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神农炎帝的踪迹
2019-10-11赵政民
赵政民
新修建的炎帝大殿
在今年立夏之日,《山西日报》刊出了一篇题为《己亥年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民间拜祖典礼》的宏文。该文通栏标题,大气磅礴,内容精彩,异常醒目地写道:这项活动将于“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在高平炎帝陵举行”。
这篇占了整整一块大版的长文,配发了四分之一版面、高大巍峨的炎帝大殿巨照。那飞檐高挑的大屋顶,那一级级漂亮的白玉石台阶,那雕刻精细的汉白玉围栏,和那颇为精巧的配殿及隐约可见的远山绿树,实在是让人双目大睁,百看不厌。最让人注意的,是丰富诱人的活动安排。文章说,这一盛典已于4月11日在高平神农炎帝广场启动,一个月后的5月20日结束。其问,要开展民间拜祖典礼、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高端论坛与新时代海外侨胞台胞和山西晋城经贸交流活动等3项主题活动,以及神农炎帝文化庙会启动仪式、中国女企业家走进晋城、晋台经贸文化交流、海峡两岸青少年交流、台胞山西游和第二届“后羿杯”射箭比赛等6项系列活动。
这样的活动,真可说是特色独具,亮点纷呈,精彩异常。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突然回想起20多年前,即1995年我们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考察组,在长治、晋城两市追寻神农炎帝行踪的情景。那是一次行动早、规格高、规模大、研究深,具有开山、拓荒意义的神农炎帝文化考察。因这次考察播下了种子,所以才有了该地神农炎帝文化遗址的发掘、修复及拜祖等活动如春花一般迎风绽放,才有了许多部门的联手合作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才使这一祭祖等活动成了联系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一根强有力的纽带,成了一项魅力四射、深受欢迎的重大文化旅游活动。
百谷山里的寻觅
神农炎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是我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高度关注的一位著名历史人物,其动人的传说我们早就耳熟能详了。但将其当作参政议政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则着手于20世纪90年代。那时,我省政协各个工作委员会都把参政议政工作当作履行职能、提升质量的大事来对待。就在此时,长治市博物馆馆长给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宋史专家兼政协文史委主任李裕民同志介绍了长治、晋城两市神农炎帝文化遗存相当丰富的情况,希望文史委能作一次深入调查,以促进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我当时是省政协副秘书长兼文史委的驻会副主任,非常赞成李裕民把这项考察列入1995年工作计划的提议。于是,由文史委员、文史办公室人员及《山西文史资料》杂志社的编辑等8人组成的考察组,就在同年5月3日出发了。
长治市政协的领导和文史工作者,对我们的到来非常欢迎。第二天上午,他们就陪同我们在市博物馆召开了神农炎帝文化座谈会。该馆馆长孙舒松、群众工作科科长王亚伟,详细介绍了他们所掌握的大量情况。他俩谈到,长治、晋城有关神农炎帝活动的遗址遗存非常多,博物馆做过许多调查,写了不少考察报告与论文,还拍摄了很多实地实物照片,编成了《炎帝在上党始兴稼穑》的一大本资料,当场就给我们送了一本。这次座谈会只开了一个上午,却让我们了解了神农炎帝文化遗址在当地的分布概况,为进一步考察提供了线索、方向与路径。
