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字读文 促用悟理
——《守株待兔》教学案例解读
2019-10-12◇孟强
◇孟 强
《守株待兔》是古代寓言的经典之作,也是小学教材的经典篇目。统编教材将其选编在三年级下册,且选编的是《韩非子·五蠹》中的原文。原文版《守株待兔》仅有39字,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张力十足。针对这一特点,我结合学科、学段、学情实际,设计了多维度习字、多角度读文、情境式促用、韵文式悟理等教学板块,实现了“借例得力、金针度人”的教学效果。
一、多维度习字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鲁迅先生曾用“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来形容汉字之美。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存在着“重识字轻写字”“为追求个性识字、快乐识字,无视字理或曲解字义”等窄化、异化识字写字教学的现象。对此,我们应当予以重视,不断改进,探索建立“识字、写字并重,字形、字理、字义兼顾”的习字教学新局面。
片段1:字理导入“株”。
师: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汉字。(出示甲骨文“日、月、水、火”)你们认识这些字吗?
生:日、月、水、火。
师:用简单的线条来表现事物是汉字的鲜明特点。再来看这个字。(出示甲骨文“木”)这是什么字?
生:“树木”的“木”。
师:(出示树木结构图,与“木”对应)“木”字,突出了“树木”的三大部分,从下到上,依次是树根、树干、树梢。把这些部位标注出来(以甲骨文“木”为基础,呈现甲骨文“本、朱、末”),就能代表不同的意思,形成新的汉字,如“根本”的“本”,表示树干或树桩的“朱”,“末梢”的“末”。后来,汉字在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意思越来越丰富。比如“朱”,它变成了一个姓氏,像明朝皇帝朱元璋、开国元帅朱德都姓朱;它还用来表示色彩,像朱红,就是大红色的意思。这叫“一字多义”。为了突出“朱”的本义,根据它的由来,在旁边加了一个木字,变成了左右结构的“株”,意思还是树干或树桩。(出示“守株待兔”插图)联系图画找一找,在这幅图中,“株”在哪里?
生:在那个人的背后。
师:“株”的意思是树干还是树桩?
生:树桩。
师:这个人靠在树桩旁边,在干什么呢?你能给这幅图起个名字吗?
生:守株待兔。
师: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株”是本课的一个生字,这个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木字旁要写得怎么样?
生:“株”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木字旁要写得瘦长。
师:说得准确、明白。这叫“木字旁,收窄变细”。“株”字中最为伸展的笔画是左右两竖,比较一下,哪一笔更为突出?
生:右边的竖。
师:对,这就叫“右边竖,顶天立地”。请大家伸出手指,一边读歌诀,一边写“株”字。
生:木字旁,收窄变细。右边竖,顶天立地。
师:这个小歌诀还适用于其他类似的字,比如“朴、林”等,我们在书写的时候,可以举一反三地把握这个特点。
案例解读:“入课”环节,追根溯源,不落俗套。由甲骨文“日、月、水、火”起始,层层递进到“木、本、朱、末”,感受汉字“摹天法地、依类象形”的字理文化和优美字形。进而聚焦“朱”到“株”的演变,落脚在“株”的字义和字形,凝练出“木字旁,收窄变细。右边竖,顶天立地”的书写要领。最后,举一反三地拓展到“朴、林”等具有相同特点的字,实现了由“一个”到“一类”的跨越。
片段2:字族教学“耒”。
师:课文中具体描写守株待兔过程的是哪句话?
生: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师:这句话写到了三种事物,课题中已经提到了两种,是什么?
生:株、兔。
师:还有一种比较陌生的事物,是什么?
生:耒。
师:请看图片。(出示战国时“耒”的实物图)耒是一种古老的农具,手握上面的木柄可以耕田。(出示古人持耒图)根据这个特点,古人创造了最初的“耒”字(出示金文“耒”),经过漫长的演变,“耒”字才有了如今的模样(出示楷书“耒”)。另外,“耒”还衍生出了一个大家族,与农耕有关的字,几乎都以“耒”做部首,比如耕、耘、耙……
案例解读: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耒”是一个生僻字。如果仅仅借助注释“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学生很难建构出“耒”的准确形象,充其量是形形色色的“鱼牛图”。此处教学,先补充“耒”的实物图,化抽象概念为具体画面;然后依次引入古人持耒图,金文“耒”,楷书“耒”,相互比对,让学生感受造字字理和字形演变;最后,落脚在“耒”衍生出的字族,渗透字根概念和字族思维。
片段3:字义关联“走”。
师:守株待兔的原因是什么?可以用文中的哪句话来回答?
