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医院血透感染风险因素分析与护理管理

2019-10-09韩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1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医院

韩萍

[摘要] 目的 研究引起医院血透感染的相关风险因素,分析相关护理管理措施。方法 选取在2018年1—12月份期间来该院血透室治疗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按照患者入院号顺序的奇偶性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8例。结果 经过相应的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质量、空气质量及手部卫生等指标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医院血透感染风险因素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能有效地降低感染风险的发生率,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科室内整体护理水平。

[关键词] 医院;血透感染风险因素;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7(c)-0009-02

Exploring Risk Factors and Nursing Management of Hemodialysis Infection in Hospital

HAN Ping

Shandong Laiwu Iron and Steel Co, Ltd Hospital, Laiwu, Shandong Province, 271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hemodialysis in hospital and analyze the related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Methods 116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hemodialysis room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 parity of the patient admission number. Each group of patients 58 cases. Results After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management,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score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such as quality of care, air quality and hand hygien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rough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of hemodialysis infection in hospitals and corresponding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risks, ensure patient safety,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care in the department.

[Key words] Hospital; Hemodialysis risk factors; Nursing management

血透室是醫院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科室[1], 是目前治疗肾脏疾病常用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通过血液透析,能够维持患者生命[2]。但由于血透室的不断发展,患者数量也逐渐增多,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不断增加,人员的流动量也变大,血透室也成为了存在风险因素较多的科室[3]。据相关研究报道[4],近年来,血透室感染的发生率不断增高,常有乙肝、丙肝及其他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患者若发生感染,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疾病,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同时,由于感染事件的发生,导致医院纠纷发生率不断增高,也影响了医院的顺利运营[5]。因此,在进行血透室工作时,要不断地强化对科室内的护理管理。该研究选取在2018年1—12月份期间来该院血透室治疗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该院血透室治疗的116例患者,并按照患者入院号顺序的奇偶性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研究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5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在37~72岁,平均年龄(56.5±4.3)岁;透析时间在1~15年,平均(8.1±2.3)年。58例观察者患者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在36~73岁,平均年龄(56.4±4.5)岁;透析时间在1~16年,平均(8.0±2.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及基础资料上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通过分析风险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1.2.1 分析血透感染风险因素  ①环境因素:随着需要进行血透的患者增多,科室内人流量大,比较杂乱,加之相邻的床位的距离小,导致科室内空气的流通不好,浊气不能及时排出,增加感染发生[6]。②患者自身因素:由于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差,同时患有贫血等症状,加大了感染的几率。③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缺乏防范意识,相关经验不足,未严格执行消毒工作[7];护理人员未严格重视手部卫生,未及时更换手套;未严格执行相关规程,将隔离患者与普通患者混合护理。④透析水及透析液因素:要将透析水及透析液放置合适的温湿度条件下,若处于潮湿的环境下,会增加微生物感染几率[8]。透析液中含有碳酸氢钠成分,放置时间过长,则容易滋生细菌;若水管道被污染,会直接造成透析用水污染,导致患者感染。⑤血透机因素:由于血透机使用了较长时间,在运作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加之平时清洁不到位,容易导致感染;由于血透室工作量大,操作人员比较繁忙,未能及时对机身消毒,可能会发生交叉感染;在进行消毒时,一些老旧的机器清洗时,未达到标准,若机器内部件受损,则有可能通过机器感染患者。

1.2.2 护理管理措施  ①完善科室管理制度:组织科室控制感染小组[9],分配每位成员需要管理的任务,加强对科室内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情况、透析用水及透析液检测情况等检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科室内人流高峰时段,由于护理工作繁忙,容易产生失误,发生风险事件,此时,要加强对操作的监督,合理地安排患者进行检查,适当地控制检查时间,合理地安排人员值班,以保证工作的顺利、有效的进行。②强化医护人员感染认识:定期举行相关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相关法律法规及风险的防范意识;每个月都要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掌握医护人员对感染控制的认知,以减少感染事件的发生。③合理布局血透室:首先针对不同的患者做好分区,如设置一号室为普通患者血透区,二号室为乙肝患者血透区,三号室为丙肝患者血透区,同时做好功能区的规划[10];设置后相邻床位的床距。④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手卫生:首先加强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举行讲座进行讲解;医护人员要在接触患者的前后、进行穿刺、抽血、注射、处理伤口等相关操作时都要洗手或消毒,并且要及时更换手套,切勿一副手套反复使用。⑤加强对透析水及透析液的检查:定期对水管道进行消毒,要符合检测标准;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规范的配置透析液,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操作时带好帽子及口罩,尽量做到现配现用。⑥加强科室内环境管理:据相关调查显示,科室内充满干净、舒适的环境,能使医护人员及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能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定期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安全的流通,并定期进行消毒,更换床单、被罩及枕套。⑦加强患者管理:对于首次治疗的患者进行传染性疾病检测,将普通患者与传染性患者分开治療,防止传染。⑧加强对医疗垃圾的处理:做好医疗废物的回收处理,要严格的处理医疗废物,以防止再次流通。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用(x±s)表示[n(%)]表示,分别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相应的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质量、空气质量及手部卫生等指标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医院获得性感染时患者在入院前没有,入院后获得的感染,其中感染发生情况与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有关系[11]。为此,加强血透室的护理管理,不仅能降低科室内感染风险事件的发生,还能为降低医院内感染。一般在血透室治疗的患者,都需要长时间的血液透析治疗,血透过程中的感染,是此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2]。常见的感染有细菌及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多由于透析管道相关风险因素引起,病毒感染多由于血液相关风险因素引起。通过不断地分析各种危险因素,加之有效的护理管理,能降低感染的发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上述实验显示,经过相应的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质量、空气质量及手部卫生等指标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医院血透室采用有效的护理管理对策,能有效地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空气质量,提升患者手部卫生指标,使得整体护理水平上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春苓,岳莉,王爱娟,等.血透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潜在的危害与防护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5):969.

[2]  张志珍.血透室护士感染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因素分析与防护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155,157.

[3]  莫春玲,高素萍,施肇怡.规范化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管理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119-120.

[4]  杨凤,罗建仪,黄志玲,等.护理管理在血透室院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1):168-170.

[5]  张永蓉.血透室实施护理管理措施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7):2659-2660.

[6]  何莉芳.血透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分析及干预对策探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5,20(6):519-520.

[7]  李静.血透室医院感染安全隐患和护理干预对策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3):185,187.

[8]  吴洁.质量控制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180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131,134.

[9]  王晓玲.护理管理在血透室院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6,15(17):99,143.

[10]  刘峥,谢琼,潘红,等.血透室实施护理管理后在控制医院感染方面的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6):71-73.

[11]  张春梅.血透室的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5):164-166.

[12]  韩艳萍.护理管理在血透室院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7(17):83-85.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医院
ВРЕМЕННАЯ БОЛЬНИЦА ЗА 10 ДНЕЙ!10天建成 火神山医院交付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
丹东第一医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