当天下午,就开始了实地的考察。众所周知,炎帝,也称神农氏,兴于陕西宝鸡一带,居于姜水,其部落以牛为图腾,故有炎帝是牛头人身之说。后来,他率领部落迁徙到中原地区,又向北发展,抵达山西上党,在今长治县(今上党区,下同)的黎岭村建立了国家,即黎国。他不辞劳苦,登上附近的百谷山和羊头山,“尝百谷,制耒耜,教民农耕”,完成了人类史上从渔猎到农耕、从游牧到定居的伟大转折。炎帝去世后,就被安葬在离长治城60里的晋城之高平县(今高平市,下同)团池乡庄里村。
百谷山是考察的重点地方。这座山在长治老城东北约13里处,俗称平顶山,也叫柏谷山,因古帝在此尝百谷而得名。北宋(960—1127)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记载:“百谷山与太行、王屋皆连,风洞泉谷,岩壑幽隧,最称嘉境。”此山方圆40多平方公里,以海拔1378米的老顶为最高,有9条主要岭脊和18条主要沟谷,耸立着40多座山峰。这里松柏茂密,遮天蔽日,风景极佳,珍贵文物分布得到处都是。仅与神农炎帝有关的,就有庙宇3座,纪念山洞3孔,山泉1处,古神农井1眼,以及大量的碑刻。具体说来,在该山半腰处,有始建于1500多年前东晋(317—420)的滴谷寺神农庙,北朝北齐武平四年(573年)、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正统七年(1442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都对该庙做了多次重修。庙中的神农炎帝坐像,腰系树叶,肩挂谷穗,殿内四壁都绘有古帝采草药、尝百谷、制耒耜、教民耕种的动人壁画。我们考察时,该庙的庙院、地基和宋、明、清时的柱础及经幢尚存,刻着篆文“炎帝”二字的残碑与宋时的诗碑也都存在。庙前坡下有一古寒泉,又称百谷泉。庙旁有一“古神农井”,青石板锁口,两块竖石支撑着辘轳架,铁辘轳还系有铁丝井绳,可以提水。在该井旁,我感兴趣地扶着提水的辘轳,照了一张像。庙的东半山腰,有传说神农炎帝曾尝百谷的百谷洞,因路远没有去看。
接着,我们来到百谷山西麓关村,考察这里的神农炎帝庙。该庙尚还完整,明、清建筑风格明显,有正殿、献亭、角殿、廊房、经幢等。之后,又來到百谷山南麓柏后村的神农炎帝庙前,只见该庙原为三进院,现存的中院有正殿、献亭和东、西角殿。清咸丰九年(1859年)的《重制神农庙社物碑记》,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重修布施碑》,都记述了该庙的重修情况。
这里的历史遗址真的太多了,不知不觉间天色就渐渐变暗了,我们不得不停下考察的脚步,而获得的内容已记满了将近半个笔记本子。
羊头山上的遗存
百谷山神农井
羊头山的考察,是第三天即5月5日进行的。该山属于晋城市高平县,位于长治县、长子县和高平县的交界处,距长治市中心60多华里,是神农炎帝尝百谷的又一重要地点,相关的遗址遗存繁多而集中。
这座山不高,上边长满了冒出嫩芽绿叶的灌木、藤条和野草。没有固定的上山道路,只能任人抓着灌木、藤条向上攀登。在攀爬过程中,我想起了博物馆送给我们那本资料所记述的两个史实。其一,是北魏(398—534)的《风土记》说:“神农城在羊头山,其下有神农泉,山有古城遗址,北有谷关,即神农得嘉谷处。”其二,是唐武则天天授二年(619年)乡贡明经牛元敬撰写的《重修清化寺碑记》所描述的:“此山炎帝之所居也。”并说,炎帝“遍涉群山,备尝百草,居斯一所获五谷焉。”还说,炎帝在此“创制耒耜,始兴稼穑,调药石之温毒,除瘵延龄,取黍稷之甘馨,充虚济众”。这些记述刻在脑海,当神农炎帝的那些文化遗存出现在眼前时,我就感到了格外的兴奋和激动。
羊头山墓塔
我们首先见到的,是神农炎帝庙和神农炎帝城。这两处遗址,都掩映在杂草和枯叶之中,几乎看不到什么,只有一些破砖碎瓦和似显非显的房基土墙痕迹,在叙说着它们曾经的真实存在。其次见到的,是神农炎帝井和一座神农炎帝虚塚墓塔。那井只是个名称,是个印痕,没有实物。而墓塔却有几人高,圆形,共七层,全用浅黄色沙石构建,虽经风雨雕琢,却依然挺立高矗。这显然是后人所建,何年何代建立已无从考究了。所有这些遗址遗物,都充分说明了一些古籍记述的真实性。正如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长治县内王村宝云寺之《宝云寺碑记》所说的:“西接尝五谷之神寺,道北靠龙山炎帝之庙貌。”这里“西接”就指的是羊头山神农炎帝庙。南宋(1127—1279)王应麟的《玉海》也说:“上党长子县神农井,在炎帝庙西五十步,石泉二,一清一白,味甘,名神农井。”此处所说的,也在羊头山。明朝律学家朱载埔,在《羊头山新记》中说得更明白:“神农泉下地名井子坪,有田可种,相传神农得嘉谷于此,始教耕种,谓之五谷畦焉。”
