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究教材,挖掘类同问题的不同教法

2019-10-10苏娅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纽带边框支点

苏娅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常常存一些思维盲区,如果不加以克服任其发展,最终会严重阻滞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应注重在教材编者和学生之间建立纽带,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加上“边框”,在学生产生困惑时提供支点,帮助学生顺利走出思维盲区。

[关键词]思维盲区; 纽带;边框;支点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6-0039-02

学生在进行思维活动时,由于受问题本身或思维方式的制约,往往会依赖某种路径,出现思维固化、心理疲惫的现象,此时就会出现思维空白,如果不加以克服任其发展,最终会严重阻滞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判断奥运五环是否是轴对称时看不看颜色?探究约数、倍数时,需要考虑自然数0吗?‘从左边数起,到底是以读者的方位为基准,还是以书中人物的方位为基准?”诸如此类,莫衷一是;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不考虑客观需要,直接将两个因数近似处理成整十数;求长方形周长的时候,一定要分别知道长度和宽度,只有这样才能套用公式;想当然地偷换错误概念,如“往返的平均速度”认为是“(前进速度+返程速度)[÷]2”,“将跳绳对折三次”曲解为“截成6段”……这些就是思维的盲区。为此,教师有必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和消除思维盲区。

一、在教材编者和学生之间建立纽带

思维盲区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客观思维盲区;另一种是主观思维盲区。在教学中,思维盲区不可避免,关键在于教师要找准学生的思维盲区,努力帮助其克服。

1.合理诠释编者意图

[案例1]“轴对称图形”教学片段 。

课堂上出示大量生活中的轴对称物体或者图案,逐步抽象出轴对称概念:“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利用这个判定法则判断“奥运彩环”和“五星红旗”是否为轴对称图形时,产生很大分歧。有人认为图形只看轮廓,所以“奥运五环”是轴对称图形,同理,“五星红旗”的轮廓为长方形,也属于轴对称图形。如果这样,所有的长方形物体都是轴对称图形,显然不符合编者意图。

反思:如果判断轴对称图形时拘泥于图案、花纹、雕饰、颜色等的对称,那么很难找到严格意义上的轴对称图形,但如果遵照概念定义只考虑轮廓,那么讨论国旗是否属于轴对称图形则毫无意义。这时学生就会出现思维盲区。因此,在教学概念时,教师应尽早补充和强调,帮助学生分辨概念涵盖的范围,从而使编者的意图能更准确地传达给学生,以弥补教材编排形式上的缺陷。

2.理解儿童思维

[案例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笔算教学中,因为是学生首次接触加法竖式计算,尽管教师多次声明要从个位加起,但做题时,还是有许多学生“逆行”。

反思:学生深受生活中从左往右数数排列的暗示,出现这样的思维盲区不足为奇,教师应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在后来学习进位加法时,因为有“满十进一”的进位需要,学生自然会纠正错误,改变不良习惯。这样先顺应学生的思维,再通过新知识、新要求来强化矫正,便可使他们自觉改正错误习惯,以适应新知的需求。

二、为发散性思维加上边框

主观思维盲区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教师教学不得法,无形中扩大了思维盲区的负面作用,或是学生本身思维定式严重,导致思维盲区的产生,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做了很多无用功。

[案例3]“认识厘米和米”教学片段 。

教师告诉学生自己的身高是1.62米,然后站到门框边,让学生猜门高。学生有的猜2米,有的猜2米多一点。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测量验证,结果显示门高2米多一点。教师让学生根据门框的高度估黑板的长度。学生有的猜3米,有的猜4米,有的猜3米多一些。教师带领学生继续验证。验证结果显示为4米差一点,然后让学生根据刚建立的量感继续估测教室的长、宽、高……

反思:因为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不到位,直接估测门框的高度、黑板的长度缺乏表象基础,从而形成思维盲区。但是引入“老师的身高”这个熟悉的参照标准后,学生就可以估测出门框的高度,然后再用门框的高度作参照去估测黑板的长度,依次推进,最后就可以合理估测出教室的各项指数。提供一个参照物,就像给思维加了一道边框,学生思考问题就会有理有据,估测起来就会有据可依。

思维发散虽然可以扩展思维的辐射面,但是它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不是毫无由来的瞎猜,思维发散也需要一个牢固的立足点,在发散到更高层次的时候,需要不断地更换和调整参照物,找到新的台阶,否则学生建立的一切量感都是空中楼阁,瞬间就会轰然坍塌。上述案例中,教师的身高是学生最熟悉的基本量,可视为建立量感的立足点,学生站在这个立足点上不断构建新的量感:门框的高度、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宽,而后面的门框、黑板、教室就是根据认识上升的需要构建的新参照量,也就是引导学生认知上升的一个个台阶,有了这些台阶,学生的量感认知就会稳步上升。

三、为释疑解惑提供支点

客观盲区的存在有教材本身的原因。学生在每一个知识衔接的关节点都可能生成困惑,每一个困惑都可能成为难以跨越的屏障。

[案例4]两种“平均分”的辨析教学片段。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例题:把12个苹果平均分,可以怎么分?学生答: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于是教师让学生组内讨论还能怎么分。

教师请两名学生上台用学具做详细演示。教师提示平均分有不同的分法。学生通过分析,发现一种分法是先确定3个一份,可以分成4份;另一种是先确定4份,每份可以有3个。教师再次总结平均分的方法:一种是先确定每份数,再看能分出几份,另一种是先确定份数,再看每份数。接着让学生继续动手尝试其他分法,并解说操作原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想出“每份2个,分出6份;分成6份,每份得到2个”“每份1个,分成了12份;分成12份,每份得到1个”等不同操作的二元分法。

反思:科学探究犹如攀登高峰,如果能在困惑处设一个支点往往会事半功倍。出示例题后直接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解说,学生也能办到,但问题太宽泛,就会留下思维盲区,学生无法理性清晰地分辨出同种分配结果下的二元分法。此时如果递给学生一些过渡性、启发性的小问题或者示范性小操作作为支点,就相当于为学生铺设了一条通往顶峰的盘山公路。

自主探究是教学新理念的主流,放手让学生去提问、去探索、去发现,被普遍认为是先进的教法。但是,放手不等于放任,更不等于放弃,教师还是应该在学生探究的分叉路口竖上指路牌,让学生沿着这些路标一段路一段路地走完全程,直到摸清整个知识脉络。

思维盲区是可以克服和弥补的,但需要教师立足学生的思维发展,设身处地地替学生考虑,用科学的方法为学生扫清障碍,将思维盲区彻底照亮。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建軍.核心素养背景下谈小学数学学科活动——以数学实践活动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9(4):52-53.

[2] 邵建南.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9(4):20-21.

(责编 罗 艳)

猜你喜欢

纽带边框支点
灵动的词串,写话的纽带
用Lightroom添加宝丽来边框
给照片制作专业级的边框
给自己一个支点
摆脱边框的束缚优派
找到撬动变革的支点
手机无边框:挑战屏幕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