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M1蛋白表达与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
2019-10-11赵燕杨文秀冯江龙
赵燕,杨文秀, 冯江龙
(1.贵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院 病理学教研室, 贵州 贵阳 550004; 2.贵州省人民医院 眼科, 贵州 贵阳 550002)
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起源于神经嵴黑色素细胞、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常见于皮肤、眼部及黏膜组织[1-2],近年来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3]。MM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易发生早期转移,目前尚无有效的系统治疗方法,病死率较高[4-6]。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明显提高MM患者的生存率。由于MM的病理形态多样、临床特征往往缺乏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因此探讨M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诊断方法,是有望提高MM患者早期诊断率和生存率的关键。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multiple myeloma,MUM1)是一种多发性骨髓瘤的相关基因,又称干扰素调节因子4(interferon regulator 4,IRF4),近年来发现在神经嵴和黑色素细胞中有表达[7]。已有研究显示,IRF4的基因多态性与黑色素细胞的分化发育和色素形成有关[8-9];研究认为MM的发生发展涉及到多条信号通路的异常,IRF4基因多态性与这些信号通路的异常有关[10]。IRF4基因编码的MUM1蛋白在MM细胞中表达,其表达与MM的其他免疫表型有不同程度的关联,在原发和转移性MM中表达也不同[11]。目前,IRF4基因多态性对黑色素细胞分化发育及MM的影响报道较多见,然而IRF4编码的MUM1蛋白的表达与MM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MM患者中MUM1蛋白表达,探讨MUM1蛋白表达与MM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3月-2018年3月MM手术切除病例,按照MM2005年WHO的MM分类诊断标准[12-13],筛选出临床病理资料相对完整的60例MM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23~65岁,平均(43.2±2.39)岁;病程1~5年,平均(2.78±0.89)年;病变部位发生在皮肤31例,鼻腔黏膜15例,直肠4例,结肠5例,眼脉络膜5例;既往史有黑痣史39例,外伤史10例和其他11例;临床分期为Ⅰ、Ⅱ期40例,Ⅲ、Ⅳ期20例。以同期的肿瘤切缘正常组织60例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 取手术切除的MM组织及肿瘤边缘正常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厚3 μm,60 ℃烤片0.5 h,4 ℃冰箱保存备用;Harris苏木精染色,盐酸酒精分化,氨水返蓝,脱水,透明,封片。
1.2.2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power vision “two-step histostaining” reagent,PV)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厚3 μm,脱蜡、水化、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pH 9.0高压热修复,链霉菌亲和素-过氧化物酶(streptavidin-perosidase ,SP)3步法,3,3′-二氨基联苯胺(3,3-Diaminobenzidine,DAB)显色,Harris苏木精复染,脱水,透明,封片;MUM1(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1∶50)为抗体,阳性对照MUM1蛋白为活化B细胞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activated B-cell type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ABC-DLBCL),用pH 7.0的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代替一抗作为空白对照;每张切片随机观察10个高倍视野(400×),计算阳性细胞百分比,MUM1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百分比<20%定为阴性,≥20%定为阳性[14]。
1.2.3临床病理特征信息收集 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吸烟与否、肿瘤位置、TNM分期、肿瘤分化、肿瘤转移及复发情况等。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n)、率(%)表示,采用R×C列联表的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M中MUM1蛋白表达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MUM1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核,表现为细胞核的棕褐色颗粒状信号,见图1。MM组患者的MUM1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图1 MM患者皮肤、脉络膜和直肠组织中MUM1蛋白的表达(400×)Fig.1 Expression of MUM1 in skin,choroidal and choroidal malignant melanoma
表1 两种组织标本中MUM1表达(n,%)Tab.1 Expression rate of MUM1 in different tissues
2.2 MUM1蛋白的表达与MM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MUM1蛋白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的肿瘤转移、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性别、年龄、吸烟、肿瘤直径、TNM分期、肿瘤分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MM的发生系各种因素导致黑色素细胞增殖、失控,并不同程度地失去分化所致[15]。皮肤是MM的常见部位,主要表现有出血、瘙痒、压痛、肿块形成和溃疡等,与遗传、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如MM家族史、非典型痣、红色头发人种、日光暴晒等[16]。由于MM病理形态多样且临床特征也缺乏特异性,因此发现新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的MM鉴别诊断的免疫组化标记指标和预后评估相关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MUM1蛋白在MM患者中高表达,且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MUM1蛋白可以作为MM临床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染色时的一种表型,联合其他常用蛋白,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此外,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MM患者中MUM1蛋白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肿瘤转移、复发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即MUM1阳性表达的MM患者较阴性表达的患者发生肿瘤转移和复发的例数明显增多,由此可以推测MUM1蛋白阳性表达与MM的不良预后有关,可能是MM预后评估的相关因素。
表2 MM患者MUM1蛋白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Tab.2 Relation between protein expression of MUM1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综上所述,MUM1蛋白在MM中呈高表达,MUM1蛋白可以作为MM的诊断指标之一。MM病例中,疾病的复发和转移与MUM1蛋白的表达相关,据此有理由预测MUM1蛋白可以作为MM预后的监测指标,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预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