生: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师:这里的“走”是什么意思?
生:跑。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注释。
师:带有“走”的古文还有很多。比如,我们熟悉的古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神话传说《夸父逐日》里面写到的“夸父与日逐走”,人们常用的成语“走马观花”“奔走相告”“飞禽走兽”等。这些“走”字的意思都是相同的,也是相通的。联系学过的诗句、成语,相互比较,也是理解古文的好方法。这就叫“同为一走字,古今有差异,是跑不是走,你我要牢记”。
案例解读:字义变迁,古今异义,是古诗文学习的常见现象。关于“走”的意思,注释中写得清楚明白,好像一目了然,但“纸上得来终觉浅”,仅仅让学生看注释,显得肤浅。为此,适时补充“儿童急走追黄蝶”“夸父与日逐走”“走马观花、奔走相告、飞禽走兽”等词句,激活学生经验,系统关联,深化理解。最后,凝练歌诀,画龙点睛。
二、多角度读文
不论是古人讲的“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还是课标中提出的“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读的意义、价值和功效,都毋庸赘言。基于《守株待兔》是“先秦古文”这一文体特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作用更加重要。
片段4:读“竹简文”,读中浸润。
师:守株待兔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故事,是战国思想家韩非子创作的。(出示韩非子在书案前挥笔创作图)当时,还没有纸张,文章要写在竹简上。(出示空白竹简图)竹简的制作、书写和保存都不方便,文章以简练为美。(出示竹简版《守株待兔》)《守株待兔》仅有39个字,而且没有标点,真可谓“惜墨如金”。
案例解读:此处教学,属于整体感知阶段。但呈现的并非是教材原文,而是进行了一次“时空穿越”,回归本源,依次出示了韩非子创作图、空白竹简图、竹简版《守株待兔》。通过形象具体的画面,结合讲解和范读,使学生对“那人”“那简”“那文”有了直观真切的了解,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文化的浸润和熏陶。
片段5:读“标点文”,读出感觉。
师:我们把这些竖排的文字改成横排,再加上标点和注释,就变成了今天的样子。(出示教材版《守株待兔》)借助拼音,大家试着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指名读)
师:读得正确洪亮。古文句式简练,节奏明快,在画线的地方换口气再读会更有节奏。
(出示)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生再读)
师:读得抑扬顿挫,真好。大家齐读。
(生齐读)
案例解读:竖排与横排,连写与标点,是古文与今文在形式上的明显区别。此处教学,由“竹简文”过渡到“标点文”,通过“自读”“指名读”“指导换气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做到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感觉,读得扎实、到位、有梯度。
片段6:读“句群文”,读出画面。
师:这篇短文共有几句话?
生:5句。
(此处省去上文中的“片段2:字族教学‘耒’”)
师:再回到课文,不看插图,不用老师讲解,你是怎么知道“耒”的意思的?
生:查看注释。
师:聪明,看注释是学习古文的好方法。运用这种方法,你还知道了这句话中哪些字的意思?
生:因、释、冀。
师:根据这些字的意思,大家试着说说整句话的意思。
生:于是,放下耒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捡到一只兔子。
师:明白了意思,再读这句话会更有感觉,谁来读?
(指名读)
师:如果能加上动作读就更棒了。我们拆开来看,先看“释其耒”。(师示范做动作,把耒放到一边)大家试试一边读一边做动作。(生读)再来看“守株”,背后有一个树桩,身子可以靠在上面,双手怎么放?
生:搭在腿上。
生:双手抱臂。
师: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动作体会一下。(生尝试)“冀复得兔”,不用干活就能白捡一只兔子,想到这里,他的脑袋会不由自主地怎么样?
生:摇头晃脑,得意扬扬。
师:就是这种感觉,加上动作再读这句话。(生读)我们换个角度,看到守株待兔的这种行为,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能得到兔子吗?
师:大家带着问题读全文,看看能否从中找到答案,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此处省去上文中的“片段3:字义关联‘走’”)
师:读懂了“走”字的意思,再回读这句描写“守株待兔”原因的话,两字一换气,整齐有序,读起来会特别有节奏。如果能打着节拍读,就会更有感觉,大家试试。(生读)再仔细推敲一下,读最后两个字“而死”时,拍手合适吗?有没有更合适的手势?
