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创业模式下的专业型人才培养的策略与改革

2019-10-09张倩刘立明董静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1期
关键词:专业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张倩 刘立明 董静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创新创业模式下专业型人才培养的策略与改革,为其发展提供路径。方法 选择该院自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带教学生50名,根据实习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学生25名,其中参照组对其进行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水平,并对比两组学生的就业率。结果 通过对两组学生施以不同模式的教学方法,可知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学生就业率为96%,明显优于参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创新创业模式下进行专业型人才培养,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推进教育改革的进程,更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值得研究推广。

[关键词] 创新创业;专业型;人才培养;策略;改革

[中图分类号] R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7(c)-0137-0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以及我国创业型经济的逐渐发展,使得高校创新创业的专业型人才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与认可[1]。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支持下,大学生创业的热情被点燃,但是,目前我国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体系建设以及政策制定与其实施的细则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限制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发展,抑制了大学生独立自主、创新意识的成长[2]。面对社会创新创业不断发展以及时代不断进步的需求,如何为医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提供新的路径,怎样为社会输出创新创业模式的专业型人才也是各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3]。该研究针对创新创业模式下专业型人才培养的策略与改革方式进行探讨,分析2016年6月—2018年6月间带教学生50名的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带教学生50名,根据实习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学生25名,其中参照组学生男7名,女18名,年龄21~24岁,平均年龄(22.51±1.37)岁;观察组学生男7名,女18名,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22.03±1.26)岁。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经统计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学生对其进行传统的带教实习模式,由学校负责进行理论教学后,在通过医院的带教实习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完成基础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观察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业模式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其方法主要为:①确定教学模式,完成教学设计。创业教育是对学生创业能力文化的一种教育,是将大学的文化知识与企业家的创业精神相结合,在培养学生创业精神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因此,学校应配合创新创业教育设立专业的课程对学生进行教学,为学生可持续综合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学校可成立创新创业工作组与创新创业科研室;學生社团可组建创业联盟等。同时,学校应大力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设立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鼓励学生进行创业模拟,或者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在创新创业模式的人才培养策略中做到创业教育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相一致,以此取得学生地信任与支持。②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升级创新创业实训。医院内负责带教实习的医师应根据创新创业的专业型人才培养的方案与其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设置相应的创新创业课程,根据不同科室的专业知识,侧重推进创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带教医师可开展创新创业相关课题的研究,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解决创业教育专业教材与岗位需求向脱离的问题,进而升华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校进行沟通,设立岗位能力实训+科技创新竞赛+创业立项具有连续性的创业教育实践教学,通过在医院中的实习,完成竞赛中涉及的实践任务,培养学生的岗位创业能力,将创新创业的专业型人才培养理念融入到项目培育与科技创新竞赛等活动中,进而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及以赛促创的目的。③建立双师型师资体系,构建协同培养模式。组建专业型教师与合作型教师的师资体系,专业型教师为校内的创新创业理论的师资,负责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实践项目的初级指导;而合作型教师则为合作医院内的相关医师,将其作为学校的另一种师资力量,为学生的教育与创业提供指导与帮助。同时,在医院实习带教的过程中,各科室医师应该以项目为中心进行分配任务,让学生自由组队进行团队合作,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以及对自主创业的兴趣,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爱好进行对首选的科室进行自主选择,在选择完科室后,在团队团结合作的过程中完成科室项目中所规定的内容。此外,学生在医院内进行实习的阶段,可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前提下,参观其他科室的操作与学习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情操,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1.3  观察指标

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对其进行结业考试,分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两个项目,每个项目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其相关水平越高;同时,利用回访形式对两组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对比两组学生就业率。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实习成绩的比较

两组学生在不同教学模式下,可知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成绩为(91.56±2.13)分,实践能力成绩为(90.29±5.07)分,参照组学生理论知识成绩为(80.27±2.33),实践能力成绩为(79.23±4.5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8,P=0.00<0.05;t=14.72,P=0.00<0.05)。

2.2  两组学生就业情况的比较

通过对两组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可知,观察组学生共计25名,就业24名,待业1名,就业率为96%(24/25),参照组学生共计25名,就业19名,待业6名,就业率为76%(19/25),观察组就业率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4<0.05)。

3  讨论

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为人类身心健康保驾护航的重要责任,不仅需要不断創新为社会输出更多专业型人才,而且要加强全球范围内地医学交流与合作,力求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国际视野的综合性的医学专业人才[4]。目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下,高等医学院校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更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路径。同时,在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院校与合作医院应注意发展的重点在于依托岗位理念进行理念创新与技术创新,并不是鼓励学生抛弃本专业另辟蹊径简单性地开办公司[5]。

通常,医学院校负责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实习医院负责锻炼学生专业技能,在两种分工模式下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虽能满足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但是也将学生限制在一定的条框中,不能对本专业其他领域的知识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只能一味地进行被动学习[6-7]。该研究通过提出创新创业模式下专业型人才培养策略,根据医院与校方的合作确定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完成专业教育教学设计、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升级创新创业实训、建立双师型师资体系,构建协同培养模式,这6个方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使学生可以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增加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趣,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可以在各种创业项目与大赛中,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使其能够学到传统教育中所不能涉及的层面,丰富自身的发展,能够在未来毕业就业拥有更多选择目标。

综上所述,医院与高校要进行创业教育不仅要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更要确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并对其进行定位,在创新创业模式下培养出专业型人才,使医学生能够在立足于专业的基础上,发挥创新创业与协同合作的能力,为社会医疗事业与人类的健康事业蓬勃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颜益红,曾德昕.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康复治疗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以长沙卫生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康复,2019(2):109-112.

[2]  王颖,刘晓枫.山东省五年制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4):33-35.

[3]  王栎,赵旭敏,安晓倩.大健康时代实用型和技能型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3):208-209.

[4]  裴晶.中医康复与保健(健康养老)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22):37-38.

[5]  王海军,赵华恩,尚宁宁,等.应用型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18,16(31):158,160.

[6]  杨玉芳.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C]//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亚太材料科学院.第十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亚太材料科学院: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18:4.

[7]  张锦文.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机制研究[C]//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五卷).北京: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4.

猜你喜欢

专业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数学课程设置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基于临床核心能力专业型护理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初步探索
DSK—1500CT专业型直喷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