以一课一个专题的模式进行探究了。笔者认为这样的尝试已经完成了课堂预期的目的:我们从一个不知次品轻重的题目进行探究,猜想出它的解答模型,随着探究的深入,发现模型有误,再重新调整我们的猜想并且通过数据去完善我们的新猜想。虽然最后我们臆想中的模型没有得到证实,再研究下去,对于小学生来说过于烦琐,但我们最后又有了更多新的猜想:
会不会关键总量在4,12,36……因为n=4的时候,跟3相比不增加称的次数,而12的时候,与9相比也不增加称的次数,而4和12正好是12(4,4,4)的关系。由此可不可以推论出 36(12,12,12)跟27相比,也不增加称的次数?
会不会是3+1,9+3,27+6,81+9……会不会是3+1,9+3,27+9,81+27……
笔者认为,真正的模型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在学生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一颗敢于猜想、勇于试错的创新的种子。这才是比发现一个已知的数学模型更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