生:两手一摊。
师:这个动作更合适。再来读读看。
(此处省去下文中的“片段7:‘两字动态’语用”)
师:我们再来交流一下,“守株待兔”的结果是什么?
生: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师:兔子没有得到,还惹人耻笑。能加上动作读出来吗?(生读,配以“摆手摇头,捂脸害羞”动作)这三句话,讲述了“守株待兔”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哪位同学能连起来加上动作读一读?
生:(读)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师:读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大家齐读。
(生齐读)
案例解读:《守株待兔》篇幅短小,但结构完整,背景、起因、经过、结果,一应俱全。尤其是“起因、经过和结果”,三句话联系紧密,连缀成句群。在理解关键字义、读懂句意的基础上,落脚在“结合内容加动作,读出形象和画面感”,力图达到“有声有色、惟妙惟肖”的教学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持教学结构的完整性,同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中间注明了省去的三个片段,可以前后联系,彼此对照。
三、情境式促用
叶圣陶在《关于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一文中指出:“语文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地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这一论述既切中了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又指出了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从认识迁移到运用”。通俗地说,就是“从教材的例子到语文的能力”。当然,能力的转化需要桥梁和纽带,“恰切的情境”不可或缺。
片段7:“两字动态”语用。
(接“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的两字一换气的朗读指导后)
师:像这样用“两字一换气,整齐有序”的词语描写连贯的动作是常用的方法。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习作中,比如,这是扣人心弦的短跑比赛,(出示短跑分解图)请结合插图,用两字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出示:百米大战开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以闪电般的速度赢得了比赛)
生:百米大战开始了,预备,起跑,加速,冲刺,他以闪电般的速度赢得了比赛。
案例解读:“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是文中最具节奏感的语句。在学生已经理解内容、读好节奏的基础上,把小歌诀“两字一换气,整齐有序”推而广之。出示短跑分解图,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看图配文,填充两字词,把句子补充完整,在情境中培养语用能力。
片段8:“角色转换”语用。
师:请问这个人是哪里的,是干什么的?
生:他是宋国的种地人。
师:对,文章开头就交代了“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这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如果还是在这个地方,还是同样的情节,但人物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变成了牧羊者,(出示牧羊图)哪些内容需要修改?
生:“宋人有耕者”改为“宋人有牧羊者”。
师:对,角色变了。
生:“释其耒”改为“释其鞭”。
师:细节抓得好,手里的工具变了。
师:(出示砍樵图)如果变成砍柴的人,又该怎么改呢?
生:“宋人有耕者”改为“宋人有砍樵者”。
生:“释其耒”改为“释其斧”。
师:这就叫“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案例解读:所谓寓言,托辞以寓意者也。韩非子有所寄托而作《守株待兔》,其人其事未必真实。韩非子能虚构故事,我辈亦可效仿。此处教学,将耕者角色进行转换,出示牧羊图和砍樵图,进而尝试更改文本,“宋人有牧羊者……释其鞭……”“宋人有砍樵者……释其斧……”。如此,可让学生小试牛刀,感觉到“文言不再高不可攀,而能为我所用”,增添对古文的亲近感和表达的自信心。
四、韵文式悟理
汉语言具有抑扬顿挫、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独特美感。中华古诗文、顺口溜,抑或“小九九”“汤头歌”等,都契合了汉语的音韵美。语文教学中,把“读写的规律”“学习的门道”“文本的秘妙”等核心概念、关键方法,适时凝练成“韵文式”的歌诀,会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
片段9:韵文解寓意。
(接片段8)
师:不论是耕者,还是牧羊者或砍樵者,故事的结局都是相同的,都能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生:兔子撞死在树上是非常偶然的事情,不是一定会发生的事。
师:对,不能把偶然当成必然。
生:干任何工作都要踏踏实实,不能异想天开,心存侥幸。
师:“侥幸”用得好。这个故事,同样让我深受启发,送给大家几句话——释耒守株冀得兔,聪明反被聪明误。劝君莫存侥幸心,踏实勤奋不糊涂。
案例解读:虽然“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但读文章(尤其是读寓言)务必要读懂内容背后的含义,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意”。此处教学,引导学生在角色转换中发现殊途同归的“共性”,比起单就“宋人有耕者”谈感受,难度要低一些,启发要多一些。在此基础上,没有重复简单说教的老路,而是凝练成七言韵语,朗朗上口,入耳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