羊头山上,和神农炎帝城、神农炎帝庙的遗址一样,被称作井子坪的小块平地,也长满了野草杂树,若细细观察,就可看出它似曾真的被耕种过。这是五谷的诞生之地,所产的黍品质优良,因而古时就有以该处出产的黍来定黄钟的规定。黄钟是中国古代律制,为十二律,黄钟为十二律的第一律,黍尺。古代以黍定乐律,以黄钟的管长为准,以累黍为法,横排百粒黍的长度为一尺,相当于纵黍八十一粒,故横黍尺相当于纵黍尺的八寸一分。由此,《律历志》说:“以上党羊头山黍度之为尺,以定黄钟。明嘉靖(1522—1566)间采之定律。”
从羊头山下来,我们来到高平县团池乡庄里村的炎帝陵。这里虽离长治市中心只有60里,却是晋城市的地盘,地形为十分开阔的大斜坡地,炎帝陵在斜坡地的顶端。清时的《泽州府志》说:“上古炎帝陵,相传在县北40里的换马镇。帝尝五谷于此,后人思之,乃作陵。后有庙,春秋供祀。”庄里村与换马镇相距一里,所处地形北高南低,三面环山,是建陵墓的最佳地方。古陵已毁,仅留神农炎帝庙一座,俗称五谷庙。该庙尚存清乾隆四年(1739年)彩绘的五间神农炎帝大殿,殿上有明代万历年间烧制的琉璃屋脊,以及刻有“炎帝陵乃古迹之胜地也”字句的残碑。考察时,我们都涌入大殿,仔细地观看,边听讲解,边作记录。
接着,我们走进庙之东房,这是守庙人后代的住所。只见房内东墙的中央,镶嵌着一块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生员申通同立的、刻有“炎帝陵”三个大字的石碑。碑前摆着香案及插香的沙钵,一根正燃烧的香炷冒着缭绕的青烟,在显示着守护人的虔诚。房屋的主人说,传说炎帝的夫人是长治县原家庄人,因而每年四月初八和六月初一,周围群众都要来这里赶庙会,烧香祭祀,七月十五日还要来这里放谷。从这样的讲解中,我们感受到人们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崇敬、尊重和挚爱。
为寻觅神农炎帝活动的踪迹,我们又驱车来到长治县城北边的黎岭村。该村曾是炎帝的建国之地,史籍说,神农炎帝在此建了耆国,即黎国。古时,该村附近的山上还有一座神农炎帝庙。
考察组在神农炎帝大殿里考察
考察组在发鸠山女娃墓后
5月6日,我們在长治市政协文史负责人、长子县县委书记、宣传部副部长等同志的陪同下,考察了长子县色头村的神农炎帝庙,县城北边的神农炎帝庙(也称北高庙)。接着,又到该县西北70华里处的发鸠山,考察神农炎帝小女儿女娃的坟墓。该山高1668米,文物古迹也很多。战国时的《山海经》说,炎帝的小女游于东海,溺而不返,化为精卫鸟,常来此山衔石以填海。
此处山不很高,却很大。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奇异的传说故事,就都发生在这个看似平常的地方!
追寻后的认定
5月7日在长治博物馆召开总结座谈会之后,第二天我们就来到晋城,与该市政协的秘书长、市文化局局长、市博物馆馆长等同志,举行了神农炎帝文化座谈会。经这两个座谈会的汇总和研究,大家对上党地区神农炎帝的历史遗址和遗存,作出了以下认定:
一、山西上党地区是神农炎帝多年活动的主区。研究表明,汉族在5000年至7000年前,是由活跃在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族群逐渐融合而成的。华夏族群由姬姓的黄帝部落和姜姓的炎帝部落构成,二者都兴起于陕西关中地区,后来向东发展。黄帝族在发展中拐向山西晋南,沿汾河北上,又向东进入了河北。炎帝族则穿过洛阳,发展到河南东部,又拐向豫北和山西的上党一带。考古发现的仰韶文化,就属于华夏族群。东夷族群在今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活动,太昊、少昊、蚩尤为其首领。考古发现的大纹口文化,就属于该族群。苗蛮族群分布在今湖北、湖南、豫西南、江西等地,分别以伏羲氏、烈山氏为领袖。考古发现的屈家岭文化,就属于这个族群。黄帝、炎帝,都是各本部落首领的“职务”名称,其部落里的一代一代首领都叫黄帝或炎帝。这三大族群在长期的活动中,都有过冲突、争斗与融合,到最后一代炎帝时,他抵挡不住蚩尤族的进攻,便向黄帝求救。而黄帝见其衰弱,就与炎帝激战于阪泉之野(今河北怀来县),将其吞并,然后在涿鹿打败并杀死了蚩尤。之后,又和东夷族群中的少昊氏结成了联盟。后经长期的争斗与交往,到战国、秦汉时期,三大族群便融合成了古老的汉族。古汉族又融合了其他族群,便形成了今天的汉族。这一发展与融合的历史说明,山西上党一带是神农炎帝的活动主区。要真正地了解、研究和开发神农炎帝文化,就绝对不能离开这个主区和中心。
