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学科中论文的“质”与“数”相关性研究

2019-10-09孙超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2期
关键词:相关分析

孙超

摘  要:本研究中“质”指的是论文的质量,“数”指的是论文作者的数量。以第九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获评论文为研究研究对象,从量性结合角度对论文的“质”与“数”做研究分析。研究结论:两者无相关性。结论与建议:(1)在尊重劳动成果的基础上,对研究成果等有贡献的相关作者如实录入;(2)论文的录用大概率事件的作者数最适宜有1~3人;(3)对基础教育者在职评、晋升等有论文的要求过程中,应以第一作者为准,第二、第三作者可适当做参评。

关键词:论文质量  作者数量  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8(a)-0238-02

影响期刊、学术学会等论文录用的因素有很多,诸如与论文本身的质量,期刊要求的内容、格式,报告大会要求的主题,稿件评审人员的水平等因素有关,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与主题高度相关的论文本身质量这一因素。当下,团队合作性研究已是当下科研的发展整体趋势,例如课题等研究报告等,往往都会有2名课题负责人,10人左右的成员,有的大型课题成员甚至更多,诸如核心期刊的论述、大型课题这类的研究确实需要群策决力,需要团队合作,需要团体智慧。但对于小篇幅论文,是否需要群策决力?

1  第九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获评论文总体情况

第九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与2918年10月在自己省金华市召开,笔者受邀参加本次科学大会。根据第九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现场报告:本届共收到2550篇论文,录用1378篇,录用率68.2%,报送的论文涉及到学校体育综合理论与管理、高等教育体育、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与教学、学校课余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与条件保障、学校健康教育等六个领域,投稿人分布全国各地,大部分的作者都是一线基层教师,尚有部分高等院校学生等撰稿参评。其中,根据中国教育学官网公布的获评论文名单来看:大会报告论文229篇,墙报交流论文638篇,书面交流论文509篇。虽然九科大现场公布的录用论文总量与中国教育学官网公布论文总量相差2篇,但从统计分析角度而言,对本研究不产生影响。

本文以第九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官方公布的获评论文为研究对象。本次大会获评论文数量1376篇,获评论文比例占61.2%,其中大会报告论文数量占获评论文總数的16.6%,墙报交流论文数量638篇,占获评论文总数的46.7%,书面交流论文数量509篇,占获评论文总数的37.0%。根据统计,较为清晰的了解到,虽然整体数据呈现正态分布的趋势,体现中间多,两头少的整体分布,但本届论文评选等级与获评比例划分又与其他学科不同,从现场大会表述来看,获大会报告论文等级的要优于获墙报交流论文等级,获墙报交流论文等级的要优于获书面交流论文等级。根据统计:获大会报告论文等级的百分比最少(与其他学科相同),获墙报交流论文等级的百分比最多(与其他学科不同)。本届大会论文等级比例划分l与其他学科论文评选等级所占比例的分配略有不同,等级划分与获评数量成反比,即等级越高,对应获奖数量就越少,且呈线性趋势。

对大会获评论文总量与单篇论文的作者人数统计如下:1个作者的论文数量603篇,2个作者的论文数量333篇,3个作者的论文数量161篇,4个作者的论文数量103篇,5个作者的论文数量173篇;其中获大会报告论文数量229篇,1个作者的占35.4%,2个作者的占24.5%,3个作者占15.7%,4个作者占7.4%,5个作者占16.6%;在获墙报交流论文638篇中,1个作者的占43.4%,2个作者的占24.5%,3个作者占11.6%,4个作者占8.0%,5个作者占12.4%;在书面交流论文509篇中,1个作者的占48.0%,2个作者的占23.7%,3个作者占10.0%,4个作者占6.9%,5个作者占11.0%;6和7个作者的论文量一共3篇。另根据统计:大会获评论文总量中从1个作者到7个作者整体性呈现减少的趋势,1个作者的论文获评最多,在各个等级的文论中从1个作者到7个作者所占的百分比也呈现减少的趋势。但其中在5个作者的获评论文量中,呈现异样拐点,这可能与根据大会评选标准要求有关,大会原则上要求单篇论文作者数量最多有5人,所以就出现了与统计图显示的拐点。

2  大会获评(单篇)论文作者数量与获评等级关系分析

根据统计显示,不难看出:随着论文的作者数量的增多,与论文被评审的等级的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从统计趋势线也可以看出呈现反比的发展趋势。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作者数量与论文获评等级做相关性研究分析。根据t检验,双侧显著性的P值(0.67)均远大于0.05,根据统计学小概率事件原理认为:接受原假设,即作者数量与论文获评等级无相关系性。线性发展趋势与表t检验的相关性分析的两者结果呈现相反的结果,研究分析认为:(1)之所以呈现线性反比的关系趋势,从官方发布的获评参评论文来看,众多论文作者都是基础的一线教师,论文的撰写往往是单个作者,在论文投稿时单个作者的数量占几大部分,导致论文评选时单个作者的论文也就呈现偏多的参评获得者,故而统计显示一个作者的论文获奖比例最高而且获评等级也是做多的,依次类推,投稿的论文群体数量往往和获评的论文群体数量呈正相关。(2)在不清楚除第一作者以外的作者参与情况、科研水平等情况下,就无法判定论文是第一作者撰写还是群体的智慧,即统计学上的统计检验认为论文的质量或受评等级与作者数量的多少两者无相关性。(3)作者数量组成与实际参与等情况难以确定:①领导关系:例如上级领导、导师,由于特定情况下论文的第二、第三等作者很有可能带入领导、导师,他们可能对论文的整体性给予专业性指导,对研究的内容、方法等提出异议或结构性指导意见,但也有可能仅仅是挂名而已;②劳动关系:例如材料整理与文字排版、文字校正、格式修改、数据整理与分析,他们这种劳动性参与,实质对论文的质量没有有效作用,并没有提出有效的研究方法或建议出新的研究目标;③人情关系:例如同事、同学、朋友、亲友等,他们由于国人特有的人情世故,往往会挂个作者,实质上他们对论文的品质可能丝毫没有贡献,甚至不排除他们都不了解第一作者论文撰写的具体内容。

3  结论与建议

影响论文受评等级的因素有很多,在众多因素中论文的质量则尤为重要,本研究认为撰写论文的作者人数与获评受评等级目前论证两者无相关性,即论文的质量与论文的作者数量两者的相关性就弱。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对于投稿论文的作者人数不宜过多,单篇论文作者的数量应以事实为准,保持严谨的科研态度,朴实的学术作风,在充分尊重作者劳动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其实质贡献与付出,对论文的作者人数进行评定与排序,拒绝无实质性的挂名现象。

参考文献

[1] 陈思.湖北省社会科学类社会组织发展现状研究[J].决策与信息,2018(9):89-96.

[2] 汪海伟.天津市部分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与身体成分的相关性[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8).

[3] 张昌霞.普通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4]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相关分析
延边州旅游业客户体验和客户黏度相关性探究
糯玉米支链淀粉含量与蒸煮品质相关分析
海南红毛丹栽培品系果实矿质元素和品质指标的测定与相关性分析
城乡居民医疗费用的相关性与回归分析
宝鸡市区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成都市中心城区商服用地基准地价空间演变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