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法提升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应用研究

2019-10-09梁彩琼岑瑶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1期
关键词:信息质量PDCA循环法病案

梁彩琼 岑瑶娟

[摘要] 目的 研究PDCA循环法提升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为研究阶段,于2017年12月实施PDCA循环法,设2017年1—11月为对照组,2018年1—11月为研究组,分别抽取各组500例患者病案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共1 000例,观察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后效果。结果 研究组病案归档的错漏率1.00%低于对照组9.60%,研究组病案调阅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临床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医护人员对病案管理工作的满意度98.00%,对照组医护人员对病案管理工作的满意度90.40%,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00%,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9.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法提升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PDCA循环法;病案;信息质量;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7(c)-0102-03

病案在临床中是指用来记录患者疾病表现及诊疗情况的档案资料,包括纸质文件、电子文档、影像学检查胶片及病理切片等,由医疗机构中病案管理部门统一整理及保存[1]。但是在具体管理中,由于患者人数多、病情种类复杂、工作繁琐等因素影响,导致临床病案管理方面存在严重遗漏,存在的质量问题严重限制着医院综合水平的提升[2]。该院围绕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提升开展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为研究阶段,于2017年12月实施PDCA循环法,设2017年1—11月为对照组,2018年1—11月为研究组,分别抽取各组500例患者病案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共1 000例。研究组男268例、女232例,年龄9~79岁,平均(44.4±1.4)岁;对照组男270例、女230例,年龄10~80岁,平均(44.5±1.5)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对比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于2017年12月实施PDCA循环法,具体内容如下:①计划阶段。计划阶段主要包括PDCA理论的4个步骤,包括现状分析、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制定措施,首先医务工作者对医疗机构现有的病案首页信息进行分析,完整指出病案首页信息填写完善程度,即:完整情况、疾病是否正确、手术操作编码是否正确、手术操作是否漏填等,结合医院现有情况制定针对性解决计划;拟定后明确病案首页需要达到的目标,并严格按照病历书写规范进行填写,并要求填写完善程度超过首页的95.00%;②执行阶段。管理人员根据计划阶段拟定多项规定,并围绕规定实施管理,明确各类管理人员的职责,积极提高管理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满足临床工作的满意需求;同时将管理责任明确到个人,通过建立奖罚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开会培训工作中,应侧重围绕过激疾病分类ICD-10编码规则进行培训,以有效避免因编码规则不熟悉而出现编码准确率低的问题,通过实施专题培训、PPT讲解、资料手册等方式综合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③检查阶段。管理则对计划阶段、执行阶段实施情况进行落实,逐步逐项检查以确保管理有效性;针对人员方面,则通过建立考核机制了解其综合水平提升情况;针对病案,则正确统计病案与患者实际情况是否存在出入,确保病案录入正确及完整性;负责病案归档的病案组成员则定期对每一份准备归档的病案进行缺、漏、错项等实施检查,对于存在问题的病案及时标注并进行核实,以确保病案有效性;④处理阶段。针对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在现场公共讨论并拟定解决措施,针对上述各个环节进行总结,进一步明确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风险及问题,后责令对应专科医师进行修改或重新评估;如问题及其严重者,则上报医院机构财务部门,根据相应奖罚制度实施惩罚;增强工作人员对于工作的重视及认真程度,不断降低错误发生率,使临床工作质量得到提升。

1.3  研究指标

观察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前后病案归档的错漏率、病案调阅所用时间、医护人员对病案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临床工作质量评分。

护理满意度以该院自制的调查表作为判定标准,满分100,≥85分为非常满意;60~84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临床工作质量评分根据医院工作质量考核标准进行评价,项目包括管理、质量、安全、服务及文书记录等,分值100分,分值越高质量越高。

1.4  统计方法

研究涉及数据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案归档的错漏率对比

研究组病案归档的错漏率1.00%(5/500),对照组病案归档的错漏率9.60%(48/500),研究组病案归档的错漏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146,P=0.000)。

2.2  两组病案调阅所用时间及临床工作质量评分对比

研究組病案调阅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临床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医护人员对病案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医护人员对病案管理工作的满意度98.00%(490/500),对照组医护人员对病案管理工作的满意度90.40%(452/5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00%(10/500),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9.00%(45/500),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討论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质量及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对于医疗机构的要求也在直线上升。居民面对医疗机构的印象及选择需求可直接影响着医疗机构的发展及正常运营,故而医院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及综合水平均需要进行提升,以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促使自身得到有效发展[3-4]。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是医院重要工作之一,其质量水平可直接反映医院对于患者的态度。通过对部分医疗机构病案工作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其工作中存在着病案资料记载不详、丢失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临床工作质量和水平[5-6]。PDCA循环法最早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提出的管理理论,由戴明采纳、宣传后得到广泛采用,是指以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实施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及调整,有效将各项工作完美融合进管理中,使工作内容能够科学、合理、有序地进行实施,从而对工作质量提供保障[7-8]。应用于临床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提升中,管理人员则充分详细现有工作制度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与之相对的解决措施,措施拟定后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逐一进行实施;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已知信息、具体方法、方案及设计施以处理,后对执行结果进行检查,对于无效的问题重新进行分析,重新围绕未解决问题进行分析,直至问题解决。该研究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案归档的错漏率均得到有效控制,发生率(2.00%)、(1.00%),低于对照组的(9.00%)、(9.60%)(P<0.05)。且经有效管理,临床工作效率及质量均处于较高水平,证实采用PDCA循环法在临床中的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在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提升中采用PDCA循环法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对工作效果造成的影响,使临床工作质量得到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魏巍,徐茂云,崔晓宁.精益管理思想在病案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29(9):973-975.

[2]  陶志兰.护理质控小组在门诊注射室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65-366.

[3]  胡红波,丘志芬,邵高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应用质量检测结果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7,38(1):101-103.

[4]  高然,徐潇然,党博.关于国内医疗健康领域融资现状的问题及可行途径的研究—以民营医疗机构为例[J].现代商业,2018,500(19):55-56.

[5]  宇文锐,贾爱增.分析病案信息质量管理在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中的重要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 23(68):187-193.

[6]  黄殿锋,郑斌.浅谈医院评审对病案统计工作质量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1):132-133.

[7]  张翠华,王洪彬,朱礼姣.PDCA循环方法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中的改进效果[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6,33(4):489-490.

[8]  郭筱萍.PDCA循环在提升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应用及持续改进[J].医学信息,2018,31(5):35-36.

猜你喜欢

信息质量PDCA循环法病案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病案首页质量控制
病案数字化质量控制研究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教学质量
基于会计信息质量论财务会计的局限性
浅谈秘书信息工作的重要性
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PDCA循环法在全麻围手术期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
探讨PDCA循环法在麻精药品处方中的应用和效果