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刺绣设计特色与艺术创新
2019-10-12祝兴达
摘要:传统刺绣在现代刺绣产业中发挥着时尚、趣味的优势。现代设计与生产中如何发挥传统刺绣的优势,体现其艺术的价值,是现代设计师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章从针法、图案、产品等角度剖析了传统刺绣产品的特点和优劣势,提出刺绣产品未来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传统刺绣;文化传统;艺术创新
刺绣,又称丝绣、扎花,是在绸缎、布帛和现代化纤织物等材料上、用丝、绒、棉等各种彩色线,凭借一根细小钢针的上下穿刺运动,构成各种优美图像、花纹或文字的工艺,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早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期间,华夏民族的部族联盟首领在举行重大庆典和祭祀等礼仪活动时,就必须穿着绘绣有日、月、星辰等图纹的水藻尧火等图形的下裳(裙)礼服。中国刺绣艺术在历经了中国刺绣史上第一个全盛期——战国秦汉时期后、在唐宋时期又达到一个新阶段。刺绣技术和生产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刺绣艺术进入到巅峰时期。明清時期民间刺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苏绣、粤绣、蜀绣和湘绣四大名绣。如苏绣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湘绣强调写实、质朴而优美,巧妙地将绘画、书法及其他艺术与刺绣融为一体,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
一、传统刺绣的材料和工具
(一)针法
传统刺绣工艺繁多、技巧复杂。从古至今刺绣针法极为丰富。据统计经初步整理的蜀绣针法有套针、晕针、斜滚针、旋流针、参针、棚参针、编织针等一百多种。绣法上有:包梗绣、镂空绣、补花绣、贴线绣、金银线刺绣、阴影绣、雕绣、抽绣、缎带绣、绳绣、串珠绣等多种针法。因地域和民族的不同而呈现出风格各异、效果不同的刺绣绣品。刺绣人员会根据不同的刺绣布制、色彩及题材。灵活综合运针,充分表现物体形象的质感和风格。对于传统刺绣艺术而言,一件精美的绣品中至少要用到的针法就有几十种之多。有野苏绣皇后冶之称的姚建萍老师历经一年时间,应用几百种不同的针法、上万根丝线绣出了作品《父亲》。这一杰作的问世是她多年来潜心研究肌肉造型、色彩、绘画以及刺绣针法,将刺绣艺术与人物造型结合的成果。我国少数民族妇女几乎个个都是技艺精湛的绣娘,与其从小耳濡目染受到刺绣艺术的熏陶是分不开的。
(二)绣线
传统刺绣需要绣线、品种花样繁多、有人造丝、涤纶长丝、棉尧丝、金银线、缎带、毛线、变色绣花线等。根据刺绣的需要,有时要将一根花线劈为1/48加以应用,可见其工艺要求之精细。除了绣线,现代刺绣也将新型的装饰品应用到刺绣作品中。如院珠管、粒珠、金属亮片、人造宝石、贝壳等。
(三)基布
传统刺绣的基布不受限制。任何材质的纺织品比如院棉、麻、丝、毛、化纤、混纺、皮革、经编、纬编等都可以作为刺绣的基布。选择绣布时刺绣人员会考虑基布的材质与刺绣纹样的风格协调和统一。
(四)图案
传统刺绣图案品种齐全、画面丰富、变化多端。如油画系列、国画系列、水乡系列、花卉系列、贺卡系列、歌谱系列、花瓶系列等,如表示爱情的鸳鸯戏水,表示富贵的凤凰牡丹,表示家庭和睦、人丁两旺的五子登科,表示长寿的松柏仙鹤、图案主要以民间流行的题材为内容。一般是取寓意或谐音来表达某个含义。常取吉祥喜庆等群众心目中美好的愿望为题目。
(五)色彩
传统刺绣讲究色彩的过度和视觉效果。图案设计偏重于色彩提取。以牡丹花绣品为例,传统刺绣工艺需要十几种色线才能完成,具有绣面平服、针法丰富、线迹精细、色彩鲜明的特点。色彩变化也十分丰富。它以线代笔、通过多种彩色绣线的重叠,并置、交错产生华而不俗的色彩效果。尤其以套针针法来表现图案色彩的细微变化最有特色,色彩深浅融汇、具有国画的渲染效果。可以说传统刺绣就是线性空间混合在织物上的展现。传统刺绣色彩的地域特征和民族气息非常浓厚。有些作品具有强烈的乡土味,从而使作品落于俗艳之列、难登大雅之堂。这也是导致传统刺绣业衰落的主要原因。传统刺绣在构图上往往追求满地绣、有野繁花渐乱迷人眼之嫌。不能达到有效的视觉突出和强调的目的。
(六)工具与操作
传统刺绣的绣花针品种繁多,要根据刺绣的内容和风格选择。传统刺绣在工艺、审美和创造能力上对操作者都有较高的要求。虽然电脑绣花技术将人们从烦琐的刺绣劳动中解脱出来,形式多样的刺绣作品花样繁多、风格各异且精美院缎带绣、丝线绣、珠绣、亮片绣、绳绣、毛线绣、激光镂花绣等,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刺绣的基本需求,但是在个性化消费背景下,千篇一律的机械化雷同又给产品的销售带来很大的压力。作为弘扬民族文化和装饰、鉴赏所需的绣品,必须手绣才能体现传统艺术的精髓。
二、结语
传统刺绣是劳动人民通过千百年来对生活观察总结的智慧精粹,集聚了最朴实的思想情感,是我国优秀民间艺术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传统刺绣传承方式通常是家族式的言传身授,单一传承导致传统刺绣发展缓慢,濒临失传。当前各种版本的美术教材中,都涉猎到传统刺绣的教学内容,丰富传统刺绣教学方式,对传统刺绣传承将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祝兴达,沈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