二、历史创造成果相似是两位古帝被合二为一的主因。在远古,炎帝和神农是两个人,都是华夏族群中的领袖人物。关于神农,史籍中的记载就很多。如《汉书·艺文志》里就有农家类《神农》20篇,兵阴阳家类《神农兵法》1篇,五行家类《神农大幽行》27篇,杂占家类《神农教田相土耕种》14卷,经方类《神农黄帝食禁》7卷,神仙类《神农杂子技道》23卷。这么多的著作可能不少是后人的伪托,但可看出神农的名气之大。关于炎帝,史籍记载的就更多,特别是他在上党地区的百谷山和羊头山,尝百谷,兴农事,功劳极大,和战国及汉初一些著作说神农“尝百草”“教民食五谷”,发现中草药及发明农业工具耒耜等,如出一辙,极其相似。尤其是《汉书·律历志》等书,说他们都封过泰山,都被黄帝所取代,故在传说过程中便逐步被合并成了一个人。到了西汉末年,经刘歆等人的加工,就将他俩合并了起来,归入古帝系列,即炮(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由此可见,炎帝与神农能被合并为一个古帝,上党百谷山和羊头山的历史创造与发明,是起了重大的关键作用的。
三、史籍所述尝百谷、教稼穑是古帝伟大历史纪事的主篇。战国时的《易·系辞》说神农炎帝“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炎帝“始教民播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北魏《风土记》说,上党羊头山是“神农得佳谷处”。唐天授二年《重修清化寺碑记》,也说羊头山是“炎帝之所居也”,并“尝百草”“获五谷”“创制耒耜,兴稼穑”。北宋《太平寰宇记》肯定长治百谷山是炎帝的重要活动地方,说道:“昔神农尝百谷于此。因名山建庙,仲春上甲日致祭。”《潞安府志》也说:“世传神农尝百谷于此。”至于明清以来,文人墨客游览百谷山和羊头山所写的歌颂神农炎帝的诗文,多得不可胜数。这些著作,上党密布的神农炎帝文化遗存,和东晋以来该地所建立的繁多庙宇,都在证实着这一古帝的真实存在,告诫人们不要忘记中华文明开篇时的这个闪亮章节。
四、“炎帝陵”实物是神农炎帝葬于高平的主证。说到炎帝陵,湖南酃县即今炎陵县也有一座。古籍《淮南子》说:“炎帝崩于长沙之茶乡。”《帝王世纪》曰:“炎帝葬长沙(西汉时酃县属长沙)。”《后汉书·郡国志》称:“炎帝神农氏葬长沙。”《路史》讲:“炎陵在长沙茶乡之尾。”《舆地纪胜》也说:“炎帝葬于茶陵县南,茶乡之尾。”茶乡之尾,就是指酃县。宋乾德五年(967年),宋太祖曾经派大臣到茶乡之尾寻觅炎帝的陵墓,并建庙奉祀。诸如此类的记述不少,但我们考察组却认为,神农炎帝的主要活动地区在山西上党,驾崩后也葬在今天晋城的高平县,是不可能到湖南去埋葬的。原因有三:一是从远古三大族群的活动范围看,茶陵是苗蛮族群活动的最南端,炎帝和神农都没有去那里活动的记载。二是现代有些人说,炎帝在阪泉之野被黄帝打败之后,退到了江汉一带,又迁徙到湖南而驾崩的。这种大胆的想象和推测,并不可信。他们可能借用了宋太祖那次派人到“茶乡之尾”找炎帝陵这件事。但那次并没有找到炎帝陵,而是说后来梦见一位神仙,经那神的指点,才把茶陵的一个地方指认为陵址。南宋(1127—1279)罗泌的《路史》就采用了此说,但又明确地认为此陵是“衣冠”冢。而与此年代相隔不远的宋太宗(976—997)时的地理名著《太平寰宇记》,南宋《方舆胜览》,就都没有茶陵有炎帝陵的记载,这说明他们都不相信宋太祖做梦的说法。该处现存的炎帝陵,应该是前些年重新修建的,根本无法和高平的炎帝陵相比。三是有关记载山西高平县的神农炎帝陵的史籍资料相当多,不妨再举几例。如明成化年间(1465—1487)的《山西通志》卷五说,高平有二座神农炎帝庙,其一在“縣北三十五里故关村羊头山上,元初徙建山下坟侧”,指的就是我们在庄里村考察的这座陵墓。清代雍正年间(1723—1735)的《泽州府志》卷四六载:“(羊头)山之东南八里日故关村,村之东二里日换马镇,镇东南之一里许有古冢,垣址东西广六十步,南北袤百步,松柘茂密,相传为炎帝陵,有石栏、石柱存焉,盖金元物也。”这说明了高平之神农炎帝陵存在的久远。因有上述记载,加上一些学者说炎帝共有八代,共传520年,说酃县是第八代炎帝的陵墓等等,那么我们就不妨认定,高平的古陵是第一、二代的炎帝陵,和所说的湖南第八代炎帝陵并不冲突,都可以进行祭祀和宣传,这就解决了史实认定上的一大难题。
