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2019-10-12张佳

艺术大观 2019年27期
关键词:教育管理高校学生情感教育

张佳

摘要:情感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感受的外在情绪表现,其对于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精神生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经济和科技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青年学生的心理情感更是复杂多变,甚至出现了人际冷漠、情感偏激的现象,但是如果把情感教育融入对学生的政治教育自己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则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是学生感觉到情感教育给自己带来的温暖,增强学生对于整个社会的认同感,对学校生活的归属感。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应用

一、情感教育的概念

情感教育是近年来针对传统教育中“唯理智教育”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教育范式。由于对情感教育理解的角度不同,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通过相关活动,关注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和信念,培养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环境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情感教育的作用

(一)协调人际关系,促进校园和谐

人际和谐是指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状态。校园人际关系是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文明行为、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的集中表现。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与稳定。

校园和谐发展并不取决于招生规模和制度是否完善,而是取决于学生的相关利益(优、奖、助、贷)是否公平,学习环境、学习氛围是否优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和睦。高校学生群体生源地域广、生活习俗不同,加之网络和社会影响,学生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在所难免。但由于求学目的的统一性,这些矛盾和摩擦是可以通过情感教育这一“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化解的。情感教育具有调整、维系人际和谐的功能,通过其特有的方式促进人与人之间思想和情感的理解与沟通,形成和谐的校园氛围。

(二)激发创新意识,实现校园文化价值

有效的精神激励能够激发学生个人的积极性。情感教育可以通过精神激励激发人的行为动机,使其能够端正态度,从而开发个人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情感教育的校园文化创造价值在于为校园文化的发展培养具有创造活力的个体。个体的创造能力需要教育的引导才能完成。

(三)培养学生个性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教育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氛围,而情感教育能够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得教育本身具有人性化特点。人性化的教育能够让教育这一看上去较严肃的工作充满人情味,使受教育者感受到温暖,尊重其个性的发展,激发其学习、生活和创造的热情,同时情感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道德的发展,最终达到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情感教育的现状

(一)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制约着情感教育的发展

在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中,一般是通过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这种行政化的教育管理体制影响着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的思想和教育管理理念,束缚着管理者和教育者情感的表达,导致各个高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工作的积极性大幅度的降低,除此之外,一些高校在对事情处理时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对于学生的教育和教学管理过程太过于形式化,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从而阻碍了情感教育的发展。

(二)缺乏对高校学生的教育热情和人文关怀

在对人才进行培养和教育时,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就是人文和科技,人文和科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首要地位,二者缺一不可,大部分的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育时,仅仅注重教育者对学生基本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对教育者本身的人文关怀,导致教育者和管理者的教育管理热情极大的降低,情感教育本来是一种人文的教育,而教育者自身不能将自身的情感传递给自己的学生,从而导致情感教育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这一现状,因此,只有教育者和管理者自身拥有充分的情感态度和情感价值,才能对真正地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三)学生价值观迷失的现状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國社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多种平台和渠道来获取各种信息,再加上网络对学生的影响,使得各个高校的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无法自拔,失去判断能力和追求精神生活的积极性,甚至出现了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和缺乏理智的现象。

四、情感教育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应用的措施

(一)重视对高校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

在当代的社会生活中,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应该必须具备的一种最基本的生活态度,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大部分的高校只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专业知识教育,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能力,其进行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一个专业素质较高的技术应用人才,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但是,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型的人才,所谓全面型发展的人才,不仅仅拥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这就要求各个高校的教育者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把人文精神教育贯穿于各个高校对学生教育管理过程的方方面面,作为教育者,应该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了解学生内心的情感状态,促进当代高校学生情感和意志上的协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优化情感教育的环境和氛围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和熏陶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在对高校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周围环境对学生所造成的各种影响,所谓优化情感教育的环境和氛围,首先就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自然的环境,也就是说各个高校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另一个方面则是社会环境方面,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网络方面的教育和管理,积极的提倡学生能够正确的利用网络,不要沉迷网络游戏,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防止一些不好的网络信息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然后就是各个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进行积极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双方情感上的沟通,增强师生情谊,最后,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保证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水平。

(三)情感教育和理智教育相结合

理智教育包含在情感教育的范围之内,情感教育和理智教育之间并没有相对的部分,只是情感教育对理智教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补充和改进,从而使得整个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更加全面,情感教育和理智教育的结合,把学生的行为、理智和情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得各个高校对学生教育管理变得更加人性化。

五、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是当今各个高校应该全面实施的新型教育和管理模式,情感教育是对传统制度管理的补充和改进,同时也是制度管理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各个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管理手段,因此,各个高校应该加强情感教育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有效应用,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提高各个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梁剑,刘素婷.情感教育方式下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13(15):44-46.

[2]陈伟力.情感——教育学生的良药[J].教育教学论坛,2012(04):86-87.

[3]周军.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1):69+73.

猜你喜欢

教育管理高校学生情感教育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