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离一口好牙,还有多远

2019-10-11余运西李君

大众健康 2019年9期
关键词:年龄组口腔卫生口腔疾病

余运西 李君

受访专家——

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 俞光岩

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普部部长 司燕

口腔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但当前口腔疾病依然危及绝大多数人。它不仅影响咀嚼、发音等生理功能,还与脑卒中、心脏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全身一系列疾病的发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口腔健康并非“不足挂齿”的小事。有了口腔健康,才有利于一生健康。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儿童的龋齿患病率和中老年人的牙周组织疾病较10年前明显上升,中老年有龋齿和牙龈出血的人在90%上下,目前已建立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人群比例并不乐观。那么,我国居民牙病为何高发?如何帮助公众建立口腔健康的意识?我们离一口好牙还有多远的距离?9月20日“全国爱牙日”前夕,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俞光岩和科普部部长司燕。

母亲牙齿不好,会影响孩子的牙齿

Q:我们知道,家长是儿童口腔健康的把关人。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全国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2.3%。请问知晓率具体指哪些方面?62.3%算是一个比较高的比率吗?

A:这说明多数家长对口腔疾病是有所了解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是调查人群中回答正确的知识题目数占人群中知识题目总数的百分率,具体题目包括“刷牙出血不正常”“吃糖可以导致龋齿”“细菌可以引起龋齿”“乳牙龋坏需要治疗”“窝沟封闭能够预防儿童龋齿”“氟化物对牙齿具有保护作用”等方面。

从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的调查结果来看,84.3%的家长知道“吃糖可以导致龋齿”,75.5%的家长知道“细菌可以引起龋齿”,68.8%的家长知道“乳牙龋坏需要治疗”,这些均属于较好的方面。但是,仅21.3%的家长知道“窝沟封闭能够预防儿童龋齿”,28.9%的家长知道“氟化物对牙齿具有保护作用”。虽然超过六成的家长对口腔疾病有所了解,但仅有不到1/3的家长知道窝沟封闭、氟化物可以预防龋病。所以,我们还需要针对口腔疾病的预防措施,如窝沟封闭、氟化物的应用等,加大宣传力度。

Q:对比国外的情况,我们在提高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方面,还有哪些功课要补上?

A:目前我国居民口腔健康知识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在某些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家长对口腔健康持积极态度,97.3%的人认可“口腔健康对自己的生活很重要”,93.4%的人认同“预防牙病首先要靠自己”,85.5%的人同意“定期口腔检查十分必要”,79.0%的人认为“牙齿好坏不是天生的”,77.8%的人同意“保护孩子六龄牙很重要”。然而,只有三成(30.7%)的父母意识到,家长自己的牙齿好坏与孩子的牙齿好坏有关系,母亲牙齿不好会影响孩子的牙齿。不管是乳牙还没长齐的儿童,还是恒牙生长完毕的青少年,父母都要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护牙意识,改善刷牙习惯。

多数人出现不适后,才想起看医生

Q:我们注意到,口腔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城乡差别”。在态度、习惯、行为等方面,城乡差别最大和最小的是哪些方面呢?

A:由于我们国家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素养、口腔卫生资源等多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全国口腔流调的抽样选点过程中,分别选取了部分城市地区和部分农村地区,来分别代表城市和农村地区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

在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方面,大部分城市地区的居民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农村地区。例如城乡居民对于“细菌可引起牙龈发炎”“刷牙出血不正常”“乳牙龋坏需要治疗”的知晓率分别为:87.4%/83.4%、75.5%/68.9%、71.4%/66.0%,农村居民知识知晓率均低于城市居民。

在儿童口腔卫生行为方面,如每天刷牙率、每天两次刷牙率、家长帮助孩子刷牙率这些指标,也都表现出城市高于农村的现象。城、乡上述指标分别为:66.5%/53.0%、25.6%/14.4%、15.1%/9.6%。

在儿童口腔卫生服务利用方面,如过去12个月内有口腔就医经历的比例,城、乡分别为17.4%和11.7%,城市地区明显高于农村地区。另外对于儿童龋齿中采取完善治疗的比例,即“龋补充填率”城乡分别为:4.7%、1.7%,也是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

Q:您刚刚提到口腔卫生服务的利用,在這方面不仅有城乡差别,各年龄组尤其是中老年人,利用口腔卫生服务主要是为了治疗。这也说明我们的口腔保健意识不够。我们该如何借鉴国外经验,改变这种以治疗为主的状况?