建议报告的效应
有了以上的史实认定,就为5月9日回太原后,我执笔写《关于开发炎帝文化区的建议》报告奠定了基础。
首先,我用大量的篇幅来叙述神农炎帝文化的考察经过和四点重要认定。接着,以简明的文字突出报告的主旨,就是强调神农炎帝文化遗址遗存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提出尽快开发利用神农炎帝文化区的急迫建议。文章说,上党地区是神农炎帝活动的主区,是其尝五谷,兴稼穑,实现民族从狩猎到农耕、从游牧到定居伟大转变的关键地点。开发利用这一特色独具的文化区,对于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古老而悠久的历史,弘扬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崇祖爱国之心,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报告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成立神农炎帝文化区开发工作领导组,将横跨长治、晋城两市的该区工作统领起来。
二是突出重点,分段开发,把神农炎帝尝百谷、兴农事的百谷山、羊头山和高平县庄里村神农炎帝陵等,作为开发修复的重中之重。
三是建议省政府和长治晋城两市政府拨出专款,支持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文化区建设。
四是要加大神农炎帝文化遗址遗存的保护和宣传力度,扩大其在海内外的广泛影响。
文史委的这篇考察与建议报告,以省政协办公厅文件的形式报送给省委和省政府之后,同年11月17日,省委办公厅就以“厅字(1995)136号”的公函,将此件批转给了省旅游局、省文物局、长治市和晋城市市政府。公函写道:“现将省政协办公厅《关于报送(关于开发炎帝文化区的建议)的报告》转给你们。炎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开发炎帝文化区既有利于在改革开放中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发展我省的旅游业和提高我省在海外的知名度。根据省委领导同志的意见,请旅游局牵头,会同省文物局等单位及长治、晋城市政府认真研究,尽快提出开发炎帝文化区的意见,报省委办公厅。”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神农炎帝文化区的开发工作很快就有了行动,建议报告逐渐见到了成效。时隔不久,长治市百谷山就矗起了金灿灿的高达39米的神农炎帝像,晋城市也开始了高平县庄里村神农炎帝陵、大殿堂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其学术研讨、拜祖祭祀和招商引资等活动,也都声势浩大地开展起来了。
巢菊初(一九四九年)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在那次考察20多年之后学习这一指示,就更深化了对神农炎帝文化的认识,让我明白,神农炎帝在上党的获嘉谷、兴稼穑,是一次扭转乾坤的最伟大的创造,是中华民族最重大、最先进文化的一次光辉展示。弘扬其精神,宣传其创造,吸取其智慧,是今天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和振作创新精神的需要。长治晋城两市政府也能这样认识问题,把神农炎帝的故里当作搬不走的优势,抹不掉的特色,作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文章,从而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海峡两岸的民间交流。这一极有意义的实践告诉我们,追寻中华民族先祖的伟大踪迹,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创造创新精神,应是政协文史工作的本职要求。只要重视这一点,注意抓好课题,深入调研,在参政议政中文史工作是会大放异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