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求解过程看高考解答题中压轴题的求解策略
2019-10-11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教研室曹凤山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教研室 曹凤山
高考数学试卷中的“压轴题”一般是指试卷中体现难度、保证区分度、重在素养考查的试题,是一份试卷中的“重头戏”,在各类题型中基本上都处于后两题的位置,往往凝结了命题专家的大量心血.这些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重在考查知识的融会贯通,考查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领悟,考查数学核心素养.在压轴题上多得分,在选拔性考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通过“解剖麻雀”,从一道高考真题的求解过程中,反思、归纳解答题中压轴题的一些求解策略.供参考.
题目(2018年全国高考数学卷Ⅲ第21题)已知函数f(x)=(2+x+ax2)ln(1+x)-2x.
(1)若a=0,证明:当-1<x<0时,f(x)<0;当x>0时,f(x)>0.
(2)若x=0是f(x)的极大值点,求a.
首先看第一问的求解.
思路1:若a=0,则f(x)=(2+x)ln(1+x)-2x,求导得,不能直接求零点、判定符号,所以再次求导,得f″(x)=,在(-1,0)上,f″(x)<0,f′(x)单调递减.而f′(0)=0,所以f′(x)>0,函数y=f(x)单调递增.又f(0)=0,故f(x)<f(0)=0;同理在(0,+∞)上,f(x)>0.
解题过程中证明了:当x∈(-1,0)时,ln(1+x)≥,这个关系式看起来有点陌生,实际上,用x代换1+x,得到,x再代换为,有,即lnx≤x-1,所以≤lnx≤x-1,是不是很熟悉的形式?
思路2:发现思路1中两次求导,较烦琐.能不能避免两次求导,如何避免?
两次求导的根源在哪里?如果出现h(x)=f(x)lnx+g(x)的形式,求导以后势必还会包含对数函数lnx的形式,下面求零点、判定符号就不方便,只有对数函数lnx“单独行动”,求导以后才能得到代数形式,需要把对数函数与其他形式“分离”.如(2+x)g(x),根据已知条件,2+x>0,研究函数y=f(x)的符号等价于研究函数y=g(x)的符号变化,即证明:当-1<x<0时,g(x)<0;当x>0时,g(x)>0.
通过形式转化,步骤减少、运算量减少、难度降低,问题的求解更具一般性,体现了数学求解的本质特点:转化与化归.
再看第二问的求解.
思路1:仿第一问解答.f′(x)=(1+2ax)ln(1+x)将x=0代入发现是个恒等式,一无所获.
思路2:如果第二问是建立在上述第一问思路2的基础上,第二步应该有以下变形,f(x)=(2+x+ax2)·,但是,与第一问不同的是,第一问是具体函数f(x)=(2+x)ln(1+x)-2x的函数值符号判断,由于2+x符号确定,问题转化为函数g(x)=ln(1+x)-的函数值符号判断.而f(x)=(2+x+ax2)ln(1+x)-2x的极大值点与有什么关系?明显不似第一问那样简单.这里,简单的形式变换不能解决问题.
回到给出的问题:x=0是f(x)的极大值点,根据极大值点的概念,在x=0的左侧存在一个区间(-δ,0](δ>0),函数单调递增(f′(x)≥0);在x=0的右侧存在一个区间[0,δ)(δ>0),函数单调递减(f′(x)≤0).由于f′(x)=(1+令,则m′(x)=,注意到f′(0)=0,又对于很小的δ>0,在(-δ,+δ)上1+2ax>0,所以x∈(-δ,0)时,m′(x)≥0,即4a2x2+(6a2+7a)x+6a+1≤0,故6a+1≤0.
同理,由x∈(0,δ)时,m′(x)≤0得到6a+1≥0,因而
思路3:上述思路2虽然可以求解,但也是千转百回.能不能再简化求解?由第一问的求解过程,或者直接观察关系式,有f(0)=0.这是一个显然的条件,显然在于关系式可以直接看出,显然还在于第一问的求解一定会涉及.
若x=0是极大值点,且f(0)=0,则在x=0的左、右一定存在一个区间满足f(x)<0.
下面是否要对a分类讨论呢?
从第一问的证明,若a=0,x=0显然不是其极大值点.
a>0时是否满足题意?
观察函数的结构,再由第一问结果可以发现,f(x)=(2+x+ax2)ln(1+x)-2x>(2+x)ln(1+x)-2x,x=0显然不是其极大值点,不符合题意,只要考虑a<0的情形.
充分利用试题的条件,直接给出的或者从关系式结构、数据等可以看出的,或者前面已经证明、解出的,都可以极大地优化问题求解过程.
启示:刷百题不如解透一题.通过本题的求解,对于高考数学压轴题,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启发与感悟.
(1)即使是压轴题,也是以基础知识、核心知识的考查为载体.本题考查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极值点等概念,考查了导数中重要的关系,体现了导数在研究函数性质中的工具作用,都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如果对极大值点概念不清楚、求导运算不熟练,不能从数、形两个角度去理解,就不可能顺利求解.越是大型、敏感、重要的考试,考试内容越是中规中矩,不会超纲、越线,扎实基础是数学学习永恒的核心.
(2)即使是压轴题,通性通法肯定是可行的,重点在思维.问题的求解在通性通法,当然,通性通法的应用不可能都是课本上的直接应用水平,需要通过逻辑思维,剥去一些形式的外衣,对条件、待求、待证的形式、认识角度能进行转换.观察、联想是基础,转化与化归是重要的思考方向,理性的分析、选择是数学学科培养目标之一,是科学育人的重要体现,作为压轴题,思维份量占较大比重,从而实现高考“多想少算”的考查目的,从以上不同的解题思路与相应的运算量可以深有体会.
(3)注意题型结构.解答题大多是分步设问(形式),更重要的是分层设问(难度),螺旋递进,其中,既有增加考查知识覆盖面、体现人文关怀的考虑,也有步步登高、实现区分度与难度的目的.第一步门槛不是很高,要有信心争取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分数,不能因为是压轴题就谈题色变.解题过程中充分注意第一步的解法、结论对后续求解的辅助、提示、启发,第一问的结果往往是第二问的基础,要站在前一步的台阶上继续攀高而不是每一问都另起炉灶.还要关注,题意的理解往往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第一步的求解,对问题的条件与待求会有更深、更全面的认识.本题中第一问对于第二问既启示方法(对数与其他函数分离),又暗示结果,如x=0时,f(x)=0;a=0时,x=0不是极(大)值点等.解答题就是解答题,不能割裂前后之间的联系.
(4)解题模式的积累与灵活应用.本题中出现的形如h(x)=f(x)lnx+g(x)的函数求导问题,平时的学习中肯定是遇到过的,这种形式与解法组合的“模块”平时要注意积累,一旦识别出这种模式,求解就得心应手,毕竟在高考考场限定时间内不可能都创新,模式识别与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再如本题中含有参数,分类讨论也是最常见的模式,这个模式中不仅要有如何分类讨论,还要有避免讨论的策略,尽量完善形式与内涵.
(5)做给出的题,这对每一道题都是至关重要的.把握问题的共性是基础,理解问题的个性是根本.忽视或者不能有效利用给出的题目的题型、结构、数据、待求与待证等都是解题的大忌.如本题中x=0是极大值点,第二问表面是极值,由于给出的函数的特点(f(0)=0),实际上还是符号问题,第二问与第一问形异质同,第二步求解的方法、思路得以转变.理解题意,做给出的题是解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