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19-10-09鲁莉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1期
关键词:护理风险外科护理质量

鲁莉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取该院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60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选取2018年1—12月期间收治的同病区外科手术患者60例为观察组,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安全评分及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提高外科围术期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方面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护理风险;风险管理;外科;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7(c)-0006-03

Application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during Surgical Perioperative Period

LU Li

Mianzhu People's Hospital, Mianzhu, Sichuan Province, 618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urgical perioperative period.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surgical procedur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Patients underwent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and were admitted to the same war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Sixty patients we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was performed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cores of nursing safety scores and nursing qualit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urgical perioperative care and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hich can be applied.

[Key words] Nursing risk; Risk management; Surgery; Quality of care

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不仅会对患者预后及安全造成影响,同时还可能会引发护患纠纷,影响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1]。外科手术患者种类较多,病情多样而复杂,其对护理人员护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减少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已成为当前医疗行业关注的重点。该研究中以该院神经外科为例,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对围术期患者进行干预,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神经外科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手术患者6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47.9±5.0)岁;颅脑外伤29例,颅内血管性疾病16例,颅内肿瘤11例,其他4例。2018年1—12月期间收治的同病区外科手术患者6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48.3±5.2)岁;颅脑外伤27例,颅内血管性疾病15例,颅内肿瘤13例,其他5例。该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类型均保持同质性(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遵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操作等。观察组行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①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科室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并建立三级质控网,一级质控由高级责任护士及责任护士负责;二级质控由组长护士负责;三级质控由专科护士及护士长负责;同时需明确小组各成员的护理责任与职责,由护士长担任科室质量第一責任人,并建立监控系统标准,加强小组成员培训、监察与质控;同时需将责任落实到人,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风险意识。

②查找护理风险原因,制定安全管理预案。小组成员需及时分析科室护理现状,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查找与分析,了解科室常见的安全隐患,并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制定专科解决预案,针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其有效处理,并及时上报,做好记录。同时,小组成员还需根据科室护理现状、可能引起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等预见性的提出护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预案;针对潜在安全事件者,例如跌倒、坠床、非计划拔管等高危患者,需将其设立为终点监控对象,予以有效防护与监护,例如,对于伴有明显烦躁不安、难以忍受各项操作的患者,需预见性地进行非计划半管预防干预,合理固定导管、做好患者约束,同时还需实施床边工作制,由责任护士守护患者床边,以尽可能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安全性。

③规范各项管理制度、重视风险监控讨论。科室还需严格规范交接班制度、查房制度及评估制度,确保护理各环节均由制度可循,提高对各环节管理的重视,针对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有效预防。例如,排班制度可采用弹性排班制度,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得到充分休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应对护理工作;同时可采用新老人员搭配、以老带新的方式进行排班,以确保年轻护士能够得到上级护士的指导,从而快速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水平。此外,科室还需定期进行护理风险事件讨论,对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整改对策,同时需将其作为下月科室的重点监控内容。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护理安全情况,以该院质控科制定的月检查评分标准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安全情况,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安全性越好[2]。②评估两组护士护理质量情况,以该院自制护士护理工作质量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估,共包含操作技能、护理文书书写、沟通能力、服务态度等;各项指标评分均为0~100分,分值与护理质量呈正比。③对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与比较。④以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3项。

1.4  统计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与计数资料用(x±s)及[n(%)]表示,进行t、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安全及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0%,其中非常满意37例,满意20例,不满意3例;对照组中不满意12例,满意26例,非常满意22例,总满意度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P=0.013)。

3  讨论

神经外科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其所收治的患者多以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颅内疾病为主,患者病情多较为危重、病情较为复杂,且变化较快,多需手术治疗[3-4];这就使得护理工作有较强的技术操作性与综合性,护理质量如何甚至会对患者健康及安全造成一定直接的影响,这也就对护理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如何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

传统的护理安全管理方式多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是一种被动的、事后质控方式,已经逐渐难以满足临床需求。而护理风险管理则是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及时评估、判别患者、家属及工作人员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同时针对风险情况进行预见性的防控,进而达到预防风险事件发生效果的一种护理方式[6-7]。將其应用于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中,通过建立三级质控系统、落实护理人员责任,能够更加系统的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风险问题进行监控,并可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与风险意识,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有重要价值。同时通过制定安全管理预案、规范各项管理制度还可对各项护理流程与环节进行规范,帮助护理人员及时发现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并预见性地开展各项防控工作,进而达到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8]。该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安全评分及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也提示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围术期护理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外科围术期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并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护理管理方案,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石荣光,李冬梅,牛雅君,等.风险预警机制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2013,8(8):1194-1195.

[2]  黄雪莲.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河北医药,2017,39(19):3016-3018.

[3]  李素霞,车明明,车媛媛.浅谈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21(9):717-718.

[4]  朱晓敏,黄瑾,归燕华,等.风险管理在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3):98-100.

[5]  王鲜华.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4):106-108.

[6]  李丽萍.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1):165-166.

[7]  冯凌云.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1):245-246.

[8]  蒋明丽.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17):5104-5105.

猜你喜欢

护理风险外科护理质量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肠外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探讨心理干预应用外科急腹症治疗的效果
福尔摩斯·住院病人(上)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神经外科护士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论综合性ICU的护理风险与防控
循环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
信息速递:达芬奇进入我国肝胆外科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