A: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调结果显示,在口腔卫生服务利用方面以治疗为主,其中35岁~44岁年龄组,有79.8%进行口腔就诊是为了采取口腔治疗。对于55岁~64岁组和65岁~74岁年龄组,采取治疗的比例逐渐升高,分别达到90.2%、93.0%。而相应的这些年龄组进行口腔就诊的原因是进行口腔咨询检查以及采取口腔预防措施的比例很低。这说明目前我们国家居民口腔卫生服务利用还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即出现口腔问题和不适后,才会想起看医生,而主动进行咨询检查和采取预防措施的意识还不够。

所以,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居民进行定期口腔检查和采取预防措施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要促进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加大口腔卫生服务利用供给方的人力物力资源。

口腔中的健康隐患,请区别对待

Q:我们常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命”。从调查结果看,口腔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在哪些方面?

A:調查结果显示,对于35岁~44岁年龄组来说,口腔问题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进食方面。口腔问题对冷、热、甜敏感(包括很经常和经常)的比例最高,为16.3%,其他影响依次为担心或关注口腔问题(12.2%)、限制食物数量和种类(8.8%)、外观不满意(6.0%)、咀嚼困难(6.2%)。

对于65岁~74岁的老年人,口腔问题也主要反映在进食方面。30%的老年人认为口腔问题影响了他们选择食物的种类和数量。29%的老年人认为,口腔问题给自己嚼东西带来了困难。21%的老年人在进食冷、热、甜的食物时,会感觉不适甚至疼痛。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第一站,健康的口腔通过咀嚼帮助我们把食物变成食团,利于消化和营养的吸收。如果口腔咀嚼的功能减弱甚至丧失,营养的消化吸收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全身健康。

Q:如何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口腔疾病综合防控?有哪些具体操作层面的建议?

A:口腔问题不只是调查结果里的数字,而是真实存在于每个人口腔之中的健康隐患。孕产妇、儿童、老年人等是口腔疾病综合防控的重点人群,而综合防控的重点对象则是龋病、牙周疾病等。总体来说,开展口腔疾病综合防控需要针对重点人群对重点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要因势利导,探索推广口腔疾病防治的适宜技术。

对于孕产妇和婴幼儿来说,主要是预防乳牙龋,开展孕期口腔健康教育。另外,要充分发挥妇幼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作用,让孩子的主要看护人了解正确的喂养、饮食和口腔卫生习惯,做好定期口腔检查,并将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之中,以加强对0岁~3岁婴幼儿口腔疾病的预防。

对于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来说,可进一步扩大全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范围,并联合教育等部门组织开展学校儿童口腔健康促进项目,把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纳入到健康教育基本内容中;采取窝沟封闭、局部用氟等适宜技术,在有条件的地区,实现窝沟封闭适龄儿童全覆盖;定期口腔检查;对早期龋及时进行充填治疗。

对于老年人以牙周疾病防治为重点,倡导全方位口腔清洁,提倡使用牙线、间隙刷,将口腔洁治纳入医保,倡导定期口腔洁治,维护牙周健康。重视牙根护理,预防根面龋。

保留健康牙齿,及时修复失牙,恢复口腔功能,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编辑 余运西)

猜你喜欢

年龄组口腔卫生口腔疾病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生活饮食习惯致食管癌早期症状的探讨
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效果研究
100例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的比较
对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高原地区736例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关于组织中年龄多样性与世代差异的研究
溶菌酶对口腔环境的调节与疾病防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口腔牙周健康指标及牙周炎现况分析
乳腺占位性病变弹性评分3分患者年龄与肿瘤良恶性相关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